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各国都大幅度增高,我国以东北为甚。1981年5月以来我院开展血液流变学检测预报缺血性中风2300例。其中200例缺血性中风治疗前的血液流变学预报与使用蛇毒制剂蝮蛇抗栓酶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加以对照。。结果治疗前JB值767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肺结核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肺结核病例组224例及健康对照组249例进行血样收集与临床资料采集。采用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方法对MMP-9基因rs17576、rs2236416、rs3787268、rs3918254共4个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20.0和Haplo View 4.0软件进行。结果:我们首次发现,在病例及对照组中,rs17576基因型频率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X~2=7.822,P=0.020)。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335,P=0.007,OR=1.463,95%CI=1.110-1.927)。病例组rs17576基因型分布中,GG和AG基因型患者吸烟史显著高于AA基因型患者;GG和AG基因型患者卡介苗接种史显著低于AA基因型患者。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一个单倍型(rs17576-rs3918254)高度连锁(D'0.7;r~20.8)。在病例组及对照组中,G-C和A-C单倍型频率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病例组中G-C单倍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2),对照组中A-C单倍型频率显著高于疾病组(P=0.024)。结论:MMP-9基因rs17576多态性位点可能与肺结核有关,携带有rs17576位点G等位基因的个体更易发生肺结核。携带G-C(rs17576-rs3918254)单倍型的个体更易患肺结核病,携带A-C(rs17576-rs3918254)单倍型的个体相对不易患肺结核病。  相似文献   
3.
四种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的驱避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室内测定4种蚊虫驱避效果较好的植物精油(香叶醇、芳樟醇、柠檬醛和茴香醛)对德国小蠊雄性成虫的驱避性,并与传统上常用的驱避剂DEET作对比研究,以期从中筛选出对德国小蠊驱避效果较好的驱避剂。每种植物精油设置4个剂量,即1,10,100和1000μg/cm2。结果表明,每种植物精油的驱避性均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4种精油的驱避性均高于DEET,驱避性最好的是芳樟醇;当剂量为100和1000μg/cm2时,每种植物精油的驱避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除芳樟醇外,其余植物精油在剂量为1000μg/cm2时的驱避性与100μg/cm2的驱避性相比差异显著(P<0·05)。提示芳樟醇可能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德国小蠊驱避剂。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年龄段的骨代谢的情况。方法:选取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03人,按年龄分为50-59岁组(A组)、60-69岁组(B组)、70-80岁组(C组),测定各组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D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 L-c)、骨钙素(OC)、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和骨密度(BMD)。结果:C组的OC、P1NP低于A组、B组,CTX高于A组、B组,C组的病程长于A组、B组,B组的病程长于A组,B、C组股骨颈的BMD值低于A组,C组L4的BMD值高于A、B组,P均<0.05。3组的HbA1c、BMI、股骨干、全髋、L1、L2、L3的BMD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糖尿病病程(r=0.284,P<0.001)、BMI成正相关(r=0.193,P=0.007);OC与P1NP正相关(r=0.465,P<0.001),与CTX(r=-0.312,P=0.002)、糖尿病病程(r=-0.264,P<0.001)、BMI(r=-0.425,P<0.001)负相关;P1NP与CTX(r=-0.341,P<0.001)、糖尿病病程(r=-0.206,P=0.004)、BMI(r=-0.468,P<0.001)负相关;CTX与糖尿病病程(r=0.171,P=0.017)、BMI(r=0.443,P<0.001)正相关。结论: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代谢指标与BMI、糖尿病病程相关,与年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接诊的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其中脑梗死55例设为脑梗死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43例,并选择我院同期体检中心健康者50作为对照组,分析三组血清VCAM-1、MMP-2、TIMP-1水平之间的差异及不同神经缺损程度血清VCAM-1、MMP-2、TIMP-1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情况,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血清VCAM-1、MMP-2、TIMP-1水平及NIHSS评分显著高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血清VCAM-1、MMP-2、TIMP-1水平及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重度神经缺损组血清VCAM-1、MMP-2、TIMP-1水平及NIHSS评分显著高于中度神经缺损组和轻度神经缺损组,差异显著(P<0.05);中度神经缺损组血清VCAM-1、MMP-2、TIMP-1水平及NIHSS评分显著高于轻度神经缺损组,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中显示,血清VCAM-1、MMP-2、TIMP-1均和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03, 0.915, 0.778,P<0.05)。结论:血清VCAM-1、MMP-2、TIMP-1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表达异常,神经缺损越严重血清VCAM-1、MMP-2、TIMP-1表达越高。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研究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以及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等标准中的食品分类系统基础上,对绿色食品产品分类体系构建提出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F-E2 related factor 2, Nrf-2)信号通路在PM_(2.5)雌性生殖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1.5 mg/kg PM_(2.5)低剂量组和37.5 mg/kg PM_(2.5)高剂量组,连续暴露染毒10 d。ELISA试剂盒检测子宫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 beta, IL-1β)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含量。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子宫组织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 HO-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子宫组织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子宫TNF-α、IL-1β和IL-6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子宫TNF-α、IL-1β和IL-6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子宫组织炎性因子含量与PM_(2.5)暴露量正相关,随着PM_(2.5)暴露浓度的升高,TNF-a、IL-1β和IL-6含量不断升高(r=0.870、0.847和0.855)。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子宫组织中Nrf-2和HO-1的mRAN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雌鼠暴露PM_(2.5)后,Nrf-2信号通路被激活,但PM_(2.5)依然能诱发子宫炎症反应,造成子宫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8.
自从本世纪初(1913年)Paullin首先报告一种地方性斑疹伤寒以来,迄今已有70年历史。我国在1952年以来相继分离和确定了引起地方性斑疹伤寒的莫氏立克次体(R.mooseri)。近30年来由于该病的暴发流行已基本得到控制,故近期未见有较系统的报导,逐渐成为一种被遗忘了的传染病,因而对本病屡见误诊、漏诊现象。1981—1982年间,我省南票地区出现地方性斑疹伤寒的流行,前后有数百名患者发病,严重影响了矿区人民的健  相似文献   
9.
桂萍  余飞  魏锦程 《生态科学》2019,38(2):199-205
根据2012年5—10月对济南鹊山水库及库前沉沙条渠内的采样调查结果, 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种类和密度的时空分布。结果共检出浮游动物24属41种, 其中种数最多的是轮虫类, 其次为纤毛虫类, 枝角类和桡足类最少。条渠内检出的优势种数明显多于水库, 但两处优势种的时间变化特征相似。条渠和水库内均出现的优势种有沟钟虫、钟形钟虫、壶状臂尾轮虫、尾突臂尾轮虫、裂痕龟纹轮虫、象鼻溞、汤匙华哲水蚤。采样期间条渠和水库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分别在2.59—2.96和2.74—2.94范围内波动, 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在0.88—0.99和0.83—0.92范围内波动。根据条渠和水库内共19个采样点的四大类浮游动物密度的聚类分析结果, 研究区域可分为条渠中前端、条渠末端-水库入口及水库其他范围3个区域, 不同区域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有显著差异, 表明条渠的沉沙过程对浮游动物群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全球每年因干旱而造成的作物减产和农业产量损失不可计量,因此从分子生物学上探索植物潜在的耐旱机理对于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具有非凡意义。拟南芥(Ler型)ERECTA基因编码的蛋白存在两个不同的跨膜受体蛋白激酶。通过RT-PCR的方法从拟南芥基因中克隆出ERECTA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Bin438-ERECTA,转化到番茄中,为后续研究其对植物水分的利用效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