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从影响实验教学的5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了目前广州市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乐观方面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以后的实验教学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广州市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凡是感兴趣的事情,学生都会力求去认识,去了解,去学习。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我们教师必须考虑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就如何结合课外知识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谈谈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环境因素影响光合作用的叶圆片上浮法”实验是植物生理实验课中的经典性实验之一(张志良和瞿伟菁2003),在多年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实验指导书中所介绍的实验方法,无论从实验内容还是从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来说,’都显得比较简单,实验中的光照、温度和CO2这三个环境因素的设定也不够严谨,缺少代表性和普遍性, 现不了  相似文献   
4.
低温对荔枝果肉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白蜡’荔枝果肉在3℃和-1℃下的贮藏效果及果肉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去果皮的荔枝果肉在3℃下贮藏40d,-1℃下保鲜50d,不表现冷害症状。低温下果肉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冷藏30d,-1℃与3℃果肉之间的膜透性、MDA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30d后,-1℃处理明显延缓了果肉膜透性和MDA含量的增加。在3℃下贮藏果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20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30d时分别到达高峰值。-1℃延缓了这些保护酶活性的升高并降低了峰值。  相似文献   
5.
采后荔枝果实冷害过程中多胺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桂味荔枝果实为材料,研究冷害及外源亚精胺(Spd)处理对果实膜透性和内源多胺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下贮藏时果实发生冷害过程中,荔枝果皮中腐胺(Put)、Spd、精胺(Spm)含量在14d后明显增加,膜透性快速增大,21d时果皮出现明显的冷害褐变,Put进一步积累,而Spm含量下降,Spd保持较高水平。非冷害温度(3℃)下贮藏时,果皮多胺含量变化相对较小。0℃下果肉的多胺含量和变化幅度低于3℃果实,并延迟7d衰老。外源Spd处理明显提高果实内源多胺含量的同时,延缓了果皮相对膜透性增加,减轻了冷害。这表明果皮中Put的积累可能是荔枝果实冷害的结果,冷藏初期Spm含量的上升可能是果实对冷害的防卫反应。  相似文献   
6.
1—MCP在园艺作物贮运保鲜上的应用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MCP(1-甲基环丙烯)是一种新型乙烯作用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植物对内源或外源乙烯的敏感性,在园艺商业上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综述1-MCP在水果、花卉、蔬菜贮运保鲜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柑橘类果实枯水机理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柑橘类果实枯水过程中果皮、果肉的解剖结构和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导致枯水发生的因素及控制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柑橘枯水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