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6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3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赵华  邵广达  高文鑫  顾彪 《植物学报》2020,55(2):182-191
基因瞬时表达是植物中研究目标基因功能的常用手段。在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 相比原生质体和农杆菌介导的基因异源表达技术, 利用粒子轰击进行基因瞬时表达一直鲜有报道。其主要原因是拟南芥叶型相对较小、基因枪操作相对烦琐以及基因表达效率差异较大。该研究通过优化双管基因枪系统, 在营养生长旺盛的拟南芥莲座叶中实现GFPGUS基因高效表达。同时, 通过GUS报告基因明确了坏死诱导因子BAX、Avh238和ATR13/Rpp13激发拟南芥细胞坏死的表型。但在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中明显诱导细胞坏死的Avrblb1/RB基因对, 在拟南芥中却丧失了诱导细胞坏死的活性。由于双管基因枪系统每次轰击时设置平行对照, 可有效降低转化实验中的样本变异度, 为拟南芥及其突变体研究中准确评价基因功能和高通量筛选目标基因提供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Squalene is a lipophilic and non-volatile triterpene with many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for food, pharmaceuticals, and cosmetics. Metabolic engineering focused on optim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athway suffer from little success in improving titers because of a limited space of the cell membrane accommodating the lipophilic product. Extension of cell membrane would be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overcome the storage limitation for successful production of squalene. In this study, Escherichia coli was engineered for squalene production by overexpression of some membrane proteins. The highest production of 612 mg/L was observed in the engineered E. coli with overexpression of Tsr, a serine chemoreceptor protein, which induced invagination of inner membrane to form multilayered structure. It was also observed an increase in unsaturated fatty acid in membrane lipids composition, suggesting cellular response to maintain membrane fluidity against squalene accumulation in the engineered strain. This study potentiates the capability of E. coli for squalene production and provide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he enhanced production of such compounds.  相似文献   
4.
B Kaluza  G Betzl  H Shao  T Diamantstein  U H Weidle 《Gene》1992,122(2):321-328
Chimerization of antibodies (Ab) by cloning the V (variable) regions encoding the light and heavy chains with degenerate oligodeoxyribonucleotide primers matching to framework region 1 and to the joining regions, leads to Ab with altered amino acids at the N-terminus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parental Ab. This is due to N-terminal framework 1 sequences in the expression vectors [Larrick et al., Bio/Technology 7 (1989) 937-938; Le Boeuf et al., Gene (1989) 371-377; Orlandi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6 (1989) 3833-3837]. This might lead to Ab with altered affinity to the antigen due to interaction of framework sequences with 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s. Moreover, some V regions may be refractory to cloning by this procedure. Here, we describe a method to circumvent these potential problems. The V regions for both chains of the Ab are cloned by inver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ith primers matching the known constant region sequences of the Ab. After sequencing, PCR fragments corresponding to the V regions of both chains are inserted in-frame into appropriate expression vectors leading to Ab with unaltered N-terminal sequences after expression in mammalian cells. The procedure is illustrated with an Ab directed against the beta chain of the human interleukin-2 receptor.  相似文献   
5.
禾本科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邵宏波   《广西植物》1992,12(1):41-58
禾本科植物是粮食作物的主要来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准的提高,人类对粮食的产量、种类和质量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根据国外在1982年对90个发展中国家的统计和预测的结果说明到1990年末,这些国家共缺少72百万吨谷物而到2000年将缺少144百万吨谷物。近十余年以来,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和作为植物生物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日臻完善,被公认为非常困难从事的禾本科植物(Gramina-ceae)的组织培养也取得了异常迅速的发展,并且已经在作物改良的生产中取得了成效,显示了越来越大的潜能和威力,为人类从根本上解决食物问题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拟在评述近年来禾本利植物组织培养(主要指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的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进展,并重点描述和讨沦在应用上较为成熟和有发展前景的几个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利用禾本科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而进行的基因转移技术的概况。希望能为我国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的工作者们提供某些参考资料并对于一些问题进行共同的商榷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电刺激乌拉坦麻醉的大鼠下丘脑外侧区(LH)可使缰核(Hb)内51.0%的单位兴奋,15.7%的单位抑制,其中发生兴奋反应的单位有15.4%可被逆行激活。双侧Hb内微量注射利多卡因,电刺激LH引起的升压反应可被阻断42.0±28.0%;反之,双侧LH内微量注射利多卡固,电刺激Hb引起的升压反应可被阻断62.0±26.4%。结果表明,LH与Hb在血压调节中相互依赖,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营养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aFGF)的体外神经营养作用。结果表明,haFGF在体外能明显促进鸡胚(E-8)脊髓组织神经突起的生长,并能明显改变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使扁平、多角形紧密联接的细胞转化为具有纤维样突起的胶质细胞,同时对胶质细胞DNA合成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实验还证明,haFGF可增加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存活,且大大增加神经元胞体体积及突起长度。  相似文献   
8.
用TOPSIS方法评价黄土丘陵区草场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积民  张文军 《生态学杂志》1992,11(3):33-35,58
一、自然概况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北部,西起青海日月山,东抵山西太行山,北至晋陕长城,南达甘陕秦岭,构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比较完整的自然区域,其地理范围大致是北纬34°—41°,东经103°—113°之间。高原到处有起伏的黄  相似文献   
9.
10.
本实验在体力锻炼与脱锻炼过程中观察了五条成年雄性杂种狗的无氧阈(AT)、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cap/mm~2)、毛细血管数与肌纤维数之比(C:F)、肌纤维组成——慢肌纤维百分比(%ST)以及毛细血管弥散距离(弥散距离)的变化。结果表明:锻炼前AT与cap/mm~2、C:F,%ST及弥散距离均分别有显著相关。锻炼后第五周,AT、cap/mm~2、C:F和%ST分别增加了40.9%、12.2%、22.9%和2.4%,弥散距离降低6.3%,其中只有AT的增加有显著意义,锻炼十周后,AT增加68.2%(P<0.001)、cap/mm~2增加37.8%(P<0.05)、C:F增加78.1%(P<0.001),弥散距离降低17.0%(P<0.01)而%ST无显著变化。停止锻炼后第五周,AT等各指标都有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意义,停止锻炼后第12周,AT、cap/mm~2,C:F,%ST分别降低了18.9%、10.9%、10.5%、2.9%,弥散距离增加5.1%,其中除AT的降低有显著意义外,其余指标的变化均无显著意义。与锻炼前相比,这些指标的变化。除%ST外,仍有显著变化。在锻炼与脱锻炼的过程中,AT与cap/mm~2、C:F、弥散距离在各期或整个过程中均呈显著相关,但与%ST相关不显著。实验结果提示,骨骼肌的毛细血管供应状况是决定无氧阈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