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述短柄泥蜂亚科1中国新记录亚族(圆痣短柄泥蜂亚族Ammoplanina Evans)、2中国新记录属(锐痣短柄泥蜂属Ammoplanops Gussakovskij和圆痣短柄泥蜂属Ammoplanus Giraud)及5中国新记录种(脊锐痣短柄泥蜂Ammoplanops carinatus Gussakovskij,...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黑角负泥虫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及其入侵风险程度。【方法】运用适生性分析软件CLIMEX 4. 0对黑角负泥虫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 GIS10.2下进行插值分析,并绘制黑角负泥虫的潜在地理分布示意图。【结果】黑角负泥虫高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及云贵高原北部;中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北部、黄土高原北部及东北平原地区;低度适生区则多分布在中高度适生区的过渡区域及我国新疆天山南北两侧地区。限制黑角负泥虫在我国分布的主要胁迫因素为干胁迫和冷胁迫,且其影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和东北地区。【结论】黑角负泥虫在我国潜在地理分布范围广,适生程度高。目前,黑角负泥虫已经传播到我国的新疆和内蒙古等省(自治区),但由于地理隔离的存在和自身较弱的扩散条件,并没有传入气候适宜度较高的东部地区。随着东西部经济交流的不断增多,黑角负泥虫随人为因素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性将不断增加。因此,建议检疫部门做好检疫工作,严防黑角负泥虫的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3.
研究分析了未来海洋酸化情景(pH7.8和pH7.4)对典型滩涂贝类泥蚶(Tegillarca granosa)精子运动活力的影响, 并从精子运动供能角度探究了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海洋酸化可以显著削弱泥蚶的精子运动速度。由于精子的三磷酸腺苷(ATP)水平与其活力呈显著的正相关, 研究检测了不同酸化条件下泥蚶精子的ATP含量及其合成关键酶酶活, 实验结果显示精子的ATP含量以及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力在酸化条件下均显著下降。此外, 精子内的Ca2+-ATP酶(Ca2+-ATPase)调节了精子的运动能力, 因此实验也探究了海洋酸化对泥蚶精子Ca2+-ATPase酶活的影响, 结果证实该酶活力在海水pH为7.4时被显著抑制。综合本研究结果可以得出, 海洋酸化很可能会通过干扰精子细胞内ATP的合成及Ca2+的调控进而削弱精子的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4.
洋河酒窖泥细菌群落结构与菌株产酸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背景】窖泥微生物的种类及其代谢产物类型是影响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丁酸和己酸等白酒中主要有机酸合成的影响因素之一。【目的】揭示浓香型白酒不同窖龄窖泥细菌群落结构,研究厌氧细菌产酸性能,阐明窖泥细菌与白酒中有机酸合成的相关性。【方法】通过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不同窖龄窖泥细菌的组成。分离获得厌氧细菌,通过比较菌株产丁酸和己酸能力来分析窖泥的微生物代谢特性。【结果】洋河酒窖泥细菌主要分布于梭菌纲(Clostridia)、拟杆菌纲(Bacteroidia)、互营养菌纲(Synergistia)和芽孢杆菌纲(Bacilli)。20年窖龄的窖泥中氢孢菌属(Hydrogenispora)和瘤胃梭菌属(Ruminiclostridium)丰度显著增加。窖泥细菌间相关性分析表明,瘤胃梭菌属(Ruminiclostridium)为窖泥中影响最大的核心微生物,很多微生物与梭菌属(Clostridium)菌株之间多为相互促进关系。通过传统可培养方法共分离得到梭菌目(Clostridiales)的20株厌氧菌。其中梭菌属(Clostridium)菌株产酸能力高于其他菌属,酪丁酸梭菌(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和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产丁酸和己酸的能力最强。产丁酸能力最高的菌主要分离自5年和20年窖龄窖泥,产己酸能力最高的菌分离自20年窖龄窖泥。【结论】解析了浓香型白酒不同窖龄窖泥的细菌组成,并对菌株产丁酸和己酸的能力进行了比较,为揭示窖泥微生物功能及其对白酒风味物质合成的影响奠定了相关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贵州紫云县坝寨上泥盆统弗拉阶响水洞组硅质岩中发现了Helenifore robustum放射虫动物群,共描述7属13种,其中包括1个未定种和2个新种.作者还讨论了这个动物群的特征及与国内外的对比关系,并指出产于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和泰国北部的这个动物群是属于古特提斯洋中原地型浮游动物群,而在美国内华达州Roberts 山脉推覆体的硅质岩和澳大利亚东部新英格兰造山带的硅质粉砂岩中发现的这个动物群是后来的板块运动把这些含有H.robustum动物群的地层碎块拼贴到北美和东澳大陆上去的结果,属于异地型动物群.  相似文献   
6.
