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3,4苯并芘(BaP)对人脐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人脐血单个核细胞,采用贴壁培养法培养MNC中的EPC,通过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摄取实验和FITC标记的植物凝集素(FITC-UEA-I lectin)结合实验鉴定细胞。消化收集第3代细胞,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黏附能力测定实验、Transwell小室法及Matrigel体外成血管试验观察BaP对EPC增殖能力、粘附能力、迁移能力及成血管能力的影响,并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SOD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贴壁培养法能成功培养出EPC;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aP呈浓度依赖性降低EPC的增殖能力{正常对照组OD(1.02±0.04)显著高于BaP各组[BaP①组OD(0.66±0.04),BaP②组OD(0.55±0.04),BaP③组OD(0.35±0.05),均P〈0.01],BaP染毒组间增殖能力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aP呈浓度依赖性降低EPC的黏附能力{正常对照组[(117.50±17.16)个/200倍镜]显著高于BaP各组[BaP①组(80.00±14.46)个/200倍镜,BaP②组(66.00±9.06)个/200倍镜,BaP③组(49.80±10.72)个/200倍镜,均P〈0.01],BaP染毒组间黏附能力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PC的迁移能力亦呈BaP浓度依赖性降低{正常对照组[(46.10±4.51)个/400倍镜]显著高于BaP各组[BaP①组(35.50±4.95)个/400倍镜,BaP②组(26.80±4.08)个/400倍镜,BaP③组(19.50±2.84)个/400倍镜,均P〈0.01],BaP染毒组间迁移能力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PC的成血管能力亦呈BaP浓度依赖性降低{正常对照组[(33.20±3.70)个/100倍镜]显著高于BaP各组[BaP①组(22.00±3.39)个/100倍镜,BaP②组(16.20±2.59)个/100倍镜,BaP③组(10.80±2.39)个/100倍镜,均P〈0.01],BaP染毒组间成血管能力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均P〈0.05)}。同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OD的活力也呈BaP浓度依赖性地降低{正常对照组[(22.6±2.19)U/ml]高于BaP各组[BaP①组(15.94±1.68)U/ml,BaP②组(12.5±1.58)U/ml,BaP③组(6.9±1.55)U/ml,均P〈0.01],BaP染毒组间SOD活力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均P〈0.01)}。结论 BaP体外诱导显著影响EPC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快速高效的观察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显微结构,利用光镜和改进的蔗糖保护--液氮速冻冰冻切片法,观察铁皮石斛根、茎、叶的显微结构。该技术方法是将铁皮石斛器官经过蔗糖磷酸缓冲液保护液处理后抽真空,再经过液氮速冻、包埋、切片、展片观察、染色以及拍照等步骤,制作出铁皮石斛根、茎和叶较完整的显微结构切片。研究结果表明,适合铁皮石斛根的最适条件为:蔗糖质量体积分数为8%、冷凝温度-25℃、切片厚度20μm;茎的最适条件为:蔗糖质量体积分数为16%、冷凝温度-20℃、切片厚度15μm;叶的最适条件为:蔗糖质量体积分数为4%、冷凝温度-20℃、切片厚度10μm。该研究在兰科植物显微结构观察和组织化学研究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气孔是植物响应外源信号,与环境进行水分和气体交换的门户。由外源信号引起的保卫细胞微丝骨架动态变化在气孔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具体的精确调节机制仍不清楚。微丝结合蛋白家族(ABPs) 是微丝动态组装最直接的调控者,它们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运用反向遗传学,以微丝结合蛋白—加帽蛋白 (CP) β-亚基 (CPB) 突变体cpb-3为实验材料,探究其在壳梭孢素 (FC)诱导气孔开放中的作用。结果发现:离体叶片干燥3 h,cpb-3突变体的叶片失水率为63.45%,明显高于野生型的48.99%。