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制备棉花根醇提物和水提物,止咳实验采用小鼠浓氨水引咳法,祛痰实验采用气管酚红排泌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耳肿胀法,观察棉花根醇提物和水提物的止咳祛痰抗炎作用。实验小鼠分正常对照组,醇提物与水提物高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结果发现棉花根醇提物、水提物均能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均能增加气管内的酚红排泌量,对二甲苯所致的耳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李永康   《广西植物》1987,(3):211-213
<正> Acer guizhouense Y. K. Li, sp. nov. (Sect. Integrifolia Pax, Set. Penninervia Metc.) Species affinis A. oligocarpo Fang et L. C. Hu, differt foliis base cuneatis, venulis reticulatis in sicco utrinsecus manifeste elevatis; infruetescentiis paniculatis; etiam a A. foveolato C. Y. Wu, petiolis brevibus 6—8mm longis,  相似文献   
4.
5.
李永康   《广西植物》1985,(1):7-8
<正> 落叶乔木,高6米,树杆直径20厘米;当年生被鲜时红色,干时暗褐色,无毛,一年生枝灰绿色,干时也为暗褐色;芽细小,有2个对生芽鳞,叶纸质,对生,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稀椭圆形,长6.2—8.5厘米,宽2.4—4.7厘米,先端尾状渐尖,有长9—18毫米尖头,基部浅心形或圆形,边有钝圆齿,中脉与侧脉两面突起,红色,侧脉每边  相似文献   
6.
王星  宋珂辰  许冬梅  李永康  撒春宁 《生态学报》2022,42(18):7372-7380
以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人工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林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柠条林冠下东侧(SE),冠下西侧(SW)及带间(Gap)为研究样地,从群落水平探讨柠条对冠下草本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功能群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3种微生境中均鉴定出12种植物,SW以蒙古冰草为优势种,SE以蒙古冰草和中亚白草为优势种,Gap则以蒙古冰草和牛枝子为优势种。(2)与Gap相比,SW和SE植物群落的平均高度分别增加了41.06%和81.75%,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了40.88%和38.73%。SW和SE中,禾本科植物地上生物量分别占地上总生物量的67.10%和58.40%,显著高于Gap (P<0.05)。(3)柠条冠层效应使得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增加,但Shannon-Win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显著差异(P>0.05),变化范围分别为1.620-1.756、0.701-0.730和0.775-0.878。(4)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及土壤有机碳是影响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的主要因子,解释量分别为42.70%,11.70%和8.80%。研究表明,柠条对冠下草本植物群落尤其是禾本科植物具有一定的保育作用,该效应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柠条冠下微气候及土壤环境因子的改善为草本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柠条对草本植物的保育作用对荒漠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永康   《广西植物》1984,(1):35-38
<正> 斑枝石笔木 新种 图1 Tutcheria maculatoclada Y. K. Li, sp. nov. 乔木,高4—6米(据采集者记载),小枝灰褐色,有大的暗褐色斑点,无毛;顶芽小,被灰色柔毛。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1—14厘米,宽8—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逐渐变狭窄,下延,边有稀而钝锯齿,中脉在表面凹下,背面突起,侧脉每边各8—9条,由中脉以60度角生出,近叶缘处网结,干时与疏生的网脉在两面稍突起,  相似文献   
8.
李永康  王雪明 《植物研究》1986,6(4):107-111
常绿乔木,高6米;小枝灰褐色,初时密被褐色绒毛,后变无毛;皮孔不明显。叶革质,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6.5-11.5厘米,宽2.1-4.8厘米,先端骤短尖或短尖,有长约1厘米尖头,基部宽楔形,边缘稍反卷,有尖锐腺质细锯齿,齿间相距1-2毫米,侧脉每边约16条,与中脉在表面均深下陷,在背面突起,细脉在背面稍突起,表面除中脉外无毛,背面密被黄褐色绒毛;叶柄长1-2.5厘米,被绒毛。  相似文献   
9.
李永康   《广西植物》1985,(4):337-343
<正> 1.表腺琼楠 新种 图1 Beilschmiedia supraglandulosa Y. K. Li, sp. nov. 乔木,高5—6米;芽卵形,顶端渐尖,长4—6毫米,无毛;小枝绿色,干时褐色,明显扁压,无毛。叶薄革质,近对生,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0.5厘米,宽2.2—3.5厘米,顶端尾状渐尖,或渐尖,有长1—1.5厘米,镰状弯曲的钝尖头,基部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结膜囊菌群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术后感染的防范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长兴县中医院15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11份样本共检出112株细菌,检出率为53.08%,其中革兰阳性菌检出93株,占83.04%;革兰阴性菌检出19株,占16.96%。全部菌株中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55.36%,其次为棒状杆菌9.82%。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67.74%)、妥布霉素(46.77%)耐药较为严重,对万古霉素(100.0%)、左氧氟沙星(91.94%)、头孢他啶(90.32%)敏感。棒状杆菌对红霉素(45.45%)耐药较为严重,对万古霉素(100.00%)、妥布霉素(90.91%)、头孢他啶(100.00%)敏感。不动杆菌对红霉素(50.00%)耐药较为严重,对万古霉素(100.00%)、左氧氟沙星(100.00%)敏感。年龄60岁、居住地农村、病程8年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为术前结膜囊无菌化合理用药的关键,对术后眼内炎症的预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