枸杞负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室内饲养观察结果估测,枸杞负泥虫LemadecempunctataGebler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期(7.8±2.2)℃,若虫期(7.6±2.1)℃,预蛹期(8.1±0.9)℃,蛹期(9.3±3.0)℃,产卵前期(8.2±3.2)℃;有效积温分别为卵期88.4日·度,若虫期138.3日·度,预蛹期71.3日·度,蛹期65.9日·度,产卵前期126.8日·度;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7±1.9)℃,有效积温为526.8日·度。根据有效积温法则推算,枸杞负泥虫在宁夏地区年发生理论代数为3.81(代),与实际观察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邓占球 《古生物学报》2002,41(2):280-282
串管海绵的Amblysiphonella属在桂林地区融县组的发现,填补该属在晚泥盆世地质历程中的空白。在此之前,国内、外已出版地质文献中未记载该属在泥盆系发现的种。  相似文献   
8.
对培养过程优化的基础上 ,利用絮凝技术将己酸菌细胞的 80 %以上从培养基中分离出来 ,其分离浓缩液的浓度达 8.0× 10 9cell/mL。菌体造型的粒径 0 .5mm× 1.0~ 2 .5mm ,在流化床上干燥 ,进气温度 6 5℃ ,出气温度 4 8℃ ,干菌体复活率达 85 %。  相似文献   
9.
浓香型白酒两个产区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浓香型白酒两个典型产区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窖泥微生物群落地域特征及对白酒风格形成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四川和安徽两个产区窖泥样品总DNA,应用PCR-ARDRA和16S rRNA基因克隆测序技术对两个产区窖泥细菌和古菌进行研究。【结果】两个浓香型白酒产区窖泥细菌丰富,包括:厚壁菌门(Firmicute)、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Armatimonadetes类群和未分类细菌(Unclassified bacteria)。两个产区窖泥绝对优势种群均为厚壁菌门中梭菌纲(Clostridia)细菌,在四川产区窖泥中检出较多的互营单胞菌属(Synthrophomonas)和紫单胞菌属(Petrimonas)。古菌的群落组成较为简单,主要是甲烷囊菌属(Methanoculleus)、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甲烷鬃菌属(Methanosaeta)和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4个产甲烷古菌类群,四川产区窖泥优势古菌为甲烷囊菌和甲烷八叠球菌,安徽产区则为甲烷八叠球菌属和甲烷鬃菌。【结论】四川和安徽两个产区窖泥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系统地反映了两者微生物群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揭示浓香型白酒两个产区的酒体风格差异形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保存在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弓石燕类模式标本(由葛利普最早研究)的再研究,作者认为,Sinospirifer Grabau,193l仍是一个有效属。它与Cyrtospirfer Nalivkin,1924的主要区别在于腹壳后部强烈加厚、假三角板中央具有肉茎管以及在壳褶及褶间均发育微瘤(whitneyi—subextensus型的微细纹饰)。Tien(1938)指定S.sinensis Grabau,1931作为Sinospirifer的模式种,因为它与S.subextensus(Martelli,1902)有着相同的形态构造,包括壳形、壳率、中槽壳线型式、中央肉茎管、微细纹饰及内部构造等,所以Ssinensis应是S.subextensus(Martelli,1902)的次同义名,Sinospirifer的模式种应更改为S.subextensus。此外,S.archiaciformis,S.wan-gleighi,S.vilis,S.subhavasakai,S.pellizzarii,S.pellizzariformis和S.heterosinosus几个种在外部及内部构造上也与Ssubextensus相同,同样被视作为S.subextensus的次同义名。葛利普文中所列举的所谓几个种之间的区分特征已在湖南中部同一地点同一层位所采集的同一样品的标本中观察到,它们仅仅是种内变异的现象。对于以往不同种的标本被归人同种的情况,作者均作了修订,例如,S.vilis Grabau,1931实际代表几个种标本的混合体,经修订,分别被归于Siplospirifer subextensus,“Sinospirifer”hayasakai,Tenticospirifer supervilis等。S.sub—hayasakai Grabau,1931仅限于正模为代表的特征,被归于Sinospirifer subextensus,而两个副模标本(NIGP 2736和2740)则应归人”Sinospirifer”gortanioides Grabau,19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