气孔开度测量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cpb-3突变体的气孔开放程度以及微丝动态重排对FC分子更敏感。气孔开度相比野生型增大了20% (P<0.05),含辐射状微丝排布的保卫细胞数量比例增幅达到58.3%,比对照组高出18.5%。此外,非损伤微测技术记录保卫细胞Ca2+、K+等跨膜运输动态,FC处理下,cpb-3突变体保卫细胞中Ca2+外流速度升至212.86 pmol cm-2s-1,野生型仅为68.76 pmol cm-2s-1,明显快于野生型。且K+内流也有相同表现。综上表明,微丝加帽蛋白CP的β亚基CPB可能通过调节保卫细胞微丝骨架动态重排以及离子流动,在FC诱导的气孔运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ELISA显色体系的优化方法,优化TMB/HPR显色系统的反应参数.方法: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显色体系中的缓冲溶液pH、TMB浓度、H<,2>O<,2>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对显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进行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TMB/HRP体系的最佳工作条件:缓冲液pH为5.0,TMB浓度为2.5mg/ml,H<,2>O<,2>浓度为O.03%(V/V),反应温度为30~50℃,反应时间为10min.结论:优化的TMB/HRP最佳反应条件,可以满足一般反应的要求,所建立的TMB/HRP体系的优化方法也适用于其它ELISA显色系统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菌群在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附近的动力学过程是抗生素药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建立一种能确定精确的MIC且又能准确分离抗药性菌株的方法,是目前临床对药敏实验新的要求.根据Fick扩散定律制备了线性梯度平板:将15mL含适当浓度恩诺沙星的琼脂培养基在9cm培养皿中倾斜凝固,刚好覆盖整个平板底面,然后水平放置,再在其上层加入同样体积的无药琼脂培养基,凝固12h后,药物浓度达到扩散平衡而呈均匀连续线性梯度.通过实测验证药物浓度在平板表面呈线性梯度分布.将待检E.coli菌群均匀涂布在梯度平板上,培养12h后,随恩诺沙星浓度提高依次形成连续密集小菌落区和离散大菌落区,根据两区域的分界线可以确定菌群自然形成的真实的MIC,与常规药敏实验方法测定结果一致.大菌落重新涂布高梯度平板,分界线显著上升,并检测出抗药性基因突变,表明该方法很容易筛选出菌群中的抗药性菌株.梯度平板可以方便地呈现整个菌群在MIC附近的动力学过程和遗传生理变化,并预警该抗生素使用后可能出现的抗药性,从而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为疱疹病毒家族一员,易导致免疫力低下或缺陷的人群严重疾病,目前对HCMV编码的皮层蛋白pUL23功能的相关报道很少。本研究应用Tet-On3G诱导表达系统,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 fibroblast,HELF)建立诱导表达HCMV病毒蛋白pUL23细胞模型。将病毒基因UL23和阳性对照基因EGFP分别定向插入应答慢病毒载体pLVX-TRE3G中,获得pLVX-TRE3GUL23-3×Flag、pLVX-TRE3G-EGFP重组慢病毒载体。运用二代慢病毒包装系统与Lenti-X293T包装细胞系,制备收获慢病毒后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遗传霉素(Geneticin,G418)和嘌呤霉素(Puromycin,Puro)抗性筛选后多西环素(Doxycycline,Dox)诱导外源基因表达。感染后的细胞在96孔板有限稀释法成单克隆,分别采用RT-PCR与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病毒UL23基因在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的表达量,筛选出当诱导时高效表达且未诱导时低表达的单克隆细胞;并评估Dox诱导剂量与诱导时间对外源蛋白pUL23表达的影响。限制性内切酶与测序显示重组质粒pLVX-TRE3G-UL23-3×Flag、pLVX-TRE3G-EGFP序列和方向正确。病毒蛋白pUL23在感染细胞中能够被诱导表达;当Dox浓度高于400ng/mL时pUL23蛋白表达量不再随Dox剂量增高而增高。在Dox诱导2h后,RT-PCR结果表明在921bp处有特定条带(UL23-3×Flag基因)与此同时,Western blot实验也检测到pUL23蛋白。这些结果表明,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包装成慢病毒感染后,病毒基因UL23能够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诱导表达。Dox的最佳工作浓度为400ng/mL,最佳诱导时间为12h至24h之间。