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春萍   《微生物学通报》1990,17(2):74-76
本文报道了贵州龙里县造成两次食物中毒的毒菌为亮耳菌和月夜菌,并对其生态和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王超儀  包海鹰 《菌物研究》2013,11(3):196-201
对6种"桑黄"的石油醚提取物进行了抗肿瘤体内试验,测定其对H22荷瘤小鼠抑瘤率、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因子含量和生存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粗毛纤孔菌、鲍姆木层孔菌、火木层孔菌和瓦宁木层孔菌的石油醚提取物高、低剂量(100,50 mg/kg)以及黑壳目层孔菌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100 mg/kg)对肿瘤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抑瘤率均〉40%;瓦宁木层孔菌石油醚提取物低剂量组(50 mg/kg)的抑瘤效果最佳,为76.82%,其脾指数、胸腺指数均明显高于阳性组(P〈0.01),IL 2的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阳性组,能延长小鼠的生存期;椭圆嗜蓝孢孔菌石油醚提取物也具有一定的抑瘤效果,高、低剂量(100,50 mg/kg)抑瘤率分别为39.30%和36.17%。  相似文献   

3.
土壤中温泉古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贺纪正  沈菊培  张丽梅 《生态学报》2009,29(9):5047-5055
古菌一直被冠以嗜极端环境的特征,直到最近十几年,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许多非极端环境,包括海洋、湖泊和土壤中,分布着一类特殊的古菌-非嗜热泉古菌(non-thermophilic Crenarchaeota).该类古菌不仅分布广泛,而且数量巨大.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中温泉古菌可能参与到全球碳、氮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预示着其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古菌分类着手,阐述了中温泉古菌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数量特征、影响因素,进而对其在氮和碳循环过程中的潜在作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蕉孢壳属真菌4个中国新记录种,即:马克欧文蕉孢壳菌Diatrype macowaniana、波纹蕉孢壳菌Diatrype undulata、俄勒冈蕉孢壳菌Diatrype oregonensis和刺蕉孢壳菌Diatrype spilomea。其中,马克欧文蕉孢壳菌和波纹蕉孢壳菌采自吉林省,前者的主要特征为子座扁球状,不规则,黑色至黑褐色,子囊孢子短棒状、无色透明;后者主要特征为子座大片垫状蔓延,呈波浪状轮廓,表面黑色,通常具明显边界,子囊孢子腊肠状、淡黄色;俄勒冈蕉孢壳菌D. oregonensis采自云南省,其主要特征为子座呈圆锥状肿块,圆形或多边形,表面黑色,子囊孢子腊肠状,透明至淡黄色;刺蕉孢壳菌D. spilomea采自海南省,其主要特征为子座从树皮中裂出,垫状,轮廓不规则,边缘陡,黑棕色至黑色,子囊孢子短棒状,透明无色。根据采集的材料对以上4种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及图示。  相似文献   

5.
犬小孢子菌病6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犬小孢子菌病为亲动物真菌,感染人类致头皮、头发、皮肤及甲的传染性疾病,还可致头皮深在性感染引起脓癣等。以往均按其发病部位分别归人其他皮肤癣菌病如头癣、体癣等病种内报告。国内少有人将犬小孢子菌所致的病作为一独立的疾病来全面描述。为进一步认识犬小孢子菌及其所致疾病的特征,提高诊断、治疗、预防水平。作者在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皮肤科进修期间观察了经真菌培养为犬小孢子菌的67例癣菌病患者的真菌学特点和临床表现,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现归纳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多孔菌科的毛发菌属(Trichaptum Murr.)全世界有9种,其特征是:一年生,平伏反卷有菌盖;子实层孔状;二型至三型菌丝系统,生殖菌丝有锁状联合;具被结晶囊状体;孢子光滑,无色,非淀粉质或非类糊精质。生于针叶树或阔叶树上,引致白腐。至于珊瑚菌科的羽囊菌属(Pterulicium Corner)目前仅有1种,特征是担子果分枝,韧,基部具可育的伏革菌的垫,子实层生于分枝的两侧;囊状体缺;双型菌丝系统;孢子光滑,无色。生于植物残体上。  相似文献   

7.
李惠中  李玉  陈双林 《菌物学报》1993,12(Z1):113-115
本文描述了高杯菌属一新种,小囊高杯菌,附有其形态特征的扫描电镜照片,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李惠中  李玉  王琦 《菌物学报》1995,14(Z1):173-175
本文描述了钙皮菌属一新种—假轴钙皮菌,附有其形态特征的扫描电镜照片,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9.
一个新的古菌类群———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古菌域(Archaea)被分为两个主要类群: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和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近20年来,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显示,在中温环境中广泛存在着大量的未培养古菌,而且它们可能在自然界重要元素(N、C)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初,这些未培养古菌因在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上与泉古菌关系较密切而被称作中温泉古菌(non-thermophilic Crenarchaeota)。而近年来,对更多新发现的中温古菌核糖体RNA基因序列和其它分子标记物进行的分析均不支持中温泉古菌由嗜热泉古菌进化而来的假设,而揭示其可能代表古菌域中一个独立的系统发育分支。基因组学、生理生态特征等分析也显示中温泉古菌与泉古菌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因而专家建议将这些古菌(中温泉古菌)划分为一个新的门,成为古菌域的第三个主要类群—Thaumarchaeota(意译为奇古菌门)。这一新古菌门提出后得到其他研究证据的支持和认可。本文对目前已知的奇古菌门的分类地位演化、基因组学、多样性和生理代谢特征等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从辽宁省鞍山市采集的玉米罹病籽粒上分离得到甜菜加氏菌Gabarnaudia betae。加氏菌属Gabarnaudia为我国新记录属。本文对其培养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菌种保藏在大连民族学院真菌菌种保藏中心(菌株号IBE000935)。  相似文献   

