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农贸市场的生物垃圾不同压实度的好氧生物处理,对发酵初期的生物学指标如相关的纤维素酶及木聚糖酶活力进行测定与研究。实验表明:处理初期微生物酶活力大小对生物有机物的降解具一定作用。较适宜的压实度是0.247kg/L,其有机物降解度最大,达到41.9%;相关酶活力较高,纤维素酶活力达20.4567 IU/g.DM,木聚糖酶活力达40.28 IU/g.DM,并与温度变化曲线呈现出一致,与降解度也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生物垃圾堆肥的过程研究及腐熟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静态强制通风发酵工艺对合肥市农贸市场的生物废弃物进行好氧堆肥处理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腐熟效果。方法:分析发酵过程中温度、含水率、挥发分含量、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等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结果:一次发酵中堆肥的温度在55℃以上的有3d,经过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堆肥中挥发分含量由85.4%降低到51.2%。纤维素的含量由20.90%减少到15.48%,半纤维素的含量由7.20%减少到1.36%,,纤维素、半纤维素在二次发酵中降解率比一次发酵的小,木质素虽在一次发酵中基本没有降解。但在二次发酵中得到有效降解,木质素含量由8.30%减少到5.38%。堆肥后物料在70d堆肥后,基本上达到腐熟程度。结论:温度、含水率、挥发性物质、淀粉实验、生物可降解度实验等指标检测可以评价静态强制通风发酵工艺对合肥市农贸市场的生物废弃物进行好氧堆肥处理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腐熟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传统中药构棘(穿破石)木心化学成分,采用柱色谱从中药材构棘木心中分离出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乙氧基甲基)苯酚(1)、(13α,14β,17α,20R)-7,24-二烯-3-乙酰酯羊毛甾烷(2)、(13α,14β,17α,20R)-7,24-二烯-3-羟基羊毛甾烷(3)、谷甾醇(4)、山萘酚(5)、香橙素(6)、桑色素(7)、槲皮素(8)、山萘酚-7-O-葡萄糖苷(9),槲皮素-7-O-葡萄糖苷(10)。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桑科发现,化合物2~4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近8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文献为依据,总结了从桑科柘属新发现的Xanthone化合物40个、黄酮类及异黄酮化合物32个,其中34个为新化合物,并对新报道的柘属化合物的生理活性进行了综述,为柘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