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我国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的能量分配和平衡问题,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仪器的连续监测结果,分析了不同季节的能量通量特征和闭合特点。结果表明,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全年的净辐射、潜热通量、显热通量、土壤热通量和热储存量分别是4546.07、2453.24、492.22、-10.47和45.93 MJ/m^(2),土壤为热源,潜热年总值占净辐射的54.0%,显热占10.8%,能量以蒸发散为主要的耗损形式。辐射和能量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动态,各能量分量的日变化几乎都呈白天高夜间低的单峰趋势,反照率整体为0.10~0.12,波动不大;波文比季节差异明显,为0~0.8。热带季雨林的全年闭合度为0.67,未考虑热储量时,闭合度为0.51~0.79,考虑热储量为0.53~0.80。可见,在林冠茂密的热带季雨林中,热储量对能量闭合度的贡献不大,忽略热储量并不是导致能量不闭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桔梗花药培养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把花粉发育至单核靠边期的桔梗花药接在6种不同组合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把诱导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试图得出单倍体植株。结果表明:诱导率最高的培养基组合是N6 + 2,4-D 0.2mg·L-1 + 6-BA1.0 mg·L-1,诱导率为89.6%;在N6+6-BA1.0 mg·L-1 + NAA0.5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最高分化率可达58.4%;经根尖压片检查染色体数目结果,分化的绿苗中弱小的植株是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3.
未来气候变化将影响光合环境资源供给,尤其是水分和光能。为深入了解植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使用LI-6800便携式光合仪,于2021年5—10月份(完全展叶期)测定了北京山区广布灌木黄栌(Cotinus coggygria)叶片的光响应曲线,分析其水分利用效率(WUE=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气孔导度[gs])和光能利用效率(LUE)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显示:黄栌叶片WUE在5—6月份呈下降趋势,7—10月份比较稳定;LUE在5—7月份呈上升趋势,8—10月份比较稳定。WUE和LUE的生长季平均值分别为98.25μmol/mol和0.06 mol/mol,变异系数分别为22%和17%,两者呈负相关(R2=0.86;P<0.01)。环境因子中,WUE和LUE主要受土壤含水量(SWC)影响,WUE随SWC增加呈线性降低趋势,而LUE随SWC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SWC每增加0.1 m3/m3,Pnmax和gs分别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活性微生物代谢产物,从贵阳杜仲的叶片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GZWMJZ-068,发酵产物用乙酸乙酯提取,经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运用核磁、质谱和比旋光度等方法鉴定了15个化合物的结构,即isochromophilones IV(1)、epi-isochromophilone III(2)、(2R,3S)-1-(4-羟基苯基)-2,3-丁二醇(3)、(2S,3S)-1-(4-羟基苯基)-2,3-丁二醇(4)、6-[1-羟基-(1S)-戊基]-4-甲氧基-(6S)-2H,5H-2-吡喃酮(5)、6-(1-羟戊基)-4-甲氧基-2-酮(6)、quinolactacins Al(7a)、quinolactacins A2(7b)、dihydrocitrinone(8)、dihydrocitrinin (9)、原儿茶酸(10)、儿茶酸(11)、5-甲基尿嘧啶(12)、尿嘧啶(13)、citrinal A(14)。对15个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评价,化合物1和2对光滑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中等的抑制作用(MIC16-32μg/mL)。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术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术后出血是甲状腺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多发生在甲状腺次全切或根治术后的24-48h之间,其主要原因有术中血管结扎脱落,止血不彻底,术后病人过度咳嗽、呕吐、活动频繁等。发现不及时,可引起病人窒息甚至死亡。因此甲状腺术后急救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其预防措施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术中的严格止血、术中憋气及引流物的放置是预防术后出血的关键,而术后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可将危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6.
