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藏药藏波罗花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个新的单萜类环烯醚。采用1H NMR、13C NMR、EI及HR-EI等方法鉴定结构分别为(1R,6S,8R,9R)-1-ethoxy-8-methyl-1,5,6,7,8,9-hexahydrocyclopenta[c]pyran-4-carbaldehyde,该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利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和蛋白银染色法,对采自甘肃临夏县和会宁县农田土壤的4种腹毛类纤毛虫,即柠檬管膜虫(Cyrtohymena citrina)、背触毛拟腹柱虫(Gastrostylides dorsicirratus)、沙栖蠕形尖毛虫(Vermioxytricha arenicola)和半残毛虫属一种(Hemisincirra sp.)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柠檬管膜虫、背触毛拟腹柱虫和沙栖蠕形尖毛虫为中国纤毛虫分布新记录种。半残毛虫属一种因缺失相关分类学、细胞发生学和分子学信息,此处暂作为未定名种处理。文中对4种纤毛虫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徽县不同退耕还林模式下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土壤纤毛虫群落对退耕还林生态恢复的响应且将其作为评价生态恢复效果的重要参数,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和培养直接计数法对甘肃省陇南市徽县退耕还林区3个不同退还林型样点和1个撂荒地(对照)样点的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鉴定土壤纤毛虫127种,隶属于9纲18目28科47属,恢复样点的土壤纤毛虫物种数、密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样点;优势类群由对照样点的肾形目(Colpodida)演替为恢复样点的散毛目(Sporadotrichida),即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进行,纤毛虫群落趋于复杂化。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纤毛虫群落与地上植被关系密切,且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和电导率为影响土壤纤毛虫群落组成的主导因子。该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后,植被逐渐恢复,土壤理化因子发生变化,土壤纤毛虫群落对生态环境的恢复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因此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参数可以作为评价退耕还林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中应用谷氨酰胺(glutine,Gln)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肠上皮细胞间紧密结合蛋白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89只,随机分成对照组,SAP+PN(肠外营养)组,SAP+EN(肠内营养)组,SAP+EN+Gln,各组又分为4 d喂养组和7 d喂养组。分别在第4 d、第7 d剖杀大鼠检测各组各项指标。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组织中occludin蛋白的表达。结果:(1)空肠黏膜蛋白质含量测定:各EN组粘膜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PN组(p<0.01),EN+Gln组的4 d、7 d分别高于EN组的4 d、7 d(p<0.01)。(2)小肠粘膜occludin蛋白表达及含量测定:PN7 d、4 d组的平均灰度值均显著高于EN、EN+Gln组(p<0.01),EN4 d、7 d组平均灰度均显著高于EN+Gln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中应用谷氨酰胺能更有效增加occludin蛋白表达,改善肠上皮紧密连接,维护肠上皮屏障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西藏拉鲁湿地夏季土壤线虫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7月,对拉鲁湿地5个样点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土壤线虫10183条,隶属于2纲6目8科14属,其中真矛线属(Eudorylaimus)、似绕线属(Anaplectus)、地单宫属(Geomonhystera)为优势类群,占土壤线虫总个体数的62.23%。营养类群有食细菌线虫和捕食-杂食线虫。不同样点中,土壤线虫的类群数和个体数垂直分布差异显著(P<0.05),大小顺序为0–5 cm>5–15 cm。5个样点的土壤线虫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依次为3#>5#>4#>1#>2#。5个样点间土壤线虫群落的相似程度为极不相似到中等不相似(S值在0.154–0.667)。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配方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制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浆氨基酸谱和电解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SAP模型,根据SAP营养代谢配制专用EN配方(EN-S)和含益生元(PRE)的EN配方(RPE-EN)。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SAP+EN-S组(B组)、SAP+PRE-EN组(C组)、SAP+商品EN组(D组)和SAP+PN组(E组),营养治疗持续7 d,检测血浆氨基酸谱和电解质水平。结果B~E组主要氨基酸和总氨基酸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D组天门冬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和C组,而谷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和苯丙氨酸显著低于C组(P<0.05),低于B组但无显著性差异;B~E组血清铁显著低于A组(P<0.05),D组的血清铁显著低于C组(P<0.05),除C组外,其余各组的血浆钠显著低于A组。结论EN-S配方在提高某些氨基酸水平上作用优于商品EN;含PRE微生态营养制剂具有改善蛋白质代谢和电解质平衡的作用;短期应用EN和PN对SAP动物蛋白质代谢和电解质平衡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退牧还草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的影响、退牧还草后土壤环境变化以及如何利用原生动物纤毛虫群落特征来评价退还效果的可行性,于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选取3个不同恢复年限的草地样点和1个未经过退牧还草对照样点,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和培养直接计数法对土壤纤毛虫的物种数和密度进行测定,同时测定了土壤温度、pH值、含水量、土壤孔隙度、速效钾、速效氮、速效磷、全氮、全钾、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并分析了在生态逐渐恢复条件下,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研究共鉴定到纤毛虫95种,隶属9纲15目21科28属。研究发现,退牧还草样地与未退牧还草样地的土壤纤毛虫的物种分布存在明显差异:退牧还草后的3个样点间的物种相似性减小,群落组成复杂化,纤毛虫丰度、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增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退牧还草后,对纤毛虫群落结构稳定性影响最主要的是土壤有机质、含水量和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不同恢复年限样点的土壤纤毛虫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土壤纤毛虫群落对退牧还草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环境条件的变化有较好的响应。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磷酸氢二铵(DAP)添加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2年4月在甘南高寒草甸选取典型样地,在0~120 g·m-2浓度区间内设置5个添加水平,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和“3级10倍环式稀释法”测定土壤纤毛虫物种数和密度,同时测定了土壤相关环境因子(含水量、pH值、总氮、总磷、有机碳).共获得土壤纤毛虫129种,隶属9纲17目31科46属.对照组的土壤纤毛虫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大于施肥处理,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大,土壤纤毛虫物种数减少,物种多样性减小,但其密度随施肥量的增大而增加.对照土壤纤毛虫优势类群为刺钩目,随着施肥量的增大,土壤纤毛虫优势类群更新为肾形目.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表明,总磷、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是影响甘南高寒草甸土壤纤毛虫群落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建构和完善“人体解剖生理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笔者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强调课程价值、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评价方式等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其进行了总结与梳理,以期与同行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0.
【背景】近年来,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科细菌的出现对公众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的】为了解家禽养殖中肠道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对陕西西安和浙江海宁两地的鸡和鸭养殖场粪便进行耐药菌筛选并分析。【方法】在含美罗培南的LB琼脂平板上筛选可疑菌落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鉴定。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测定。通过Illumina HiSeq平台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使用Res Finder数据库预测获得性耐药基因。利用S1酶切后脉冲场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和Southern blot杂交进行质粒和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的确认。【结果】分离出两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杆菌HN1-26和XN3-1,均对头孢他啶、头孢噻呋、氨苄西林、奥格门丁、复方新诺明、磺胺异恶唑、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四环素耐药。此外,XN3-1对氟苯尼考和大观霉素耐药。菌株HN1-26和XN3-1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别为ST354和ST10。两株菌对美罗培南的MIC值均为64μg/m L,但是在含美罗培南的LB平板上,菌株HN1-26比菌株XN3-1生长得更快。两株菌都存在携带bla_(NDM-5)基因的Inc X3型质粒。两个质粒的序列完全一致,大小为46 161 bp,包含接合转移元件,能够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进行转移。【结论】Inc X3型质粒是转移bla_(NDM-5)基因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畜禽养殖中具有扩散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