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杰 《化石》2005,(3):24-26
图1一块发现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鲎化石标本。该标本表明,虽然经过了近2亿多年的历史变迁,鲎的外形几乎没有发生多少改变。图2现生鲎主要生活在沙质海底,取食泥沙下的蠕虫和无壳的软体动物。三叶虫从寒武纪早期开始出现,是最古老的节肢动物之一。它成功地繁衍了3亿多年,最终成为  相似文献   
2.
Family Raphiophoridae Angelin,1854GenusAbulbaspisgen.nov.Type species Bulbaspis ordosensisLuin Luet al.1976,from the Kli moli Formation(Llanvirn)ofZhuozishan,Wuhai,Inner Mongolia.Diagnosis A raphiophorid genus si milar toAmpyxDal man,1827,but distinguishe…  相似文献   
3.
东海浮游等足类和涟虫类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浮游等足类和涟虫类种类的组成、数量变化及地理分布等特征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出现浮游等足类2种,其中圆柱水虱(Cirolanasp.)在东海等足类数量中具有绝对优势(占总丰度的98%),中国急游水虱(Tachaea chinensis)是稀有种。等足类主要在夏季出现,并分布在东海近海。浮游涟虫类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峡和东海南部海域。浮游涟虫类有4种,细长涟虫(Iphinoe tenera)和萨氏异涟虫(Heterocumasarsi)在3个季节出现,丰度和出现率较高,是东海涟虫类的常见种;无尾涟虫(Leueonsp.)在2个季节出现,丰度和出现率与前2个种相似,是次常见种。卵圆涟虫(Bodotria ovalis)仅出现在秋季,数量和出现率极低,是稀有种。细长涟虫、萨氏异涟虫和无尾涟虫都是暖水种。相比之下,无尾涟虫有更广泛的适温能力。卵圆涟虫在盐度较低的长江口出现,是一个近岸种。  相似文献   
4.
研究标本均为Protoryctoce phalusarcticus Geyer and Peel,2011的蜕壳标本,保存于贵州剑河八郎村寒武纪第2世的清虚洞组中,头部、胸部、尾部都得以保存,且胸部与尾部未分离。该类三叶虫可能经历了3个时期的蜕壳过程:1)头部进行上下弯曲,水阻力造成两侧活动颊受到的压力明显大于头盖,这种压力可能导致面线出现裂缝,之后海水通过裂缝进入头部,新头部活动范围增大,并利用水压力降低旧头盖与新头盖的连接程度;2)虫体携带着旧胸尾及其他相连接的部分向前爬行,并在短距离内将旧头盖与虫体分开;3)虫体通过不同的爬行方式摆脱旧壳。本文还重点讨论三叶虫蜕壳过程中首断裂缝的产生、胸尾是否分离的原因、头部运动方向对旧壳保存的影响、以及水动力和水压力在蜕壳过程中的作用。该研究补充oryctocephalids三叶虫的蜕壳研究,为三叶虫的系统演化、个体发育的再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2016年12月,在湖北省兴山县采集到1只食虫类标本。其体型较小(头体长75.00 mm),通体呈棕褐色,尾较长(82.00 mm),眼细小。头骨扁平,较为坚固,齿尖具有浅红棕色色斑。通过测定其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并结合缺齿鼩属6个物种的同源区序列,构建其系统发生关系,发现该标本与基因库中霍氏缺齿鼩(Chodsigoa hoffmanni)序列聚为具较高支持度的一支。综合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学证据,将该标本鉴定为霍氏缺齿鼩。此次发现是湖北省境内该物种的首次记录,也是其在我国云南省及越南分布区外的又一发现,拓展了对该物种在我国分布范围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标本采自湖南省永顺县万民乡志留系下部Llandovery统Telychian阶秀山组上部,几乎全部为Coronocephalus gaoluoensis Wu,其中有20多块头、胸、尾相连的完整标本。研究发现,Coronocephalus gaoluoensis Wu具有十分特殊的头部构造,其面线前支横切头鞍前叶中前部...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湖北宜昌地区奥陶纪大湾组下部的一个三叶虫新种Ovalocephalus eoprimitivus sp.nov.,主要特征是头鞍缺失前颈环横沟。Ovalocephalus Koroleva为泛冈瓦纳的标志分子,在中国奥陶系分布极为广泛。这一新种的时代为弗洛期一大坪期,系该属目前所知地层层位最低的分子。  相似文献   
8.
华北辽东本溪寒武纪三叶虫Redlichia(Pteroredlichia)murakamii蜕壳标本完好地保存了头盖向下翻转的蜕壳状态,为寒武纪Redlichia的蜕壳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此标本自由颊未保留,胸尾相连,头盖与胸部分离,头盖向下翻转,基本保持原位,为原地埋藏的蜕壳标本。蜕壳过程如下:面线裂开,头盖耸起卷曲并翻转,与胸部分离,胸部扭动,虫体摆脱老壳向前爬出。此蜕壳方式在McNamara(1986)报道的澳大利亚寒武纪Redlichia的蜕壳类型中并未出现。  相似文献   
9.
峨眉山啮齿类和食虫类秋季相对密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9月28日~l0月6日,主要用铗日法对四川峨眉山啮齿类和食虫类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被捕的20种中,相对密度较大的为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占26.09%、龙姬鼠(Apdemus draco)占18.26%、长尾姬鼠(Apodemus sylvaticus)占15.65%及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占l0.43%;在5个典型生境样点中,金顶(15.33%)、雷洞坪(20.99%)和仙峰寺(13.95%)3处的兽类相对密度较大,但清音阁(1.01%)和报国寺(0)二处的相对密度很小,导致其显著差异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林天瑞 《古生物学报》2002,41(3):428-433
描述采用自南澳大利亚Officer盆地东部Manya-6号钻井的下寒武统Ouldburra组的Abadiella三叶虫的一新种-Abadiella officerensis,同时指出Parabadiella是Abadiella的同义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