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铜蓝蛋白(CP)联合透明质酸(HA)检测在肝纤维化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肝纤维化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CP、HA水平进行联合检测,根据各项指标检测水平对患者做出诊断,并与金标准诊断方法肝穿刺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对CP、HA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并对各组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度等进行统计对比,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在不同肝纤维化分级患者中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226例患者中金标准诊断201例(88.94%)为肝纤维化,CP单独检测检出154例(68.14%),HA单独检测检出143例(63.27%),CP+HA联合检测检出195例(86.28%)。经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CP+HA联合检测与金标准结果有高度一致性,CP、HA单独检测与金标准结果为中等一致性。CP+H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CP、HA单独检测,方法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02、55.959、78.047,P=0.003、0.039、0.002)。在不同分级肝纤维化患者中,CP+HA联合检测在Ⅰ级、Ⅱ级纤维化检出率高于CP、HA单独检测,方法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32、8.324,P=0.007、0.010)。结论 CP联合HA检测在肝纤维化患者诊断中应用情况良好,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且对症状程度较轻的肝纤维化患者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作为肝纤维化诊断检查的主要手段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发展了一条从红细胞裂解液中同时制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和血红蛋白的新工艺。采用0 75 %的聚乙二醇600作为层析伴侣,使血红蛋白直接流过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同时吸附SOD和过氧化氢酶。经过梯度洗脱获得SOD和过氧化氢酶组分,再经过疏水性相互作用层析与凝胶过滤层析相串联,使SOD和过氧化氢酶得到纯化。纯化后的SOD和过氧化氢酶的比活力分别达到15932u/mg和65918u/mg ,血红蛋白的纯度达到99.9%以上。总回收率为:SOD ,47.4% ;过氧化氢酶,29.6% ;血红蛋白,88.7%。  相似文献   
3.
人Mn-SOD cDNA的克隆及其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凌敏  赖祥进  谢科   《生物工程学报》2005,21(3):478-481
以人肝细胞株(L02)总RNA为模板,用RT-PCR扩增出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hMn-SOD)cDNA,将其插入含有AOX1基因启动子和α分泌信号肽序列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构建重组质粒pPIC9k-MnSOD,转化毕赤酵母GS115,筛选出整合了多拷贝hMn-SOD基因的Mut^ 表型菌株,摇瓶培养,0.5%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诱导4d的培养上清中hMn-SOD的表达量约为上清总蛋白的32%,酶比活可达247、7u/mg。hMn-SOD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实现了分泌性表达。  相似文献   
4.
长江江豚锌、铜、铅、镉和砷的摄入与累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室内饲养的3头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食物鲫(Carassius auratus)中锌(Zn)、铜 (Cu)、铅(Pb)、镉(Cd)、砷(As)的浓度值和饲养记录,推算出了饲养条件下江豚这些微量元素每日及每周估计摄入 量的范围。必需元素的需求方面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WHO/FAO)提出的人暂定每周耐受摄人量 (PTWI)相类似,可是毒性较强的元素Cd、As、Pb的摄入量大大高于人体的PTWI。对湖北天鹅洲故道收集到的一头 江豚的10种组织、器官的研究发现,摄入后的Zn、Cu、Pb、Cd、As显示出有组织、器官选择性累积的倾向。这可能主 要与鲸类组织、器官对相应的元素有特殊的要求相关。本研究的结果还显示出有必要建立饲养鲸类动物食物安全 管理规范以控制食源污染。更深入地研究各组织、器官中微量元素与生命机能的关系,应该是鲸类动物微量元素 的营养化学和生态毒理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
UV-B照射培养对酵母菌生理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华  郭建辉 《生物技术》2005,15(2):43-45
研究了UV-B照射培养过程中酵母细胞内各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UV-B照射培养过程中,酵母细胞中RNA、蛋白质、海藻糖、麦角甾醇和葡聚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RNA含量由0h的8.94%增加到72h的9.88%;蛋白质含量在72h时达到最大值,比培养初期提高0.28%;海藻糖在60h达到最高值,约为113.9mg·g-1酵母;麦角甾醇含量在84h达到最大值为15.43mg·g-1酵母;葡聚糖在72h时的含量占细胞壁干重的22.60%。而酵母细胞中谷胱甘肽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均呈下降趋势。说明UV-B照射对酵母生长产生较大影响,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出现不同变化。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下不同进化型小麦抗氧化能力比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6种不同基因型小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下不同生长期小麦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超氧自由基(O2)含量变化,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6种基因型小麦SOD活性及超氧自由基含量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栽培型品种SOD活性增幅高于野生型品种,超氧自由基增幅较低;同样,二粒小麦与一粒小麦相比,二粒小麦SOD活性增幅高于一粒小麦,超氧自由基增幅较低;但现代栽培小麦种表现不明显。结果说明,栽培型与野生型小麦相比,二粒小麦与一粒小麦相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丛枝菌根真菌菌丝体吸附重金属的潜力及特征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应用玻璃珠分室培养系统获得丛枝菌根真菌材料,研究了离体真菌菌丝体对pH缓冲体系中Zn、Cd和Mn等金属离子的吸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真菌菌丝体对各金属离子吸附能力差异显著,对Cd最强,Zn次之,Mn最弱。试验条件下,菌体可分别吸附相当于自身干物重1.6%的Mn、2.8%的Zn和13.3%的Cdo吸附于菌丝体的Cd2+绝大部分可以被Ca2+交换吸附。另外研究了宿主植物根系对Cd的吸附作用,证实菌根真菌侵染改变了根系的吸附特性,相对于非菌根根系,菌根的CEC较高,对Cd的吸附能力较强。试验结果为重金属污染条件下丛枝菌根强化根系的屏障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8.
探讨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对400μmo1/L氯化锌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对锌造成的细胞死亡类型的影响.应用MTT法,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印迹分别测定PC12细胞的存活率和PARP活性;用Hoechst 33342/PI荧光双染色、膜联蛋白V结合实验及DNA断裂分析等方法检测细胞死亡类型.结果表明在400μmol/L氯化锌的作用下,细胞存活率降至(22.7±4.6)%,PARP活性增强,坏死、凋亡和正常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8.4±6.3)%、(18.0±5.6)%及(23.6±4.2)%;3-AB使细胞存活率提高至(76.9±4.7)%,PARP活性减弱,坏死细胞百分数降至(19.2±5.2)%,而正常和凋亡细胞百分数增加到(43.3±1.9)%和(37.5±6.5)%.实验证明,PARP参与了高浓度锌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抑制PARP活性可提高细胞的存活率,而这种保护作用在于减少细胞的坏死而非凋亡.  相似文献   
9.
以大蒜的发芽叶基(鳞茎)为外植体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大蒜体胚发生过程中SOD、POD和CAT 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大蒜体胚发生过程中,SOD、POD和CAT活性变化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体胚的发育密切相关,POD对体胚的诱导起主导作用,而SOD和CAT在体胚的发育和成熟中起主导作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累积与大蒜体细胞胚胎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铝胁迫对不同小麦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方法:采用室内水培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铝胁迫对耐性不同的几种基因型小麦叶片和根系内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条件下导致小麦叶片和根系的3种酶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上升,重度胁迫下会有所下降。这说明SOD、POD、CAT活性的提高与维持是植物耐铝胁迫的重要生理基础。另外,耐铝品种变化不显著,始终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活性水平,这可能与铝诱导的有机酸分泌有关,敏感性品种的酶活性在胁迫下会有所下降。而MDA含量在轻度胁迫下变化不明显,在重度胁迫下才会有明显变化,其含量的变化与小麦的耐铝性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