11.
团网菌属粘菌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琦  李玉 《植物研究》1996,16(2):179-181
本文报告了团网菌属粘菌的一个新种--瘤丝团网菌(Arcyria gongyloida),其主要特征为孢丝有明显的球形膨大,同时伴有半环及网纹。附有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模式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
诺卡氏菌属中的两个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土壤中分离的两株诺卡氏菌形放线菌A-100菌株和186菌株.经鉴定,其形态和细胞壁化学组分均属诺卡氏菌属,但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该属中的已知种不同。因此认为这两株菌是诺卡氏菌属中的两个新种,并分别命名为鲜黄诺卡氏菌Nocardia galba n.sp和绛红色诺卡氏菌Nocardia purpurea n. sp.。  相似文献   

13.
诺卡菌肺部感染可引起肺诺卡菌病,因其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漏诊。因此,临床实验室的培养鉴定能力非常重要,若不能及时诊治,则会导致病死率较高。诺卡菌病临床较为少见,为引起临床实验室对诺卡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的重视,本文报道了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2019年2月收治的1例由圣乔治教堂诺卡菌(Nocardia cyriacigeorgica)感染引起的肺诺卡菌病病例,针对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及治疗等进行分析,期望对临床诊治诺卡菌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囊皮肤癣菌病患者的致病菌、临床特征、易感因素及治疗转归等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7年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经真菌学检查确诊的24例阴囊癣病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发病相关因素、合并其他部位浅部真菌病情况、病原菌及治疗转归等情况。结果 24例阴囊癣患者均为青少年,平均年龄19.6岁,平均病程2.9个月。患者分离皮肤癣菌24株,其中石膏样小孢子菌15株(62.50%)、红色毛癣菌7株(29.17%)和絮状表皮癣菌2株(8.33%)。石膏样小孢子菌主要引起阴囊单纯性感染,临床表现为特征性的白色伪膜样斑片,而红色毛癣菌多引起阴囊及其他部位皮肤癣菌病。结论阴囊癣多见于青少年,石膏样小孢子菌为主要病原菌,其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5.
球类或类球(果菌、球菌、璆菌、卵菌、橄菌等)微生物是原核微生物最早发现、最重要和最常见的细胞生命形态之一,迄今已有果菌140余属800多种60多亚种,球菌30余属60多种,璆菌10余属20多种,八球菌7属40多种,橄菌9属10多种,卵菌10余属30多种,合计约210属1 000余种和亚种。国内外对这些微生物的总结分析较少,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系统的总结和规范,明确其形态特征、生境、生化、多样性和域归属,以推动对此类微生物分类和功能的进一步研发,推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核菌纲(Pyrenomycetes)炭角菌目(Xylariales)炭角菌科(Xylariaceae)炭墩菌属(Kretzschmaria)3个种:焦里炭墩菌K.deusta,亮色炭墩菌K.lucidula和垫状炭墩菌K.pavimentosa。其中前两种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根据国内采集的材料对其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了描述及图示。  相似文献   

17.
陈法军 《菌物系统》2000,19(4):459-462
本文描述了镰刀菌属的一个新种--链状镰刀菌,其主要特征: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基部平,链状生长。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从多口芽梗长出。文中 讨论了新种与其它镰刀菌的关系。模式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核菌纲炭墩菌属的3个种,其中米勒炭墩菌K.milleri和夏威夷炭墩菌K.sandvicensis为中国新记录种。螺纹炭墩菌K.zonata过去仅在中国台湾省有记载,现在我国其他省份也发现该种。米勒炭墩菌采自湖南省,其主要特征是具有开放的子囊壳孔口;夏威夷炭墩菌采自云南省和湖南省,此菌牙缝长度接近孢子全长易于识别;螺纹炭墩菌K.zonata采自云南省、海南省和浙江省,其孢子较黑且较小。本文对此3个种的形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子座照片和显微照片。  相似文献   

19.
魏铁铮  姚一建 《菌物学报》2013,32(Z1):160-166
报道了丝膜菌属Cortinarius Telamonia亚属的3个中国新记录种,其中双环丝膜菌C bivelus产自我国东北和西南地区,亚石榴丝膜菌C.subbalaustinus产自云南省,亚野丝膜菌C subtorvus产自西藏自治区.对这3个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供其宏观特征和显微结构图片.  相似文献   

20.
对分离所得小囊菌科(Microascaceae)4属6种进行了形态学研究,明确了闭小囊菌属(Kernia)在中国大陆的分布,并以检索表形式比较了中国已报道小囊菌科5个属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