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8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3.
4.
1989年,管立人等在新疆克拉玛依大沙鼠的体内发现了一种利什曼原虫,其大小及对实验动物的致病力均与苷肃及内蒙古地区大沙鼠体内寄生的沙鼠利什曼原虫有显著差别。为此,我们着重对其体内三种水解酶作了一些研究,并与杜氏利什曼原虫进行了比较,希冀作为了解该虫生理学的部分资料,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利用 DNA 同源重组技术使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蛋白基因取代 v-cath 、 ChiA 两基因的部分编码区域和共同的启动子区域,获得了 v-cath 、 ChiA 两基因同时失活的、可形成多角体的、并能表达人粒细胞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重组病毒 BmNPVpolh+CP-ChiA-GMCSF+. 研究结果显示: v-cath 、 ChiA 两基因的失活不影响病毒的复制及多角体的形成,但感染细胞的存活时间比野生病毒感染的多 2 天,可明显改善外源基因在培养细胞和家蚕中的表达水平;感染 BmNPV polh+CP-ChiA-GMCSF+的家蚕幼虫体表保持正常,无野生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破皮流脓现象 .  相似文献   
7.
鹦鹉热嗜衣原体检测和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鹦鹉热嗜衣原体(Cps)是一种常见的鸟类、禽类、家畜及人类病原体,快速、准确的确定病原体是控制疾病的关键。本文综述了Cps检测和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这些方法包括抗原检测、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等。  相似文献   
8.
嗜酸乳杆菌同化MRS培养基中胆固醇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嗜酸乳杆菌在MRS液体培养基中同化胆固醇的能力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模拟人体不同胆固醇水平。结果 嗜酸乳杆菌对低胆固醇或正常水平胆固醇同化作用不明显,而对高胆固醇水平的同化作用比较明显。结论 嗜酸乳杆菌具有同化胆固醇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国产及进口LB培养基对产嗜热性木聚糖酶基因工程菌1020生长及产酶的影响,并以国产原料为基准,优化了培养基。结果表明,国产的酵母膏及蛋白胨和进口原料相比,缺少某些成分,单纯增加用量不能弥补这种差别;乳糖可以代替昂贵的IPTG起到有效的诱导作用;10g·L-1的乳糖可兼起能源及诱导剂的双重效果,菌的生物量和产酶量达到最佳;发酵8h后补加5g·L-1乳糖,生物量及酶活皆有提高。复合氮源优于单一的无机或有机氮源。优化后的酶活从进口LB培养基的270U~290U提高到1700U~1800U。  相似文献   
10.
体外观察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Humanneutrophilpeptide,HNP1,3)及阿昔洛韦(Acyclovir,ACV)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simplexvirus1,HSV-1)的抑制作用。以Vero细胞为靶细胞,用各种浓度HNP1,3与游离病毒颗粒(直接失活组)及感染病毒后的靶细胞(复制抑制组)进行相互作用,镜下观察各药物对HSV-1致细胞病变效应的抑制作用,并采用ELISA法测定感染48h后药物对HSV-1囊膜糖蛋白分泌的抑制作用。MTT法检测各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直接失活组中,HNP1,3可使HSV-1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减轻,对HSV-1直接失活的50%有效浓度(EC50)为8.1μg/mL、10.03μg/mL;复制抑制组中,ACV使HSV-1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减轻,EC50为0.68μg/mL。MTT检测结果表明HNP1,3在治疗浓度范围内无明显细胞毒性。以上结果表明HNP1,3除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1,HIV-1)活性外,还能失活HSV-1病毒颗粒,从而逆转病毒及其蛋白的病毒效应(致细胞病变)和抑制病毒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