这将为进一步研究病毒蛋白pU23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是一种已经用于治疗肿瘤,寄生虫、病毒性感染及造血障碍等疾病研究的异二聚体糖蛋白。结构确证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此研究对CHO细胞表达的rhIL-12二硫键配对方式、N-糖基化位点以及C端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使用Trypsin、Chymotrypsin和Glu-C三种酶分别对rhIL-12进行非还原酶解,尽可能地在其所有半胱氨酸残基之间断裂而形成二硫键相连的肽段,然后使用LC-MS/MS对酶解后的肽段样品进行分析,确定了rhIL-12样品中存在和理论配对方式相符的7对二硫键。将rhIL-12二硫键还原后并烷基化修饰保护,分别采用Trypsin,Chymotrypsin和GluC进行酶解,并用LC-MS/MS对酶解后肽段进行了质谱肽图及C端氨基酸序列分析,确定了rhIL-12 p35亚基C端氨基酸序列的8个氨基酸、p40亚基C端氨基酸序列的15个氨基酸。对rhIL-12样品还原及烷基化后用Trypsin变性酶解,所得肽段在H2O及H218O水中分别用PNGase F糖苷酶处理酶切产物。并通过二级质谱分析脱糖后糖肽段分子量变化,从而确定了rhIL-12的3个N糖基化修饰位点,分别为p35亚基的71位和85位以及p40亚基的200位。通过建立酶解结合二级质谱鉴定的方法,证明了新药rhIL-12的二硫键位点、C端氨基酸序列和糖基化位点与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8.
近亲繁殖回避现象是人类学者、生物学者、心理学者和社会学者最关心的研究课题之一。针对灵长类的社会特点和近亲繁殖回避假说,本文引入了三个主要假设:假设1)近亲繁殖可能会导致个体繁殖适合度降低等损失;假设2)近亲繁殖有利有弊,但是弊端可能明显大于利益;假设3)如果弊大于利,那么动物应该进化形成回避近亲繁殖的机制,以减少该行为产生的损失。然后,本文综述分析了6科19个灵长类种群的现有繁殖数据,验证了灵长类的行为回避、迁移和繁殖抑制等机制,旨在强调灵长类回避近亲繁殖的必要性及其生物学背景,并为人类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提供跨学科素材。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双向电泳及串联质谱技术鉴定糠秕马拉色菌酵母态及菌丝态差异蛋白,在蛋白水平探讨两态转化机制及致病机理。方法分别诱导糠秕马拉色菌标准株酵母态和菌丝态菌体,利用玻璃珠研磨和超声波破碎细胞壁,三氯乙酸/丙酮沉淀获取总蛋白。双向电泳分离蛋白,PDQuest软件比对找出差异蛋白点。电喷雾串联质谱对差异点进行肽段测序,用Mascot和NCBI的Blast软件经蛋白质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经双向电泳分离的糠秕马拉色菌酵母态、菌丝态蛋白各有800多个蛋白点、64个蛋白点表达量有3倍以上差异,其中11个为酵母态特有,9个菌丝态特有。在选取的40个差异点中,成功鉴定出22个点,共16个蛋白。经Mascot和Blast软件检索,有明确功能的蛋白中,肌动蛋白、丝切蛋白等9个蛋白在菌丝态上调,谷胱甘肽转移酶、细胞支架信号蛋白等5个蛋白下调。结论鉴定出16个蛋白分别与细胞代谢、运动、氧化应激等功能相关,为了解糠秕马拉色菌表型转换机制和致病机理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一种受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 TERT)启动子和mi R-145双调控的更加安全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方法:在已构建的h TERT启动子调控早期复制必需基因E1A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Adzq11基础上,再将四个拷贝的mi R-145的靶序列加入到E1A的3'非翻译区,构建新型溶瘤腺病毒Adzq11-145T。应用Real-time PCR测定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中mi R-145的表达量;然后在这两株细胞中,分别转染Adzq11和Adzq11-145T对应的穿梭质粒及感染病毒本身,用Real-time PCR检测E1A表达量以测定调控效果;用病毒空斑单位法检测两种病毒的复制情况;用CCK8检测对A549和HLF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构建的新型溶瘤腺病毒Adzq11-145T在HLF中复制量明显低于Adzq11,其E1A m RNA水平和杀伤效应也显著降低。而在A549中,Adzq11-145T在E1A表达、病毒复制和溶瘤能力方面较Adzq11均无显著降低。结论:成功构建出一种新的受转录和转录后水平双重调控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Adzq11-145T,它比仅加入h TERT启动子调控早期复制必需基因E1A的腺病毒Adzq11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