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为高效利用水飞蓟种仁油脂和蛋白组分,比较了不同取油方式对水飞蓟种仁油脂提取率和油品质量,以及种仁蛋白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索氏萃取和超临界CO2萃取方法的提油率显著高于水代法(P<0.05),也高于压榨法,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在油品质量方面,压榨法油品酸价最高,且蛋白热变性扫描曲线与原料相比存在第一个吸收峰丢失和第二个吸收峰左移的特征,表明提取过程对种仁蛋白结构破坏最强,水代法提油过程温和不仅对油品中VE保存较好,而且对蛋白空间结构影响较小,有利于油脂和蛋白组分的高效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结合免疫亲和柱的方法解析梨孢镰孢菌代谢产物成分,为真菌代谢产物的分析提供新的信息.将F.Poae菌株在GYM培养基上25℃条件下培养12 h后转至8℃培养12h,交替进行4周,将其代谢产物分离纯化、结晶,80℃干燥后用红外光谱议分析产物结构,然后利用免疫亲和柱特异性,比较产物经T-2免疫亲和柱纯化前后的1H核磁谱图.由红外谱图可判断目标组分存在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相同的特征官能团,初步判定产物为单端孢霉烯族毒素.通过1H核磁谱图比较T-2免疫亲和柱纯化前后物质结构一致.梨孢镰孢菌代谢产物成分为T-2毒素.红外-核磁共振光谱结合免疫亲和柱的方法解析梨孢镰孢菌代谢产物的方法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水飞蓟素提取工艺的改进和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水飞蓟种皮中的水飞蓟素提取方法进行初步研究。实验采用乙酸乙酯超声波辅助浸提,水飞蓟素提取率可达到7.0%以上,且缩短提取时间(〈10h),在甲醉体系下3次重结晶,水飞蓟宾纯度可达到97.0%。原料收率为7.07mg/g。研究认为,水飞蓟种子皮壳分离对提高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价值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Fusarium poae制备T-2毒素的培养条件和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2种不同优化方法对分离纯化梨孢镰孢菌(Fusarium poae)产生的T-2毒素的效果,并得到高纯度的T-2毒素,解决国内T-2毒素产业化问题.在优化Fusarium poae产毒培养条件的基础上,对Burmeister的提取方法和Gregory培养基进一步优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T-2毒素的产率,从而得到高纯度并且...  相似文献   
5.
抗菌豆豉发酵菌株的筛选及其脂肽组分鉴定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豆豉中分离广谱抗菌活性菌株,并鉴定其发酵产物中的抗菌成分.方法:采用生理生化实验结合16SrRNA序列测定法鉴定目标分离株,通过LC-MS和ESI/CID技术对其抗菌组分进行鉴定.结果:从8个豆豉样品中分离出7株具有抗菌活性菌株,其中抗菌活性较强的分离株NT-6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发酵液抗菌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抗菌脂肽类物质iturin、fengycin、surfactin同系物的混合物.该提取物对供试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霉菌等指示菌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在pH 2~ 12、121℃条件下加热30min活性不丧失,说明具有广泛的pH适应范围和良好的耐热性.结论:该菌株产生多组分抗菌脂肽,其抑菌谱宽,适应性好,显示了在食品、农业、医药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细菌革兰氏染色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理论原则,本文将固定方式和脱色时间两个关键因素设计成梯度对比实验,通过结果的直观差异性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分组和组内实验探索过程中,通过内在好奇心和外在具体任务的双重驱动,主体的创新精神得到激发,情感价值体验得到满足,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思维品质和协作精神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实践证明,针对特定问题巧妙设计探索引导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激发创新意识和培养严谨的科研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7.
利用抗菌脂肽解决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团聚问题,并考察其对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的抑菌效果影响.通过抗菌脂肽乳化分散离子交联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静置观察其稳定性,乌氏粘度计测定其粘度变化,扫描电镜考察其形态改变,比浊法测定不同浓度纳米粒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实验发现,加入抗菌脂肽制备的纳米粒稳定性好,粘度降低,形态均一,并能显著增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抗菌脂肽的加入能很好的解决纳米粒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团聚现象,而且其抑菌效果也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8.
离筛选低温环境中T-2毒素的降解菌并探明其生化特性,探究T-2毒素降解微生物生化特性异同点,为T-2毒素降解微生物的检验提供生化判断参考。针对暴露于-20 ℃低温环境中的低浓度T-2毒素标准品,采用LC-MS/MS定量分析T-2毒素残留量,利用营养琼脂培养基(NA)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共分离出5株降解菌,16S rDNA结合生化鉴定结果为死谷芽胞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弯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geniculata)和尼泊尔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nepalensis)。这些分离株在-20 ℃条件下对低浓度T-2毒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能力,其中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降解能力最强,降解率为91%。它们的理化特性具有很多相似性,主要表现在5株菌均不能利用D 塔格糖(dTAG),对ELLMAN都表现出阴性;Bacillus vallismortis Bp1234-7、Pseudomonas geniculata Bp24-4、〖WTBX〗Staphylococcus nepalensis Bp124-5和Enterobacter cloacae Bp123-7都能分解D-葡萄糖,而Bacillus cereus Bp1234-8不能。  相似文献   
9.
从新鲜健康的凡纳滨对虾肠道中分离筛选和鉴定降解T-2毒素微生物,为日后进一步研究T-2毒素(T-2)降解菌株的相关特性及其分布规律提供参考。取新鲜健康的凡纳滨对虾肠道,通过对该肠道菌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T-2与对虾肠道共培养液分离纯化得到6株优势菌株;将6株优势菌株分别和T-2在胰蛋白胨大豆(TSB)肉汤中进行共培养,采用LC-MS/MS法检测该培养液前后T-2含量,筛选得到T-2降解菌株,并用微生物鉴定仪VITEK2和16S rRNA鉴定目标菌株。TSB肉汤中检测T-2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0.999 5),T-2加标回收率为91.5%~108.4%,检测限为0.01 n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0.0%~8.4%和精密度为94.5%~107%。对虾肠道中的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对T-2毒素降解率最高,分别达到91.8%和78.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