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响应面分析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对转人源胸腺肽α1基因聚球藻7942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摇瓶培养转化藻的比增殖速率(μ值)可达0.500d-1,10 L全自动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转化藻μ值可达0.979 d-1,分别比正交实验提高了33%和161.1%,建立高密度培养的数字模型预测实验结果,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5.0%以内,为响应面方法在微藻细胞培养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宽纹豆芫菁Epicauta watwerhousei属鞘翅目,芫菁科,豆芫菁属,是豆类作物及蔬菜的食叶害虫。豆芫菁属昆虫的成虫分泌的斑蝥素,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已记载有起泡、利尿、壮阳等作用,近年来在中国医学上亦用于治疗某些癌症。 摄影买国庆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邓正已 《四川动物》1994,13(1):139-139
1994年6月3日,郭倬甫老师与世长辞了。他慈祥的面容,勤奋的身影.高风亮节的品德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4.
5.
白介素-10(IL-10)是一种具有重要免疫调节功能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它能影响免疫系统中多种类型细胞的活性。新近,美英科学家克隆了一种独特的人mRNA,它编码名为白介素19(Interleukin-19,IL-19)的新型IL-10同源物。IL-19基因邻近IL-10基因,都位于1号染色体上。IL-19基因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由二种不同的启动子转录。IL-19与IL-10有21%aa同源。IL-19mRNA是在活化的巨噬细胞中发现的,其表达相似而又不同于IL-10。IL-19与IL-10的序列比较表明两者不可能共享一种受体。IL-19的鉴定增加了已鉴定的IL-10同源物数并证明了IL-10相关蛋白家族的存在。在活化的巨噬细胞中,IL-19的表达模式不同于IL-10,并且可能通过不同于典型的IL-10受体复合物的不同受体进行信号转导。 [黄仕和译自Gallgaher G et al.Immunol Letters,2000,73(2,3):206]  相似文献   
6.
7.
Bioory.Med.Chem.Lett.1999年9卷14期2003~2006页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Scripps海洋学研究所海洋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中心的科学家,已在从加勒比海褐藻——匍扇网地藻(Lobophora variegata)表面分离出来的热带海洋细菌CNB-837株系培养中,提取了一种新的消炎大环内酯——匍扇藻素A和B。科学家们利用含有1%可溶淀粉、0.4%酵母膏、O.2%胨、75%海水和25%去离子水的A1培养基,在25℃和230转/分搅动下,将这种海洋细菌培养了7天。用小鼠进行了试验表明,局部或腹膜内给予匍扇藻素,可有效地消除小鼠耳部的水肿。匍扇藻素A和B的分子式分别为C61H93N2O19和C61H90N2O21。汪开治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用甲虫——芫菁科的资源考察与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谭娟杰  邓正已 《昆虫学报》1995,38(3):324-331
芫菁是重要的药用甲虫。为了摸清我国芫菁科的自然资源,作者自1989-1991年系统的调查了我国南、北方6个省区的芫菁科的种类与分布,明确了其中分布广数量大的优势种,从而为芫菁科的自然资源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优势种所含斑蟊素的测定,首先用薄层层析法鉴别其斑蟊素斑点的颜色和显著程度,然后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测定的19种中有80%。左右的种类其斑蟊素含量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写明的斑蟊素含量不得低于0.35%始能人药的规定,明显地扩大了可以人药的种类。作为对照:作者选择了医药部门经常与芫菁混杂出售或使用的红斑郭公虫以及过去文献中记载含有斑蟊素的红蝉(同翅目),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斑蟊素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二者均不含斑蟊素。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生物科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认真的备课。在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还应认真阅读有关的书刊及一些参考资料,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同时选取适合于教学的材料,加工整理、分类编集。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既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又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习兴趣。资料的积累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供参考的资料范围是广泛的。依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从报刊,杂志和各种有关的书籍中收集文字方面的资料(包括习题,考题及课堂练习题等)。同时,根据生物科的特点,还要注意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包括照片、插图、动植物邮票等。材料来源,根据各人的可能条件而定。我是从自己长期订阅的几种报纸、杂志和收集的过期报刊中剪辑所需的资料,从图书馆的书刊  相似文献   
10.
Nature Biotechnology 2000年18卷3期249页报道:日本九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已培育成功一种可在高温下维持光合作用的转基因烟草(Science287,476~479,2000)。鉴于沙漠植物的叶绿体可在高温下减少三烯脂肪酸的合成,科学家们培育了含有来自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附加的叶绿体特异△-3去饱和酶(脱氢酶)基因的两个转基因烟草株系。互阻遏作用导致△-3去饱和酶基因在这些植株中的表达下降,以及与此伴随的三烯脂肪酸的相应减少。因此,这种转基因植株40℃高温下的光合作用活性可高于25℃下的活性(但40℃可极大地降低野生型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科学家们提示,利用内源基因可避免利-46用外源DNA进行基因操作时发生的有害效应。这个研究组的植物生理学家KohIba说:“此项研究给予我们的启迪是,利用基因操作技术可育成新的农作物或树木,以适应无可避免的全球性气候变化。例如可使寒冷地区的树木适应于高温环境”。汪开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