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4—10月,在四川南部珙县的洛表乡,对嗜人按蚊成虫的一些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观将观察结果报告于后。观察方法观察蚊体腹侧膜上有无“T”形暗斑决定是否为中华按蚁或嗜人按蚊。同时单个捕捉牛房吸血按蚊,饲养产卵,以卵型结果所得比例来验证“T”形暗斑鉴定的准确性;选择人、牛房各两间,每旬每次定人各捕蚊30分钟,毒杀分类后按人工小时记录密度;选点采用帐诱法(捕蚊前清除帐内原有蚊虫),每月观察一次夜间叮刺活动,从观察日下午8时开始,至次晨8时止,捕捉飞入帐内来吸血的蚊虫,毒杀后分类计数。结果4—10月间,都能从人房、牛房中捕到嗜人…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牛房嗜人按蚊Anopheles(Ano.)anthropophagus胃血的来源,1987—1988年在四川省的江油、双流、长宁、珙县等地牛房,采集嗜人按蚊Ⅱ—Ⅲ期胃血标本367份,按《实用疟疾学》一书记载的方法,进行胃血沉淀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在牛房共捕捉按蚊1397只,其中嗜人按蚊为367只(占26.27%),中华按蚊为1030只(73.73%)。不同地区或不同月份牛房内嗜人按蚊所占的比例存在非常大的差距:6月份高的可达32.05%,低的仅9.76%,10—11月可上升到75%,此结果与雷心田等(1987)在珙县洛表地区所观察的结果基本一致。共采牛房嗜人按蚊胃血标本353份,同牛抗血…  相似文献   

3.
横山地区近二十余年来发生过三次较大的疟疾流行,高峰年代的发病率为36.5%,虽经历年积极防治,但发病率仍维持在5%以上。为了解传疟媒介的作用及其生态习性,我们于1984年6—9月进行了定点观察,现将结果报告于后。一、种群组成:在人房共捕获按蚊351只,其中嗜人按蚊247只,占70.4%,中华按蚊104只,占29.6%;在牛房共捕获按蚊672只,其中嗜人按蚊109只,占19.2%,中华按蚊563只,占83.8%。二、叮人率:6—9月每旬进行一次人诱通宵观察,嗜人按蚊的叮人率平均为29.40只(15.3—46.3);中华按蚊为21.28只(10.7—27.0)。三、嗜血习性:嗜人按蚊在人房内的人血率…  相似文献   

4.
1980年7—9月份在闽北崇安县五夫乡对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产卵活动作了比较观察,现报道如下。一、内容与方法清晨5—6时捕光法采集人房按蚊,选择胃血处于Sella氏Ⅱ期的新吸血蚊单管饲养,每4小时观察一次产卵情况,以卵定种后,统计产卵时间、产卵数以及完成一次生殖营养周期所需时间。定种后按蚊解剖卵巢,按卵巢表面微气管末端形状来判定产卵与否,并计算经产蚊比率。二、结果与讨论(一)产卵时间:观察20批,其中嗜人按蚊270只,中华按蚊193只。两种按蚊多在夜间产卵,而以在22~2时为多(表)。表20批按蚊产卵的时间蚊种观数察2产:0卵1~%6产:0卵1…  相似文献   

5.
宜宾地区的按蚊记录,何琦、刘吟龙(1943)曾报道有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潘氏按蚊3种。建国以来,我们又先后发现嗜人按蚊、贵阳按蚊,八代按蚊,林氏按蚊、多斑按蚊、巨型按蚊西姆拉亚种、傅氏按蚊等七种。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孳生地都主要是稻田,但后者多孳生在有水草和遮荫条件较好,水源清凉的稻田或沟渠内,它对生境的选择较中华按蚊严格,故多有狭区性分布特点。微小按蚊、潘氏按蚊、林氏按蚊孳生于山溪缓流。中华按蚊嗜吸牛血,兼吸人血,以成虫在牛房越冬为主,冬季在牛房有吸血活动,嗜人按蚊主吸人血,栖于人房,以卵越冬。微小按蚊,潘氏按蚊、…  相似文献   

6.
嗜人按蚊(An.anthropophagus)在我区分布面广,种群数量大,1988年4—11月我们对其产卵情况作了初步观察,结果见下表:表嗜人按蚊4—11月产卵情况月份捕嗜人按蚊(只)产卵蚊(只)总产卵数(粒)单蚊平均产卵(粒)产卵范围(粒)428233210139.68—208527263591138.160—233622202640132.052—205736344339127.678—174823233285142.859—184921202984149.2106—196104130294698.238—16511402180638.42—93合计23819723801120.822—233通过上述观察不难看出,我区嗜人按蚊繁殖季节长,单蚊产卵数量大,对本区嗜人按蚊分布及种群数量有较大影响。嗜人按蚊4…  相似文献   

