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6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112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6篇
  1976年   10篇
  1964年   11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激光光漂恢复技术测定了异硫氰基荧光素标记的林蛀卵表面分子在第一次卵裂前的运动。发现固着在玻片上的剥离“细胞膜”的分子运动形式为扩散。扩散系数为(4.6±1.3)×10~(-12)cm~2/s,可动部份为15%。完整卵子上的分子运动形式为流动。细胞膜在不停地流动着。它可能起着协助细胞质运动的作用。细胞膜流动的速度随时间而异,卵裂前不久,在大多数的卵子上,出现两个流动较慢的谷,少数细胞只测到一个谷。这可能与光漂起始时间,光斑与未来分裂沟的距离,和卵子间的差异有关。也讨论了这种速度变化与表面收缩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肿瘤坏死因子(TNF)能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作为很有希望的抗癌药,近年来开始受到注目。TNF分为巨噬细胞产生的 TNF-α和淋巴球产生的 TNF-β两种。TNF-β也曾称淋巴细胞毒素。最近,从白血病患者中观察到骨异常和血钙过多症。因此,开始注意到白血病细胞产生的因子同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间的联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 Bertolini 等发现,TNF-α和 TNF-β在体外实验中有抑制骨形成  相似文献   
4.
多能造血干细胞(CFU-S)存在多种受体和表面抗原。在体外,肾上腺素、胆碱和组织胺H_2等受体的激动剂可促使CFU-S从Go期进入S期。用小鼠脑免疫的兔血清(RAMBS)可灭活90~95%的CFU-S,增加抗血清浓度也不能灭活其余5~10%的CFU-S。CFU-S/CFU_(GEMM)存在Ia(样)抗原和其它抗原。Ia(样)抗原与细胞周期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冷冻超薄切片法比常规超薄切片法步骤少、速度快,它不需接触到剧烈的化学试剂及脱水、包埋等,并能良好地保存细胞中的一些水溶性物质,在电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更接近于自然状态。因此,它比较适合于形态学、电镜细胞化学和元素的X-射线微区分析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在硫賁妥鈉淺麻醉下,或在清醒狀態下,犬的頸動脈竇用靜脈囊法加壓時引起呼吸運動的多樣性变化,主要是呼吸加强反應,呼吸抑制反應極少出現。呼吸加强乃由於壓力感受性神經衝動所引起,並非由於血壓降低或頸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受到刺激所引起的副作用。在清醒動物,重覆的頸動脈竇壓力刺激還可引起癫痫性發作,說明此種內感受性衝動能在中樞引起廣泛的興奮擴散。當切除或阻斷兩側迷走神經幹後,反應形式在基本上無变化,但少數實驗中呼吸抑制反應比較易於出現。看來呼吸中樞對頸動脈竇壓力感受性衝動的反應形式在極大程度上决定於中樞的機能狀態,但血管運動中樞對頸動脈竇壓力刺激的反應却不易变化。因此我們認為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在調節血壓方面起巨大作用,而對呼吸機能則僅發生影響而無直接的調節意義。  相似文献   
7.
硝酸还原酶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R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1)在NR纯化的基础上对其结构和特性已积累了大量资料;(2)根据用新的生物学技术的研究结果,提出酶的诱导可能是酶的从头合成或者酶前体的活化;(3)从NR的合成与降解、活化与钝化等方面,对体内NR活力的调节作了进一步阐述;(4)利用植物NR突变体,开展了NR基因的结构和表达的研究,并取得—定进展。  相似文献   
8.
红斑羚和斑羚几种常见行为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上海动物目3头红斑羚和5头斑羚进行了观察研究。主要地就取食行为,反刍行为,饮水行为,休息行为,舐痒和搔痒行为,威胁行为,排粪和排尿行为进行了比较,初步找到了这两种同属的动物在这些行为上的一些异同之处,对它们在形态和生理上的异同之处作了行为上的补充,说明了这两个近缘物种之间由于生殖隔离和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在行为上也是有异同之处的。  相似文献   
9.
幽门弯曲杆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90例胃疾患者的胃粘膜上皮组织观察到幽门弯曲杆菌,应用微需氧的技术对这种细菌进行了分离和培养。在活体组织上的幽门弯曲杆菌的菌体多呈3个弯曲的螺旋形。在体外培养基上生长的菌体为稍弯曲的杆状,而在较老的培养物中细菌形态则成为短杆或类球状。显微超薄切片显示出细菌的胞壁具有双层的结构和带鞘的鞭毛。这种菌的菌体表面光滑,具有1—3根极生鞭毛,鞭毛的末端有膨大的类球形物。对分离物中的10株幽门弯曲杆菌的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试验。其主要特征与典型的幽门弯曲杆菌基本相同,只是在25℃生长的性状有差异,并且经数次传代后能在  相似文献   
10.
砂仁系姜科(Zingiberaceae)砂仁属植物,其成熟果实大多可入药,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本属植物绝大多数种类都含精油,尤以种子含精油最多,而其精油含量和化学组成又与它们的药效有密切关系。为寻找、评价和扩大砂仁的新药源,笔者对红壳砂仁(Amomum aurantiacum H. T. Tsai et S. W. Zhao)种仁精油化学成分作了初步的研究,共鉴定出13个成分,其中香叶醇、β—石竹烯、γ—木罗烯等9个成分尚未见报道,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芳樟醇、橙花叔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