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由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通过破菌、洗涤获得包涵体,再经过溶解、凝胶过滤、复性、疏水和离子交换柱导析得到了均一的产品,经高压液相和SDS-PAGE电泳测定纯度均大于98%,rhGM-CSF的比活为3.2×10^7IU/mg,纯化获得的rhGM-CSF为一酸性蛋白,等电点约为5.2,NH2-末端有20个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2.
蓝莓离体叶片胚状体高效发生及其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高灌蓝莓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以改良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外源激素TDZ、ZT及其组合对离体叶片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蔗糖浓度、水解酪蛋白、椰汁等对胚状体发生、丛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TDZ、ZT及其组合对胚状体的发生频率、丛芽的形成和生长起重要作用;蔗糖浓度对胚状体的发生及丛芽的生长影响较大,而添加有机质则对胚状体的发生及丛芽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适合高灌蓝莓叶片胚状体发生及成苗的培养基为WPM TDZ 0.04 mg/L ZT 0.25~2.0 mg/L 蔗糖20~40 g/L,而培养基WPM ZT 0.5~1.0 mg/L 蔗糖20 g/L适合于丛芽继代生长.组织学观察表明,蓝莓叶片胚状体发生主要起源于叶上表皮细胞和部分叶肉细胞,可能为多细胞起源,历经多细胞原胚、原球胚、梨形胚、心形胚、子叶胚等发育阶段,并能直接发育成苗.  相似文献   
3.
采用酵母表达载体进行重组人α8型干扰素(HuIFNα8)的表达,该表达菌株可将重组α8型干扰素分泌进入培养基中,回收培养基进行纯化,然后利用超滤浓缩,先过S.SepharoseFF柱,再进行DEAE-SepharoseFF层析和G-25脱盐,最后用高效液相HPLC,SDS-PAGE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肽图等方法对纯化产品进行鉴定。采用以上两步纯化方法纯化酵母分泌表达的重组人α8型干扰素纯度可达95%以上,其比活性为3.0×10u/mg。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对外周血单核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1年11月期间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据各自施行的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和腹腔组,例数分别为51例和53例。对比开腹组、腹腔组的围术期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外周血单核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腹腔组的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7 d血清AFP、CEA、CA199水平较术前下降(P<0.05)。两组术前、术后7 d外周血单核细胞Wnt、Tcf-4、β-catenin 信使RNA(mRNA)表达量,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7 d外周血单核细胞Wnt、Tcf-4、β-catenin 表达量较术前下降(P<0.05)。腹腔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癌均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外周血单核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但腹腔镜在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由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通过破菌、洗涤获得包涵体.再经过溶解、凝胶过滤、复性、疏水和离子交换柱层析得到了均一的产品,经高压液相和SDSPAGE电泳测定纯度均大于98%,rhGM—CSF的比活为3.2×107IU/mg,纯化获得的rhGM—CSF为一酸性蛋白,等电点约为5.2,NH2-末端前20个氪基酸序列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rbGM—CSF的NH2-末端不均一.其中带Met的分子约占59.5%,第一个氨基酸为Ala的分子约占24.6%,为Pfo的分子约占14.6%。纯化过程中蛋白的纯化倍数为3.9,生物活性总得率为69.1%,工艺重复性好,易放大。  相似文献   
6.
常见4种微生态制剂菌种产淀粉酶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常见4种微生态制剂菌种地衣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和纳豆芽胞杆菌产生淀粉酶的能力,以筛选和研制动物微生态制剂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菌种。方法 将各菌种接于淀粉酶试验培养基,培养后滴加稀碘溶液,观察透明圈,判定产酶能力。结果 地衣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和纳豆芽胞杆菌都能产生淀粉酶,以蜡样芽胞杆菌产生的淀粉酶较多。结论 4种常见芽胞杆菌产淀粉酶能力依次为:蜡样芽胞杆菌>纳豆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地衣芽胞杆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