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昂立一号(R)优菌多颗粒人群试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昂立一号(R)优菌多颗粒是"昂立一号"家庭新成员,其人群试食研究结果表明,昂立一号(R)优菌多颗粒在短时间(4 d)内就能显著改善食欲、胃肠道及代谢排便功能,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改善作用越强;20 d服用后可极显著地提高人体肠道菌群中的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却极显著地抑制肠道有害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可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平衡,腹泻便秘双重调节,促进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试验,添加不同浓度(0、200、400 mg·kg~(-1))铜(Cu),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幼苗生长、光合特性、膜脂过氧化程度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Cu胁迫使白术幼苗生长和叶片光合系统受到明显抑制,膜脂过氧化水平升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接种摩西球囊霉后发现其能够较好地侵染白术根系,接种摩西球囊霉的白术幼苗在不同浓度Cu胁迫下,均表现为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显著升高,胞间CO_2浓度(C_i)显著下降,质膜相对透性(MRP)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对照显著增加,植株生长量和体内Cu积累量较对照均有所下降。以上结果说明接种摩西球囊霉可提高Cu胁迫下白术幼苗叶片光合能力和抗氧化能力,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减少白术根系对Cu的吸收,缓解Cu胁迫对白术植株的伤害,提高白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从31个60岁以上的符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健康老年人标准的健康老人中随机选取4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他们的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种群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健康老人肠道中双歧杆菌的优势种群为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和假小链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pseudocatenulatum),分别占双歧杆菌种群的55%和45%;而肠道乳杆菌则有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50%、Lactobacillus mocosae 31.1%、口腔乳杆菌(Lactobacillus oris)6.3%、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6.3%和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6.3%,其中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mocosae为健康老人肠道优势乳杆菌种群.  相似文献   
4.
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4例出生时间为17~120h婴儿的肠道双歧杆菌种群多样性进行分析。肠道中剖腹产婴儿在出生17h后,双歧杆菌就已定植;另外,婴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群有短双歧杆(Bifidobacterium breve)和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分别占双歧杆菌种群的65%和35%。  相似文献   
5.
昂立一号○R优菌多颗粒是“昂立一号”家庭新成员,其人群试食研究结果表明,昂立一号○R优菌多颗粒在短时间(4 d)内就能显著改善食欲、胃肠道及代谢排便功能,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改善作用越强;20 d服用后可极显著地提高人体肠道菌群中的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却极显著地抑制肠道有害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可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平衡,腹泻便秘双重调节,促进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DNA指纹图谱在乳酸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方法 选用S23随机引物,对乳酸菌基因组DNA进行RAPD随机扩增,获得能够区分不同菌株的DNA指纹图谱,依据图谱DNA条带的多态性,对10株乳酸菌菌株进行分类与鉴定。结果 实验室保藏菌株LAP2、LAT、LAM、LAC和LAO之间的基因组DNA相似性达80%,亲缘关系最为相近,而LAB菌株与所有菌株的亲缘关系最远。结论 DNA指纹图谱技术与常规方法结合使用,将使乳酸菌的分类、鉴定更为准确、便捷。  相似文献   
7.
渗透胁迫处理下,沙丘芦苇和沼泽芦苇培养细胞的H2O2含量变化不大,MDA含量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抗氧化酶中,沙丘芦苇的SOD、CAT、POD和APx的活力均显著高于沼泽芦苇,显示出比沼泽芦苇更强的ROS清除能力.胁迫初期(O.5 h~1 d)沙丘芦苇细胞中主要表现出SOD、CAT活力的提高,胁迫2 d后4种酶活力均明显被诱导.两种生态型芦苇的PEG适应性培养物APx及SOD酶活力显著提高,POD活性仅沼泽芦苇中升高.提示SOD、CAT主要参与沙丘芦苇在渗透胁迫下的短期响应,而APx与长期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以群落学方法和谱系地理学方法,分析广东省南昆山与大岭山珍稀孑遗植物伯乐树种群之间的关系,揭示它们的遗传结构并比较所处群落的异质性.群落分析发现,南昆山和大岭山伯乐树所在群落无论在区系成分上还是在物种组成上均表现出极大相似性,同时也稍有差异:大岭山伯乐树所在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不及南昆山;两群落内伯乐树种群龄级结构均不完整,...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马尾松中龄林的生长情况,对其群体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两广优良家系中龄林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树高、胸径、材积和冠幅等性状在家系层次上有极显著或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制约,各性状受中度、中低度遗传控制。主成分分析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为主要生长性状,它们的累积贡献率达89.54%。采用Structure Version 2.2软件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群体分成5大类,在第4组群中,广东的家系数量最多,且组群生长性状值最高;第2组群中广西的家系数量最多,而生长性状值仅次于第4组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弱酸(盐)对植物乳杆菌耐酸性的影响。方法在植物乳杆菌发酵过程中,添加50mmol/L乙酸、10mmol/L丙酸、20mmol/L正丁酸、50mmol/L乙酸钾及2mmol/L柠檬酸钾。结果添加剂量均可使植物乳杆菌耐酸性得到较大的提高,在pH2、37℃下90min,细胞残存率都较对照提高80倍以上,尤以乙酸(盐)、正丁酸为好,而三聚磷酸钾则对细胞耐酸性提高具有较小的作用,细胞残存率较对照约提高5倍。结论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弱酸(乙酸、丙酸及正丁酸)或弱酸盐(乙酸钾、柠檬酸钾及三聚磷酸钾)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植物乳扦菌细胞耐酸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