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复杂性的重要特征, 理解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一直是理论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议题。本文从三方面概述了生物多样性理论的最新进展。一是物种共存和群落构建, 总结了现代共存理论和基于过程的群落构建理论的新进展。二是物种相互作用, 综述了利用经验数据推断物种相互作用关系和强度的最新方法。三是生态-进化动态, 介绍了生态-进化模型的一般框架及其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生物多样性理论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特别是多尺度整合理论和全球变化下的预测理论。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恒河猴睾丸的激素分泌及其调节作用,作者发展了一种简便分离睾丸Leydig细胞和用无血清培养的实验模型,研究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恒河猴绒毛膜促性腺激素(mCG)、环磷酸腺苷(cAMP)、Forskolin和雌二醇(E2)对睾丸Leydig细胞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离体的Leydig细胞对低剂量同源的mCG和异源的hCG产生睾酮都有依赖反应,而高剂量的前者对Leydig细胞分泌睾酮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后者不出现反向调节;cAMP和Forskolin对Leydig细胞分泌睾酮有刺激作用;雌二醇具有明显抑制hCG和mCG促睾丸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灵芝药品大多以灵芝子实体水提物为原料,为快速准确测定灵芝子实体水提物及相关产品中三萜的含量,建立了具有较好分离效果的HPLC分析测定方法.通过优化色谱柱和洗脱条件,优选出Agilent Zorbax SB-Aq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乙酸水溶液(0.01%)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  相似文献   
5.
新兴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实现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具有设计简单、易于操作、特异性好、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潜在机制以及临床治疗的研究.利用纳米技术研发的非病毒纳米载体可以将CRISPR/Cas9系统高效递送到体内,为CRISPR/Cas9技术在临床领域的应用提供新途径.本文介绍CRISPR/Cas9的作用原理,简要概括目前CRISPR/Cas9系统的递送形式和常用的纳米递送载体,总结在部分肿瘤治疗中应用该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对此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spp.)及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spp.)被认为是动物机体内重要的有益微生物菌群之一。本文对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盲肠中上述两种微生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在感染球虫后第4、7、10d时盲肠中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减少(H<0.05);在球虫感染后的第4、7、14d时,盲肠中的乳酸杆菌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  相似文献   
7.
灵芝栽培品种常出现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现象,依赖于灵芝的形态学特征鉴定物种的传统分类方法不足以鉴定物种的种间和种内差异。为开发简便而准确的分子水平灵芝属物种鉴定方法,以常用于种属鉴定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片段、大亚基核糖体DNA(LSU)片段和基因编码RNA聚合酶Ⅱ第二大亚基(RPB2)片段4个DNA条形码,对灵芝属10个物种的44份菌株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比较4个条形码的扩增成功率和变异率,根据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差异分析筛选特异性的DNA条形码间隔(DBG),并利用单独及联合条形码构建系统发育树验证筛选的DBG鉴定灵芝属物种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β-tubulin和LSU片段的PCR扩增成功率均达100%,ITS和RPB2片段分别为95.35%和90.91%;对比ITS和LSU片段,β-tubulin和RPB2片段的种内最大遗传距离分别小于各自的种间最小遗传距离,存在明显的DBG,有利于准确对物种进行种间鉴定;利用ITS、β-tubulin和RPB2片段分别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能使灵芝属10个物种的所有个体聚为1个单系分支,而LSU片段不...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对邛崃山系大熊猫主食竹和栖息地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影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全球气候变化对大熊猫的影响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根据野外调查的大熊猫活动痕迹点、竹类分布点和主食竹扩散距离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利用植被、地形、气候等因素,在RCP8.5下分析了2050年和2070年邛崃山系大熊猫主食竹分布及栖息地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未来大熊猫适宜生境及主食竹气候适宜区面积均有所减少,到2070年分别减少37.2%和4.7%;(2)未来主食竹分布范围总体向高海拔扩展,但面积持续减少,到2070年分布面积比当前减少8.3%;(3)大熊猫栖息地未来有向高海拔扩张的趋势,在低海拔地区退缩明显,到2070年较当前减少27.2%;但到2070年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加上非栖息地有主食竹分布的面积,较现有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大1.5%;(4)受气候变化影响较严重的区域是邛崃山系南部以及低海拔地区,其余区域所受影响相对较小;(5)未来需要加强对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区域的监测与保护,特别是邛崃山系中部的大熊猫集中分布区。  相似文献   
9.
谷氨酰内切酶在生物制药及检测中应用较多,但来源受限,将全基因合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源的谷氨酰内切酶功能区部分对应的基因进行改造后,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4T-2,导入E.coli BL21(DE3),重组蛋白以可溶性形式表达。采用亲和层析等纯化步骤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用底物Z-Phe-Leu-Glu-pNA(L-2135)对重组蛋白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用HPLC、LC-MS/MS检测方法对酶切融合蛋白的位点特异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酶的相对活性为1568U/mg,最适作用温度为42℃、最适作用pH为8.0,在pH 9.0,50℃时仍有较高的酶活,将该酶与胰酶酶切融合蛋白所得肽段结合能够提升质谱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以上结果表明该重组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由于学者们所使用的技术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对于人胎盘绒毛中hCC、孕酮和GnRH样物质的合成部位尚存在着争议。作者利用低温胰酶消化技术,改进了Cotte分离细胞滋养层细胞的方法,获得了纯度高而损伤小的细胞滋养层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