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沙市菌痢患者中,宋内氏菌在六十一七十年代占10.4—11.8%,进入八十年代上升到25.8%;各年龄组中0—4岁组患者的菌株数占总数的51.7%;在季节分布上,宋内氏菌的季节高峰比福氏菌早一个月。对192株宋内氏菌用上海市防疫站的φ1~6噬菌体裂解试验可分为5个噬菌体型,其中Ⅰ型占75.5%,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抗药性上,依其对SD、TC,CM、SM的抗药性可分为7个型,其中以抗SD、TC、CM、SM及抗SD、CM、SM型占71.3%;在生化分型方面,观察到有不同的生化反应株和少数异常生化反应株。  相似文献   
2.
1. 本文报告了湖北省武昌县土地堂地区的丝虫感染情况及其媒介蚊类的调查结果。 2.武昌县土地堂地区的居民丝虫病流行相当严重,在二个农业合作社调查1,074人的结果,其各村的流行率为19.04—71.85%,其中三好一社平均为49·00%,和平二肚平均为34.18%。 3.居民中除5岁以下的儿量外,其丝虫感染与年龄、性别无显著的关系。 4.所有的微丝蚴均为马来种。 5.人房和牛房中的蚊类其发现有10种。无论在人房和牛房均以中华按蚊的数量最大,其密度高峯在8月份。 6.对本地的马来丝虫传播媒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中华按蚊是本地的传播媒介。 7.本地马来丝虫主要的传播季节是整个夏季(6、7、8月),但晚春及初、中秋时也是很危险的。  相似文献   
3.
溶菌酶是一类对多种细菌都具有明显杀菌效果的蛋白质.本研究将T4溶菌酶基因构建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以汉逊酵母A16来源的rDNA序列作为同源重组序列,在毕赤酵母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启动子(pGAP)的调控下,使T4溶菌酶在汉逊酵母A16中以组成型方式稳定高效表达.在37℃,pH6.0,摇瓶发酵培养72h后,表达量达到0.49g/L.结果表明,汉逊酵母能够识别源自毕赤酵母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启动子和醇氧化酶终止子序列,而且rDNA作为同源重组序列可以产生多拷贝的汉逊酵母重组子.对重组蛋白进行了N端测序、质谱及SDS-PAGE检测,发现重组蛋白N端与T4溶菌酶N端氨基酸序列一致,分子量大小约为18.7kD,与预计分子量大小相符.重组T4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都具有抑菌活性和溶壁活性.非变性SDS-PAGE(无DTT)检测发现,重组T4溶菌酶形成了分子内二硫键和少量分子间二硫键,这种不正确的二硫键可能导致重组T4溶菌酶损失部分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江孜沙棘[Hippophea gyantsensis(Rousi)Lian]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种广生态幅的小乔木,在拉萨河谷地区的海拔3500~4200m范围内均有分布。前人工作多集中在江孜沙棘果实的开发利用方面,对其基础生态学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江孜沙棘沿海拔梯度的群落组成和表型变异的规律。为此,在拉萨河谷上段沿海拔梯度由东向西设置了4个样带:3850m、3950m、4050m和4200m,每个样带设置2至3个10m×10m的样方进行研究。首先,详细记录了每个样方内林下维管植物的物种组成、样方内的沙棘盖度、海拔、样方与河岸的实际距离,并用DCA[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去势对应分析)]排序方法对群落及其组成物种进行排序分析。随机抽取了每个样方内的20个江孜沙棘植株个体,测定其胸径、基径、株高和叶片长度,用回归分析法分析这些变量和海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江孜沙棘在拉萨河谷内的主要生境分为4种类型,即:河边砾石滩地、河阶草滩、河边草甸和河边林缘,样方排序结果主要受海拔的影响;同时,江孜沙棘植株的基径、胸径和高度都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减小,而叶片长度与海拔之间无显著相关。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江孜沙棘而言,海拔所代表的综合环境因子对其分布和表型有显著的影响,而局部光照可能也是影响其表型特征的重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5.
