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年7月于海南岛儋州市石花水洞网捕到1只蝙蝠,形态特征、头骨特征及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鉴定证实其为长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该物种为海南岛蝙蝠分布新记录种。其主要鉴别特征为:中等体型,前臂长69.6 mm;第二指无爪;有一短尾,尾长12.9 mm,明显突出于股膜之后;肛腺发达;头骨较大,头骨和吻部相对较长,颅全长35.2 mm,吻长11.4 mm。本文报道了海南岛长舌果蝠的外部形态、头骨特征以及基于Cyt b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并与该物种已报道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不同切应力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基因的表达谱,为进一步探索切应力影响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材料,通过Streamer系统建立6通道可调控切应力的流体动力学细胞模型,以层流切应力(15 dynes/cm~2)为对照,以低切应力(0.1 dynes/cm~2)为实验组,分别加载细胞18 h。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建立文库,以二代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中进行扩增和测序。结果: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有19986个基因比对上,新转录本分析显示各组新转录本数约占总转录本数的50%。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显示,较对照组,低切应力组表达上调基因983个,表达下调基因701个。GO分析显示,有18499个基因得到了归类注释,绝大多数基因富集到生物学过程。KEGG分析显示,富集Top20的信号通路与细胞周期、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细胞应激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相关。结论:低切应力作用不仅仅激活内皮细胞中细胞的增殖相关基因,同时也涉及到DNA损伤修复和凋亡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3.
白地霉Cryytococcus neoformans脂肪酶的双水相萃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无机盐的双水相体系对白地霉脂肪酶的萃取分离效果,对PEG/(NH4)2SO4成相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考察体系PEG分子量、不同的无机盐、PEG浓度、(NH4)2SO4浓度、离子强度、pH值及(NH4)2SO4浓度对反萃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了实验条件,初步确定在PEG浓度15%,(NH4)2SO4浓度22.5%,pH8.0,不加NaCl的条件下进行双水相萃取,脂肪酶分离系数和纯化倍数分别为6.8和7.5,比活力达到40.3 U/mg蛋白。  相似文献   
4.
于2017年至2018年对广东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翼手目动物进行调查,主要采用日栖息地与夜栖息地、捕食区网捕等调查方法,共调查到翼手目5科13属23种,其中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9属15种,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1属4种,蹄蝠科(Hipposideridae)1属2种,假吸血蝠科(Megadermatidae)1属1种,犬吻蝠科(Molossidae)1属1种。从区系组成来看,以东洋界为主(19种),其次为广布种(3种),古北界仅1种。从栖息类型上看,分为洞栖型、树栖型及建筑物栖息型,以洞栖型为主(15种),建筑物栖息型其次(12种),树栖型最少(5种),但其中9个物种的栖息地类型同时包含了上述3种栖息类型中的2种。本研究在广东丹霞山发现中国蝙蝠新分布记录1种,为卡氏伏翼(Hypsugo cadornae);而中印鼠耳蝠(Myotis indochinensis)为中国分布的再次确认。  相似文献   
5.
<正>翼手目为哺乳动物中的第二大目,中国的翼手目多样性也在不断更新,Smith和解焱(2009)统计中国翼手目118种,蒋志刚等(2015)则认为中国翼手目有7科34属134种。广东省翼手目有6科24属55种(邹发生和叶冠锋,2016),此后也仍陆续有新纪录,如长指鼠耳蝠(Myotis longipes)(张琴等,2017)、卡氏伏翼(Hypsugo cadornae)(Xie et al., 2021);我们前期对澳门翼手目的调查,发现5科8属10种(黄继展等,2013)。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纯化重组泡球蚴Em18的效果。方法:进一步对BL21-pET41a-Em18重组菌的诱导表达条件进行摸索优化,采用改良的超声程序破碎大肠杆菌细胞,分别经不同的纯化方法进行蛋白纯化,通过SDS-PAGE对纯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Western blot进行活性鉴定。结果:①在菌液OD600为0.8-1.0,加IPTG终浓度为1 mmol/L,37℃诱导3h,rEm18-GST重组蛋白得到成功高表达,在相对分子量为50kDa处有表达条带。②超声程序为:工作3 s,间歇4s,功率200~300W,超声体系中加入溶菌酶和蛋白酶抑制剂作用,可促进大肠杆菌细胞的破碎,降低目的蛋白的降解;加入终浓度为1%的Triton-X100作用可增加融合蛋白的可溶性。③通过比较不同方法纯化重组泡球蚴Em18的效果表明采用单纯His柱纯化可获得浓度高、纯度高的rEm18-GST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能与泡型包虫病(AE)患者血清特异性反应。结论:建立了一种纯化原核表达Em18融合蛋白的较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得到大量有生物学活性的Em18融合蛋白,为包虫病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脂肪酶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各个领域都有其潜在的应用前景。在高等植物中,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酶活性较高,其活性与食品的加工方法有关。应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大麦脂肪酶酶活力,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详细介绍了大麦脂肪酶的部分酶学性质。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寄主种类、不同寄主形态和不同寄主饲喂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之间的取食嗜好性比较试验表明,小菜蛾幼虫优先取食大白菜、萝卜或菜心幼苗,其次为油菜和甘蓝幼苗,在大白菜与油菜幼苗之间的取食选择比例是93.33%和6.67%;在甘蓝与菜心幼苗之间的取食选择比例是16.67%和83.33%.小菜蛾幼虫的取食嗜好性受饲喂寄主种类的影响,偏食大白菜或菜心幼苗.小菜蛾幼虫选择寄主取食的次序与寄主体内可溶性糖或淀粉含量没有明显关系,但与两者的相对量呈一定的负相关.取食大白菜或菜心幼苗的小菜蛾生长良好,单头取食达0.583~0.637 cm2, 单头体重达2.07~2.18 mg, 与取食甘蓝或油菜幼苗的幼虫在取食量、个体发育方面有明显差异.小菜蛾幼虫也喜好取食已经被虫危害过的幼苗.  相似文献   
9.
从新疆昌吉市油脂化工厂的含油冻土中筛选到一株产低温脂肪酶的菌株ch-3,形态鉴定及18S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为白地霉,命名为Geotrichum candidum ch-3。我们对其生长及产酶情况和酶性质做了初步研究。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0℃。玉米浆、豆油可显著促进脂肪酶的产生。粗酶液经双水相萃取和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分离纯化后进行酶学性质的研究。该脂肪酶最适作用温度为35℃,在0℃可保持66%的相对酶活性,最适pH值为7.0,对热较敏感,50℃处理20min,剩余酶活为55%,Fe2+、Cu2+、Mn2+以及Ca2+对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于2017至2019年对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翼手目动物资源进行调查,调查方法主要为日栖息地与夜栖息地调查、网捕调查,共调查到翼手目动物4科9属31种。其中,菊头蝠科1属7种,占比22.6%,蹄蝠科1属4种,占比12.9%,假吸血蝠科1属1种,占比3.2%,蝙蝠科6属19种,占比61.3%。31种蝙蝠的区系组成以东洋型为主,共有19种,而南中国型和季风型较少,南中国型为7种,季风型为5种。以栖息类型划分,石门台保护区的翼手目动物可以分成3类,其中,洞栖型有12种,建筑物栖型有4种,树栖型有4种,另有8种蝙蝠的栖息地可包括洞穴和建筑物,3种的栖息地可包括建筑物和树洞。石门台保护区作为面积较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到蝙蝠种类31种,属于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的保护区。本研究调查了石门台保护区的蝙蝠多样性数据,为以后深入探究该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