7.
1988年6—9月我们对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3种蚊虫的叮刺活动和叮人率进行了观察,以作为分析丝虫病传播趋势、指导防治措施的依据之一。在川南、川西南马来丝虫病流行区筠连、五通桥、雅安和川东班氏丝虫病流行区武隆、忠县、黔江等县农村,分别选定人房1间,于每月中旬由专人进行一次人帐诱饵通宵捕蚊,按小时分装,次日鉴种计数。共捕获嗜人按蚊1071只、中华按蚊576只、致倦库蚊646只。前者午夜后2—3时为叮刺高峰;次者午夜前后叮刺较活跃,黎明前为叮刺高峰;后者黄昏后、黎明时叮刺活跃,无明显叮刺高峰。3种蚊媒叮人率平均分别为44.6、…  相似文献   

8.
材料和方法蚊种来源:江苏按蚊捕自广西环江县川山公社社村大队人房。嗜人按蚊来自四川夹江县甘林公社人房和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蚊种鉴定:按许、冯(1975)的描述,腹侧膜无T暗斑,产窄型卵者为嗜人按蚊,产特窄型卵且卵侧面前端约1/3部分稍为凸出者为江苏按蚊。在环江捕获的蚊中  相似文献   

9.
蚊虫体外寄生物的研究可为蚊类防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1990年7—9月分别对沐川、合江及珙县等地牛房内吸血按蚊进行了观察,且记录了按蚊体外寄生物的种类、数量及部份有寄生物的按蚊的产卵数等。观察的283只按蚊中,八代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贵阳按蚊体外均有程度不同的水螨和嗜蚊库蠓Culicoides anophelis寄生;微小按蚊、帕氏按蚊体外未发现有寄生物。一般一种按蚊体外只被一种寄生物寄生,仅在沐川发现极少中华按蚊体外同时有水螨和嗜蚊库蠓寄生,寄生数量各为1只(详见表1)。表1螨、蠓寄生按蚊的情况水螨嗜蚊库蠓蚊种检(只查数)寄生…  相似文献   

10.
分析蚊虫的生殖营养周期,对研究蚊媒性疾病流行病学和制定防制规划,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在乐山市中区全福乡,对我省传播间日疟和马来丝虫病的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中华按蚊(An.sinensis)的生殖营养周期进行了观察和比较。方法与结果以人房蚊帐60顶和牛栏3间为捕蚊点。于6—9月每旬捕蚊一次。将所捕Ⅱ期胃血按蚊置室内阴凉处单只饲养。每隔2小时观察一次产卵情况。记录每只蚊产卵时间和产卵数。根据成蚊形态和卵型鉴定蚊种。每日6:00、12:00和20:00分别记录室内温度和湿度。观察嗜人按蚊499只、中华按蚊163只。一般在吸血次…  相似文献   

11.
<正> 1983年4月至1984年3月在滇西地区对微小按蚊(广义)Anopheles (Cellia)minimusTheobald进行了调查,该按蚊在芒市的密度最高。其季节消长,无论在人房还是牛棚,从8月开始,虫口密度明显上升,9和10月为高峰,11月急剧下降。牛棚微小按蚊的虫口密度约高于人房的3.5倍。室外居民点附近的土穴,4月份微小按蚊开始出现,6月较多,12月和翌年1—3月消失。 通过调查(表1),胃血沉淀试验说明该地  相似文献   

12.
1963年12月上旬至1964年4月中旬,作者于名山永兴地区对嗜人按蚊(Anophelesanthropophagus)成蚊的越冬情况进行了观察,凡可能栖息该蚊的场所,每日或每2—3日调查一次,共调查16种场所666处次。结果从牛棚内共捕获嗜人按蚊27只,其中12月上、中旬7只,3月中旬至4月中旬20只。解剖镜检胃血22只,Ⅱ、Ⅲ期者17只,Ⅵ期者5只;观察卵巢22只,其中Ⅱ、Ⅲ期者18只,Ⅴ期者4只,成熟卵粒105—225枚;4月5日发现1只产卵不久的雌蚊;92.6%的雌蚊的生殖营养周期与卵巢发育是协调的。脂肪:共计观察26只,其中Ⅰ、Ⅱ期者25只,Ⅲ期者1只(出观于3月上旬),没有发现Ⅳ期…  相似文献   

13.
1983及1984年在乐山市全福乡和峨眉县胜利乡牛棚内作了按蚊自然感染牛腹腔丝虫的调查。方法在6—9月,上午及夜间捕捉水牛棚内饱血按蚊,每旬1—2次。蚊虫经单个饲养,待胃血消化或产卵后,以成蚊形态特征及卵型作蚊种鉴定。蚊虫解剖按常规。阳性蚊体内幼丝虫经分期、计数、透明固定后,置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大小、食道占虫体长度的比例、肛比率和尾乳突形状特征,鉴定虫种。结果解剖按蚊五种计3,158只,中华按蚊自然感染率为0.49%(11/2226),检获各期幼虫51条,平均4.6条/只,最高11条/只,6只蚊携带Ⅱ期幼虫25条,平均2.3条/只;雷氏按蚊嗜人亚种自然感染…  相似文献   

