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细胞内谷氨酸代谢的调控机制,以黄色短杆菌GDK-9为供试菌株,应用MATLAB软件和代谢流分析方法定量研究添加苹果酸后L-谷氨酸发酵中、后期胞内的代谢流迁移。在L-谷氨酸发酵中、后期添加2.0g/L苹果酸后,合成副产物L-丙氨酸和乳酸的代谢流量明显减少,分别降低了22.1%和16.5%,EMP途径和乙醛酸循环的代谢流分别减少了2.26%和9.09%,HMP途径的代谢流增加了2.26%,而L-谷氨酸生物合成的代谢流从73.59%增长至79.92%,较未添加前提高了6.33%。添加适量苹果酸能使关键节点发生代谢流迁移,提高了L-谷氨酸合成中心代谢途径的代谢流量。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冬小麦干热风灾害预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0年的气象和产量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冬小麦成熟收获前16天的23个温度指标、23个空气相对湿度指标和16个风速指标与相对气象产量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相关分析确定不同生态区的干热风灾害风险因子,对不同生态区的风险因子和相对气象产量进行回归分析,构建冬小麦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模型.结果表明:同类气象因子在不同生态区中的作用表现不同,模型因素构成以因子的互作为主,单因子的直接影响作用不突出.鲁西北和鲁中是干热风灾害的高危险区,鲁西南干热风灾害的危险最小.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将温度对茄子发育速率影响效应的大小用相对热效应(RTE)来衡量,通过研究Beta函数的性质提出基于幂函数的模型来描述RTE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采用生理发育时间(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Time,PDT)作为定量发育进程的尺度,建立了温室茄子发育模拟模型.利用模型对日光温室2年3茬茄子生长发育期资料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各个发育期(发芽、苗期、开花座果、结果和采收期)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各生育期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1.0d,1.73d,0.82d,1.41d,2.38d,显著优于以有效积温模拟模型的预测精度(其生育期模拟的RMSE分别为2.38d,7.14d,1.73d,5.07d,8.25d).  相似文献   
4.
湖南地区茯砖茶中金花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地区茯砖茶上"金花菌"的菌落特征、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的发育过程,鉴定其为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肠杆菌tRNA合成底物类似物4,6-二氨基-2-巯基嘧啶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AuNPs)对革兰氏阴性多药耐药细菌的抗菌特性。【方法】以4,6-二氨基-2-巯基嘧啶为表面配体合成AuNPs,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4种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阴性多药耐药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通过不同浓度AuNPs处理后经平板计数绘制不同菌株的时间-杀菌动力学曲线。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代表菌株,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凝胶电泳分析AuNPs对细菌细胞组分的损伤。通过亚致死浓度反复诱导评估细菌对AuNPs的耐药性演化。并以MTT实验初步评估了AuNPs对哺乳动物细胞的生物相容性。【结果】4,6-二氨基-2-巯基嘧啶介导的AuNPs平均粒径为6.8nm,zeta电位为+38.4mV。该AuNPs对4种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阴性多药耐药细菌均表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抗菌活性,MIC值介于4–8μg/mL之间。抗菌机制研究显示AuNPs主要通过诱导细菌细胞膜损伤和DNA断裂导致细菌死亡。耐药性演化评估发现细菌在为期30d的反复诱导下也基本不会对该AuNPs产生耐药性。细胞毒性结果显示AuNPs对哺乳动物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浓度达到256μg/mL时正常肝细胞L02和正常肺细胞AT II的存活率仍高达85%以上。【结论】小分子介导的AuNPs对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阴性多药耐药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在应对当前严峻的多药耐药细菌感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紫苏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兼顾模型的机理性与实用性的平衡,构建了紫苏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累积的模拟模型.模型采用高斯积分法有效地计算了冠层每日的总光合量,且充分考虑了环境因子中温度和CO_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试验资料对模型核实的结果显示,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物量累积动态,具有较强的机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A208为供试菌株,运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进行了摇瓶条件下发酵培养基以及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在最优发酵条件下鸟苷产量达到19.79g/L,比基本培养条件提高32.37%。  相似文献   
8.
应用代谢流分析方法,实验测定副产物的积累速率,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MArllAB软件计算肌苷发酵中后期代谢流分布。通过分析代谢网络中重要的节点,提出了优化肌苷生物合成途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有机微滤膜和超滤膜连续过滤谷氨酸发酵液,去除菌体蛋白,以利于后续的提取操作。方法:利用微滤膜去除菌体及大分子蛋白等杂质,微滤透过液进入超滤膜系统,进一步去除小分子蛋白及色素等,再利用浓缩连续等电法进行提取,得到谷氨酸。结果:发酵液经过滤后,可溶性蛋白、色素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6.7%和63.2%,谷氨酸的损失率仅为0.6%;谷氨酸的提取收率和纯度分别可达到95%和99%。结论:利用有机膜系统处理谷氨酸发酵液,可高效去除发酵液中的菌体蛋白和色素等,明显地提高了谷氨酸的提取收率及纯度。  相似文献   
10.
柠檬酸钠对L-组氨酸发酵代谢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谷氨酸棒杆菌TL1105生物合成L-组氨酸的代谢网络模型,并进行代谢网络计量分析。方法:通过所构建的L-组氨酸代谢网络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出添加柠檬酸钠和不添加柠檬酸钠发酵中后期代谢网络的代谢流分布。结果:在L-组氨酸分批发酵过程中,在发酵初期未添加柠檬酸钠的条件下流向戊糖磷酸途径(HMP)的代谢流为9.59,合成组氨酸的代谢流为8.91;在发酵初期添加2g/L柠檬酸钠的条件下流向HMP的代谢流为12.74,合成组氨酸的代谢流为9.61。结论:在发酵初期添加柠檬酸钠能够改变L-组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节点6-磷酸葡萄糖、丙酮酸及乙酰辅酶A的代谢流分布,保持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与HMP之间代谢流量平衡,有利于提高L-组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代谢流量,最终使流向组氨酸的代谢流增加了7.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