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卧龙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叶特性海拔梯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兴良  何飞  樊华  潘红丽  李迈和  刘世荣 《生态学报》2013,33(21):7148-7156
川滇高山栎林是中国植被非常特殊的亚高山硬叶栎林类型,广泛分布在横断山地区。为了阐明植物群落植物叶型组成对海拔梯度的响应,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巴朗山阳坡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叶型特征随海拔梯度(15海拔梯度,海拔2200~3600 m)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卧龙自然保护区巴朗山各个梯度川滇高山栎群落维管束植物的叶级以小型叶为主,占总种数的平均百分率为36.09%;细型叶和中型叶的维管束植物比例相当,分别为25.64%,25.22%;大型叶和巨型叶维管束植物分别占6.82%~9.94%和0.00%~0.71%;微型叶植物比例在1.28~5.59%;小型叶维管束植物的比例随海拔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最低值出现在海拔3000 m左右。各个海拔梯度川滇高山栎林内维管束植物的叶型以单叶为主,平均占总种数的75.89%,其余为复叶植物,占总种数的24.11%;维管束单叶型植物物种比例随海拔升高变幅较小,在73.84%~78.78%之间,但在海拔2500 m有一个最低值,其比例为73.85%;复叶维管束植物在各海拔梯度群落物种数比例在21.21%~26.15%之间。各海拔川滇高山栎林内维管束植物的叶质以纸叶型为主,平均占总种数的46.03%,其次为薄叶植物(29.17%),革质(22.00%)和厚革质植物(2.79%)。川滇高山栎群落内纸质与厚革质维管束植物种类的比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革质与薄叶型维管束植物种类的比例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全缘维管束和非全缘维管束植物种类分别占总数的50.50%和49.50%;全缘类维管束植物随海拔升高呈正二项式分布,而非全缘维管束植物则呈相反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2.
三个遗传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继耕 《遗传》1990,12(1):41-44
在加拿大多仑多召开的第16届国际遗传学会上,有两个分组是细胞器遗传。其主导报告都是从三个遗传系统及其相互渗透的角度提出的。作者有感于这个问题在遗传学发展中的重要性,特根据大会上提出的报告,并参考有关文献,加以综述,以供国内学术界参考。  相似文献   
3.
钟业聪   《广西植物》1983,(3):203-204
<正> 灌本,高2—5米。树皮灰褐色至黄褐色;嫩枝被黄褐色茸毛,老时变无毛,芽体密被灰黄色至黄褐色绢毛。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8—15厘米,宽3—6匣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被灰黄色疏长毛,干后两面密布小瘤状突起物,中脉在表面下陷,侧脉5—7对,在表面平坦或下陷,叶缘具腺状细锯齿。花通常单生,顶生或腋生,开放时直径4.2—4.5厘米,花柄极短,长2—3毫米;苞片和萼片约9枚,薄革质,易压碎,在外方的半圆形,长4—5毫米,宽4—6毫米,在內  相似文献   
4.
李永康   《广西植物》1984,(1):35-38
<正> 斑枝石笔木 新种 图1 Tutcheria maculatoclada Y. K. Li, sp. nov. 乔木,高4—6米(据采集者记载),小枝灰褐色,有大的暗褐色斑点,无毛;顶芽小,被灰色柔毛。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1—14厘米,宽8—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逐渐变狭窄,下延,边有稀而钝锯齿,中脉在表面凹下,背面突起,侧脉每边各8—9条,由中脉以60度角生出,近叶缘处网结,干时与疏生的网脉在两面稍突起,  相似文献   
5.
植物叶缘形态的发育调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表型多样性的形成和演化机制, 因为表型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密切相关, 同时又承载着遗传和环境的变异信息。植物的叶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 而叶形多样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叶边缘形态的变异。叶边缘的形态可从全缘、锯齿状到具有不同程度(深浅)和不同式样(羽状或掌状、回数等)的裂片(在发育研究中复叶的小叶也描述为裂片)。关于叶缘齿/裂的发育调控机制, 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等模式植物中已有较深入的探讨。研究发现, 很多转录因子、小分子RNA及植物激素对叶齿/裂或小叶的形成具有调控作用, 其中生长素输出途径中的转录因子NAM/CUC、miR164以及高浓度生长素的反馈调控可能起到核心作用, 而且该调控模块在真双子叶植物中较为保守; TCP类、SPL类转录因子和其他一些miRNA也在生长素输出途径中发挥作用; 关于KNOX家族转录因子的作用, 虽然多数研究是围绕复叶的形态建成, 但也有数据显示其在叶裂发育中发挥作用。此外, 对拟南芥和碎米荠等十字花科植物的研究还发现, 调控基因RCO通过抑制小叶/裂片之间的细胞增殖而对小叶/叶裂的发育发挥作用。本文综述上述多角度的研究进展, 并尝试概括叶边缘形态的发育调控网络, 为关于叶缘形态多样性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凹唇姜属(Boesenbergia curtisii,B.Prainana,B.rotunda和B.plicata)和山柰属(Kaempferia pulchra,D.galanga.K.gilbertii,K.rotunda,K.parviflora和K.angustifolia)种间叶解剖学变化的研究,寻找能用于鉴别种的解剖学特征,结果显示变化表现在气孔的类型,中脉的结构,叶缘和叶柄横切面轮廓,叶片的远 轴面或近轴面下皮层和毛状体的出现或缺如,研究表明这些特征的联合对已研究的种的鉴别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7.
李秉滔   《广西植物》1983,(3):167-170
<正> 灌木,通常高3米,枝条细,粗3—5毫米,树皮近灰色,具细条纹,小枝具翅,无毛。叶薄纸质,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无毛;中脉细,两面凸起,侧脉纤细,5—7对,两面稍凸起,未达叶缘而网结,叶柄长不及2毫米,无毛;托叶挟三角形,长3—4毫米,基部扩大,近耳形,顶端急尖。花腋生,单朵或稀2朵簇生,萼片和花盘互生,无花辦。雄花:花梗丝状,长3—3.5厘米,基部被微柔毛;萼片4枚,覆瓦状排列,披针形,长4.5毫米,  相似文献   
8.
万煜   《广西植物》1983,(3):197-199
<正> 草质缠绕藤本,茎中空,有条纹,无毛,叶柄间具一列小腺体,脱落。叶对生,膜质,三角状卵形,宽卵形或近圆卵形,长9—15.5厘米,宽6—11.5厘米,顶端骤锐尖,基部耳形,两耳叉开或相接,边缘全缘,上面散生下面脉上疏生微毛,后变无毛,中脉和侧脉上面平坦下面稍凸起,侧脉每边6—7条,弧曲上升近叶缘网结;叶柄长3—8.5厘米,被与叶片相同的毛,顶端具丛生的小腺体。聚伞花序伞形状或不规则总状,生于叶柄间;花序梗长2—7.5(—10.5)厘米;花梗长2—3厘米,基部具苞片,苞片披针形,长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