江孜沙棘[Hippophea gyantsensis(Rousi)Lian]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种广生态幅的小乔木,在拉萨河谷地区的海拔3500~4200 m范围内均有分布.前人工作多集中在江孜沙棘果实的开发利用方面,对其基础生态学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江孜沙棘沿海拔梯度的群落组成和表型变异的规律.为此,在拉萨河谷上段沿海拔梯度由东向西设置了4个样带:3850 m、3950 m、4050 m和4200 m,每个样带设置2至3个10 m×10 m的样方进行研究.首先,详细记录了每个样方内林下维管植物的物种组成、样方内的沙棘盖度、海拔、样方与河岸的实际距离,并用DCA [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去势对应分析)] 排序方法对群落及其组成物种进行排序分析.随机抽取了每个样方内的20个江孜沙棘植株个体,测定其胸径、基径、株高和叶片长度,用回归分析法分析这些变量和海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江孜沙棘在拉萨河谷内的主要生境分为4种类型,即:河边砾石滩地、河阶草滩、河边草甸和河边林缘, 样方排序结果主要受海拔的影响;同时,江孜沙棘植株的基径、胸径和高度都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减小,而叶片长度与海拔之间无显著相关.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江孜沙棘而言,海拔所代表的综合环境因子对其分布和表型有显著的影响,而局部光照可能也是影响其表型特征的重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6.
陆春明  张文驹  陈家宽 《遗传》2001,23(3):285-288
随着遗传作图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比较不同物种的基因组,并且揭示了一种从未被发现的基因组水平上基因排列顺序的保守性。随之,发展出比较遗传学概念:研究基因的排列顺序和基因数量的学科。比较遗传学已经被应用于植物基因组的基因定位,并预示出进化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目前,比较遗传学和狭义的比较基因组学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它将大大加深人们对基因组的理解。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 of genetic mapping and comparin g of different genomes,an undiscovered type of conservation was revealed: the co nservation of gene content and gene orders on the genome level. And it lodged th e concept of comparative genetics:the science that studies gene content and gene orders. Now comparative genetics has been used to facilitate the isolation of g ene, and it indicates a new field of evolution. This review discuses the develop ment of comparative genetics.In the future, comparative genetics and comparative genomics would be probably syncretize to be a new science, and it will deepen t he understanding of genomes.?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地保护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并制定合理的居群取样策略,对上海江湾机场的一个人然野大豆居群进行了 100个单株(个体)的随机取样,并用ISSR分子标记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筛选出的15条ISSR引物在这个居群中检测到较高的遗传变异,样本内个体间的相似系数变化在0.17~0.89之间.居群内平均每个位点的平均预期杂合度(He)为0.171 4,香农指数(I)为0.271 4.PCA分析显示,江湾野大豆居群内的遗传变异不是呈均匀分布,而是呈从状分布.该野大豆居群遗传多样性和样本内个体数量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在个体数少于40的情况下,遗传多样性随个体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样本中的个体数大于40时,遗传多样性的增加减慢并很快趋于饱和.研究表明:对野大豆居群进行异地保护时,对各居群的采样植株数不应当低于35~45;在居群内采样时,所采集的个体之间最好相隔一定的空间距离.  相似文献   
8.
9.
10.
1987~1988年在沙市165份婴幼儿急性腹泻标本中,用PAGE法检出轮状病毒37株(22.4%),其中3株为少见的轮状病毒,此种病毒经电镜观察,具有典型轮状病毒的形态结构,ELISA证实该病毒不具有A群和B群轮状病毒的群特异性抗原。RNA电泳分析表明,其基因组由11个双链RNA片段组成,电泳图型特殊,呈4:3:2:2的排列模式。上述试验表明,该病毒为世界上罕见的C群轮状病毒。免疫电镜证实,该病毒能被病人恢复期血清所凝集,提示该病毒是腹泻病儿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