以从海带中筛选获得的一株具有降解岩藻多糖能力的黄杆菌菌株RC2-3为研究对象,该菌株产的岩藻多糖酶可以高效降解不同来源的岩藻多糖。为进一步探究菌株RC2-3降解岩藻多糖的机制,推动岩藻寡糖的酶法生产,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菌株RC2-3进行基因组测序、基因功能注释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注释以及岩藻多糖降解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黄杆菌菌株RC2-3基因组全长3 414 532 bp,共编码2 967个基因,GC含量为30.92%。经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数据库注释获得213个基因,与岩藻多糖降解有关的包括7个岩藻糖结合结构域的基因;2个β-D-岩藻糖苷酶(EC 3.2.1.38)基因;2个属于GH141家族的α-L-岩藻糖苷酶(EC 3.2.1.51)基因;12个属于GH29家族的α-1, 3/1, 4-L-岩藻糖苷酶(EC 3.2.1.111)基因;9个属于GH95家族的α-1, 2-L-岩藻糖苷酶(EC 3.2.1.63)基因。此外,通过与已报道的蛋白序列比对发现,岩藻多糖酶基因RC2.3_GM001247编码的蛋白序列与FunA蛋白序列同源性达到70.98%,岩藻多糖酶...  相似文献   
7.
【背景】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的传染可能会引发作为二类传染病之一的新城疫(Newcastledisease,ND),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早期、精准的NDV筛查是防治ND暴发的关键。【目的】针对新城疫病毒(NDV)建立结合TaqMan探针的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TaqMan-LAMP)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NDV F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组和TaqMan探针,以重组质粒pMD-NDV-F为阳性标准品优化反应条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同时与国家标准(GB/T16550—2020)中推荐的RT-qPCR方法比较,对70份实际样本进行验证。【结果】最佳反应条件为61℃60 min。引物和探针最优浓度:1.6μmol/L (FIP/BIP)、0.2μmol/L (F3/B3)、0.8μmol/L (LF/LB)、0.2μmol/L (GTP)。最低检测限为1.651×102 copies/μL,灵敏性是LAMP方法的100倍。无非特异性扩增,与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和联合治疗组,各60例。利拉鲁肽组患者使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使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利拉鲁肽进行治疗。采用血糖检测仪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清趋化素(Chemerin)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使用光冈法对两组患者肠道菌群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半年后联合治疗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利拉鲁肽组(均P0.05)。治疗后利拉鲁肽组患者TC、TG、Chemerin水平均低于联合治疗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GSH-Px、SOD水平高于利拉鲁肽组,MDA水平低于利拉鲁肽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利拉鲁肽组,肠球菌、肠杆菌数量低于利拉鲁肽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利拉鲁肽组(95.00%vs 83.33%,χ~2=4.227,P=0.040)。结论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利拉鲁肽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指标水平以及血脂水平,提升患者抗氧化能力,调节患者肠道菌群,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通化桔梗为材料,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桔梗叶片的总DNA,通过对不同镁离子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含量、引物浓度、DNA聚合酶量条件下的RAPD扩增反应的效果,建立了一个适合桔梗的比较稳定的RAPD反应体系,用于桔梗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桔梗RAPD扩增反应的最佳体系为:模板DNA20ng,dNTP150μmol/L,引物0.3μmol/L,Mg2+浓度2.0mmol/L,TaqDNA聚合酶1Unit,10×Buff-er2.0μL,PCR反应总体积为20μL。按此优化RAPD条件进行实验,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王立平  刘鹏  邱磊 《蛇志》2007,19(2):103-107
目的了解影响蛇岛蝮蛇树栖分布的7个相关因子,探讨其间的关系。方法2006年10月12~15日,在蛇岛二沟南坡、北坡、西坡,测定不同年龄组蛇岛蝮蛇树栖环境的7个相关因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种树栖环境中,老成体、成体、亚成体、幼体对因子的选择基本都有差异;不同年龄组的树栖高度与冠幅负相关不显著,与枝长(成体和亚成体中)负相关不显著,与其它正相关不显著;老成体和成体在林中和林缘,对树栖高度的选择差异显著,亚成体和幼体差异不显著;相同年龄组两两因子间线性关系明显。结论影响蛇岛蝮蛇树栖分布的因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