14.
中华按蚊是农村水稻种植区最普通、数量较多的按蚊。其数量的变动常与水稻种植有着密切关系,被称作“稻田型”蚊类。以往辉县胡桥公社稻区中华按蚊种群数量较多,从1977—1981年的密度测定中看出,最高密度为人工小时捕捉320只(1977年9月上旬)。但自1979年以来,其种群密度急剧下降,1981年6—10月每旬一次共15次的人诱通宵捕捉中华按蚊共15只,平均每月每旬·次捕捉1只。1977年的同期用同法捕捉,其捕获量为1981年的29.6倍。中华按蚊种群数量这样大幅度下降是近年  相似文献   

15.
向邦成等(1987)曾报道我区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幼虫可以越冬。1986—1988年连续两个冬季对其越冬情况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并进行了一个冬季的模拟现场实验,结果如下:方法冬季各月分别设点对成蚊、幼虫、卵进行调查,将所获按蚊幼虫置水温18—22℃的实验室内,待羽化出成蚊后结合蛹皮进行鉴定,成蚊和卵则直接鉴定,并对入冬前成蚊体内脂肪体进行了观察。模拟现场则于11月2日起分别投入Ⅰ—Ⅳ龄幼虫各100条以上,于11月上、下旬分别投入该种蚊卵100粒以上并逐日进行观察。结果两年共查人房372间,牛房69间,自1986年12月23日至翌年2月…  相似文献   

16.
白纹伊蚊为我区优势蚊种。1986~1987年,我们对其生态做了调查,现简报如下。调查方法选海拔195m(命名Ⅰ)、280m(命名Ⅱ)、370m(命名Ⅲ)三个点,冬点顺次放罩截面(cm2)为9.6、12.6、19.6、19.6、23.8,容量(cm3)为250、260、400、470、530的五个竹筒诱殖,以只/100ml计旬密度;七月,以同样原则做一断面调查,计算户指数、百户指数和容器指数;在树荫、寝室、走廊三处,用人饵帐诱法,以只/小时计其昼夜活动频率和密度。调查结果一、Ⅰ~Ⅲ各点诱殖的频率和密度,分别为39%,4.9,43%,3.4和59%、6.9。其频率和生物量的差别均非常显著(P<0.01),与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17.
有关嗜人按蚊的越冬问题,国内虽已证明其蚊卵可以越冬,但幼虫能否越冬尚未见报道,为此,于1986年1至3月在宜宾市旧州、方水等乡进行了此项观察。元月29日首先在一水坑中获Ⅳ龄幼虫和蛹各1只,2月3日和3月3日又在稻田、溪流获Ⅳ龄幼虫4只、蛹2只。分别于3月11、16和25日羽化,共羽化出雌、雄蚊各2只,经鉴定全为嗜人按蚊。我区冬期较短,气候较温和,全年平均气温以元月份最低(7℃左右),霜、雪少见,但在此温度范围内幼虫一般都不能发育,由于在室内以Ⅳ龄幼虫到孵出成虫平均约48天,我们所获Ⅳ龄成熟幼虫,显见是幼虫的越冬而不是由卵(越冬卵)孵化发育…  相似文献   

18.
1984年5—9月对本地区常见蚊种作了敏感性测定,所用纯品毒杀剂均由省寄研所提供。测定方法:成蚊按“WHO”接触筒法,幼虫按“WHO”1970年技术报告第443号及刘金发介绍的方法进行。每浓度组重复1次以上,每次成蚊数20~25只,幼虫数30~50只。宜宾、长宁、高县测定结果:中华按蚊成虫对DDT、马拉松、溴氰菊酯的LD50,分别在3.19~5.69、0.22~0.43、0.0022~0.0043mg/药纸之间。LT50(浓度分别为1%,0.05%,0.001%)分别在17.4~25.6、23.1~35.7、5.77~14.97分钟之间。幼虫结果均属敏感。(见下表)。表1溴氰菊酯对二种蚊幼虫的敏感性的测定(LC5…  相似文献   

19.
中国赫坎按蚊类群的六种按蚊的杂交和染色体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告了赫坎按蚊类群中的中华按蚊(ASS)、长浮按蚊(ACF)、嗜人按蚊(AAP)、大窄按蚊(ADZ)、小宽按蚊(AXK)以及四川的八代按蚊(AYS)与辽宁的AYL品系的杂交和唾腺染色体的观察。结果表明,中华按蚊和长浮按蚊,嗜人按蚊和大窄按蚊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因此,长浮按蚊和大窄按蚊可能不是独立的物种:小宽按蚊和四川的八代按蚊不存在生殖隔离;小宽按蚊和辽宁的AYL品系以及AYL品系和四川的八代按蚊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AYL品系可能为新种,而小宽按蚊新种能否成立,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大劣按蚊四龄幼虫会吞食其它按蚊的一龄幼虫,在文献中未见有详细报道,在按蚊饲养中,我们对大劣按蚊吞食按蚊幼虫的情况作了较细致的观察,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大劣按蚊(Ancpheles dirus)采自海南,驯化成功后我所引入饲养;中华按蚊(An.sinensis)系1987年采自思茅城郊,实验室驯化品系;嗜人按蚊(An.anthropophagus)由贵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