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美味丝葚霉D-100进行了最佳生长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间歇发酵最适生长周期为12-16小时,最适发酵温度为28-340℃。D-100菌体味美,它可以按一定比例(20-50%)加人肉类制品,制成美味的肉丸子、肉松等食品。通过安全毒理试验证明它无毒。D-100的营养价值相当子黄豆粉。  相似文献   
2.
将具有草酸分解能力的乳双歧杆菌和具有耐氧特性的嗜酸乳杆菌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其最佳条件为:50%的PEG6000,融合温度30℃,融合时间为7 min,CaCl2浓度为0.02 mol/L,MgCl2浓度为0.5 mol/L,在此条件下融合率可达7.6%。从中筛选出同时具有耐氧特性和草酸分解能力的融合子,草酸分解率为13.4%。  相似文献   
3.
4.
新药原料--低毒性、抗病毒、抗肿瘤失配双链核糖核酸的研究进展聂实践胡冬琴赵红罗薇(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真菌工程实验室)前言近年来,全球性病毒性疾病在不断增加,但对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却进展缓慢。直至今日由病毒引起的恶性疾病(如恶性肿瘤,AIDS病等)仍无法医治,这已成为当今严重的社会问题。据统计约60%的流行性传染病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菌感染仅占15%。而目前世界各国批准使用的合成抗病毒药物仅...  相似文献   
5.
将中空纤维膜过滤器与5升自动控制搅拌发酵罐耦联进行大肠杆菌AS.1.183的过滤培养,大肠杆菌细胞的最高浓度可达250g/1(湿重,含水70%),细胞内多核苷酸磷酸化酶的活性可以稳定在80u/g菌左右,发酵罐的体积生产效率比分批发酵提高近10倍。  相似文献   
6.
硒蛋白P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蛋白P(SeP)是从大鼠和人血浆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种糖蛋白 ,每个硒蛋白P多肽含有10个硒代半胱氨酸。硒蛋白P中的硒含量占大鼠和人血浆中硒含量的 5 0 %以上。在其mRNA开放阅读框架中克隆的cDNA的序列含有 10个UGA密码子。硒代半胱氨酸在一个UGA密码子处嵌入蛋白的一级结构 ,尽管对硒蛋白P功能还没有彻底了解 ,它的一种非常可能的作用是作为一种胞外抗氧化剂。大鼠血浆中的硒蛋白P在体内实验中对Diquat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和肝损坏具有保护作用 ,人血浆中的硒蛋白P在体外实验中显示减少内毒素过氧化硝酸盐和磷脂氢过氧化物的活性。牛血浆中的硒蛋白P在神经细胞的培养中作为一存活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以丝状真菌D-100直接利用淀粉连续发酵的工艺条件。通过氮源试验,摇瓶生长曲线和发酵罐生长曲线的对比试验,发酵过程中淀粉糖化酶的定量检测,以及连续发酵过程中四个主要参数在三水平上的正交试验,确定了以0.1—0.2%NH4NO3为氮源,0.5%玉米粉为碳源,稀释速率D值为0.15,搅拌转速为200 r/min,pH 5.5的条件为最佳连续发酵条件。连续发酵结果是:以玉米淀粉为底物的菌体产率是37.5%,其菌体蛋白质含量38.5%,发酵罐效率是0.35g菌  相似文献   
8.
炼油厂污水经活性污泥处理及砂滤后,在冷却水系统中循环使用,冷却器管壁上有深棕色软垢形成。从垢中分离到11株铁细菌,经鉴定其中5株为锈色纤毛菌(Leplothrix ochracea);3株为浮游球衣细菌(Sphaerotilus natans);1株为大单鞘铁细菌(Sideromonas major);2株为有鞘丝状铁细菌,按其所具氧化铁及氧化锰的能力属于纤毛菌属,但其培养及形态特征与该属中已知种比较有较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L—肉碱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肉碱是参与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本文简要介绍和比较了检测肉碱的7种主要方法,即生物法,化学法,酶法,荧光法,高压液相色谱法,NMR和放射酶法,其中以酶法,荧光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较为常用。  相似文献   
10.
错位双链核糖核酸的热原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错位dsRNA的毒副作用得到降低,因此是一类很有潜力的抗病毒、抗肿瘤物质。研究中利用家兔实验评价了PolyI:C和PolyI:C12U引起的热原反应。在10mgml、1mgml、005mgml剂量水平PolyI:C12U均未产生发热和其他毒副作用,而PolyI:C实验组均有发热现象,甚至有家兔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