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5篇 |
免费 | 231篇 |
国内免费 | 154篇 |
专业分类
116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78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3篇 |
1955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三链形成寡聚核苷酸的反基因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7年Felsenfeld等发现一条PolyA链能跟两条PolyU链形成三螺旋 ,这是三链形成寡聚核苷酸 (triple formingoligonucleotide ,TFO)研究的开始[1] 。随着DNA合成技术的进展 ,人们能合成各种序列的寡聚核苷酸。1 987年LeDoan等[2 ] 发现聚嘌呤或聚嘧啶寡聚核苷酸能序列特异地结合于同聚嘌呤 /同聚嘧啶DNA双链的大沟内 ,识别的机制包括形成Hoogsteen和反Hoogsteen氢键。现在常用的包括含 (G、A) ,含 (G、T)或含 (C、T)的 3种TFO以及它们的类似物。… 相似文献
3.
在四川西北的古城松潘县境内,岷山山脉的主峰雪宝顶高入雪线,海拔5588米。雪峰北坡,从海拔3578米直下2200米,一条长7.5公里的古冰川“U”型坳谷中,布满了由乳黄、褐黄色碳酸钙质淀积而成的钙华体,犹如一条黄龙从雪山上腾飞而下。由于这条“黄龙”的顶头、中腰和尾部各建有三座寺庙,统称黄龙寺,这条钙华体藉以得名。关于钙华形成的最普遍解释是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地下水,在适当温度下通过淋溶作用而获得大量的钙,形成重碳酸钙,特別在石灰岩分布区,当富含重碳酸钙的泉水上升到地表吋,随着水分蒸发和二氧化碳大量散逸,在泉口周围逐渐形成碳酸钙沉淀物的堆积。其实影响钙华形成的条件很复杂,就非生物因素来说,碳酸钙的溶解 相似文献
4.
氧自由基与乙烯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乙烯作为一种植物激素,由于它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植物体内外各种因素,包括光、CO2、自由基、Ca2 等对乙烯产生的影响的研究日益深入,特别是近几年来自由基理论的迅速发展,乙烯产生过程中自由基的重要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通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马铃薯基因组水平上鉴定木质形成素类蛋白(Xylogen-like protein, XYLP)基因家族,分析其理化性质及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用生信学方法鉴定马铃薯XYLPs,分析其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进化关系、蛋白质结构、基因结构和染色体定位。利用芯片数据分析马铃薯StXYLPs的时空表达模式及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结果]马铃薯中共有20个StXYLPs;蛋白全长在139~221氨基酸之间,理论等电点在4.36~9.42之间,均锚定在质膜上;蛋白质结构基本相似,均具有保守的nsLTP结构域;StXYLPs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具有偏好性;StXYLPs具有明显差异的组织表达模式,响应不同的非生物胁迫。[结论]StXYLPs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共同调控马铃薯器官发育,19个StXYLPs表达受调控。12个StXYLPs受ABA诱导表达上调,在盐、高温及干旱胁迫下,14个StXYLPs受诱导表达上调,参与对抗非生物胁迫。 相似文献
6.
嘉兰(Gloriosa superba L.)系百合科草本植物,其块茎含有秋水仙碱。本文研究块茎形成规律及其形成过程中物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块茎播后,新生的块茎在生长初期和后期生长速度都较慢,中期生长速度最快,也是嘉兰块茎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块茎中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新生块茎中淀粉含量,是随着新块茎的生长,其含量逐渐增高。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叶面积,从播后逐渐增加,开花前达到高峰,花后又逐渐降低。开花前如能增加光合叶面积,可为后期块茎生长提供较多物质。块茎中秋水仙碱含量是随着块茎的成熟与淀粉含量的渐增而增加,至收获期达到高峰。这一结果表明:收获未充分成熟的块茎,会降低秋水仙碱含量。 相似文献
7.
8.
9.
The effects of auxin polar transport inhibitors,9-hydroxy-fluorene-9-carboxylic acid (HFCA);2,3,5-triiodobenzoic acid(TIBA) and trans-cinnamic acid (CA) on leaf pattern formation were investigated with shoots formed from cultured leaf explants of tobacco and cultured pedicel explants of Orychophragmus violaceus,and the seedlings of tobacco and Brassica chinensis,Although the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varies with the inhibitors used,all of the inhibitors induced the formation of trumpet-shaped and/or fused leaves.The frequency of trumpet-shaped leaf formation was related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inhibitors in the medium.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of tobacco seedlings showed that there was only one main vascular bundle and several minor vascular bundles in normal leaves of the control,but there were several vascular bundles of more or less the same size in the trumpet-shaped leaves of treated ones.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uxin polar transpor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n bilateral symmetry of leaf growth.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