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藏农作物病原真菌的区域分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旺姆  次央 《菌物系统》2001,20(4):556-560
在西藏农作物病原真菌调查基础上,综合分析西藏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病原真菌分布的影响,将西藏病原真菌分布划分为5个区:(1)喜马拉雅南侧暖湿润区;(2)藏东温暖半湿润区;(3)藏南温暖半干旱区;(4)西喜马拉雅温凉干旱区;(5)藏北羌塘高寒区。  相似文献   
2.
在西藏农作物病原真菌调查基础上,综合分析西藏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病原真菌分布的影响,将西藏病原真菌分布划分为5个区:(1) 喜马拉雅南侧暖热湿润区; (2)藏东温暖半湿润区; (3)藏南温暖半干旱区; (4) 西喜马拉雅温凉干旱区; (5) 藏北羌塘高寒区;  相似文献   
3.
采用含水乙醇提取、三氯甲烷脱色、正丁醇萃取和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新疆产菊科植物火绒草(Lentopodium lenotopodioides)全草中获得8个苯丙素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二氢去氢二松柏醇4-O-β-D-葡萄糖苷(1)、二氢去氢二松柏醇9′-O-β-D-葡萄糖苷(2)、去氢二松柏醇9′-O-β-D-葡萄糖苷(3)、去氢二松柏醇9′-甲醚-4-O-β-D-葡萄糖苷(4)、(-)-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5)、(-)-杜仲树脂酚4-O-β-D-葡萄糖苷(6)、枸橼苦素C(7)和咖啡酸(8)。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报道。在500μmol L~(-1)浓度下,这些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均低于50%。  相似文献   
4.
5.
以大肠杆菌为宿主,构建了以葡萄糖和木糖为底物获得乙醇酸、乳酸和3-羟基丁酸共聚酯的生物合成途径,包括过表达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核酮糖激酶、醛缩酶、醛脱氢酶、丙酰辅酶A转移酶、β-酮硫解酶、乙酰乙酰辅酶A还原酶和聚合酶等。在此基础上,表达聚羟基脂肪酸酯颗粒结合蛋白,提高了聚合物的合成,重组菌的细胞干重达到3.73g/L,含有38.72wt%的共聚酯。采用混菌共培养策略,实现以葡萄糖和木糖混合物为底物合成共聚酯,摇瓶实验中细胞干重达到4.01g/L,含有21.54wt%的聚合物。文中提供了一种以葡萄糖和木糖混合物为碳源合成聚合物的方法,为下一步纤维素水解物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和蛋白银染色法,对采自甘肃临夏县和会宁县农田土壤的4种腹毛类纤毛虫,即柠檬管膜虫(Cyrtohymena citrina)、背触毛拟腹柱虫(Gastrostylides dorsicirratus)、沙栖蠕形尖毛虫(Vermioxytricha arenicola)和半残毛虫属一种(Hemisincirra sp.)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柠檬管膜虫、背触毛拟腹柱虫和沙栖蠕形尖毛虫为中国纤毛虫分布新记录种。半残毛虫属一种因缺失相关分类学、细胞发生学和分子学信息,此处暂作为未定名种处理。文中对4种纤毛虫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9例藏族白内障手术患者的病因构成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眼科2009例藏族白内障手术患者病例资料,按病因、年龄、性别、白内障类型、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文化程度、经济水平进行分类,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西藏地区藏族白内障患者发病特点。结果:2009例藏族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885眼(93.83%),核性白内障1197例(59.58%)。年龄2-89岁,平均年龄62.53岁,男1012眼(50.37%),女997眼(49.63%)。50-59岁年龄组的核性白内障患者比例明显高于40-49岁年龄组(P0.01;80-89岁年龄组的核性白内障患者比例高于70-79岁年龄组(P0.05)。根究Emery分级,50-59岁年龄组Ⅳ级白内障患者比例明显高于40-49岁年龄组(P0.01);80-89岁年龄组Ⅳ级白内障患者比例明显高于70-79岁年龄组(P0.05)。术前裸眼视力为0.02及0.02以下1688例(84.02%)。高度近视患者13例(0.65%),远视患者406例(20.21%)。农牧区患者1310例(65.21%),明显多于其他行业患者。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仍是西藏地区藏族白内障患者的主要病因,以核性白内障为主要发病类型。随年龄增长,核性白内障患者越来越多,核硬度分级越来越高。患者主要来源于农牧区,多数术前视力差。高度近视发病率较其他地区发病率低,而远视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大麦生壳二胞 图1 Ascochyta hordeicola Punithalingam,Graminicolous Ascochyta Species. Mycol. Pap. 1979,142: 98. 病斑生于叶片和叶鞘上,圆形或近圆形,直径5-12mm,多从叶缘开始发病,初呈褐色,后扩大为边缘深褐色,中央灰白色的病斑,上生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分生孢  相似文献   
9.
用高效蛋白层析柱纯化破伤风毒素的 B 片段,用膜片箝(patch clamp)技术证明纯化的 B 片段于人工磷脂膜上能够形成离子通道.在中性和酸性 pH 时形成离子通道的几率很小,在有 pH 梯度存在的情况下却较容易测到通道活性.形成的离子通道的电导系数为2.3pS. B 片段形成的离子通道允许 K+双向通过.离子通道打开的持续时间一般在20—120ms之间,多为20—40ms 和 100—120ms;闭合持续时间一般在20—40ms 间,多为20ms.表明通道的开和闭非常频繁.  相似文献   
10.
蝉作为中药材,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应用历史。中国国内市场流通的蝉蜕基源动物常见为10种。在种类部分提供了各分类阶元的鉴别特征。绘制了蝉蜕的触角和前足的特征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