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降水格局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未来气候变化下,较为频繁和严峻的干旱将威胁地球中纬度部分地区的森林,但森林植被如何响应季节性干旱胁迫及其机制尚不清楚。北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分布着以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为优势树种的落叶阔叶林,研究其水分蒸腾代谢过程对干旱的响应是评估气候变化对过渡区天然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水碳影响的关键科学问题。在典型的锐齿栎天然林中通过开展模拟穿透雨减少大型野外实验,采用Granier热扩散式探针技术监测锐齿栎树干液流密度的动态变化,研究了不同径级锐齿栎树干液流密度对模拟干旱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穿透雨减少对树干液流密度的影响呈现季节变异。在7月份,林内穿透雨减少显著降低了锐齿栎的树干液流密度,但生长季后期的10月份林内穿透雨减少反而使锐齿栎树干液流密度显著升高。(2)不同径级的锐齿栎树干液流密度在生长季内对干旱有不同的响应,特别是小径级的树干液流密度与其他径级有较多的不同。小径级的锐齿栎树干液流密度在5、7月份表现为减雨样地显著小于对照样地,在9、10月份则表现为减雨样地显著大于对照样地。中径级的锐齿栎树干液流密度在5、10月份表现为减雨样地显著大于对照样地,在7月份则表现为减雨样地极显著小于对照样地。大径级的锐齿栎树干液流密度在6、7月份表现为减雨样地显著小于对照样地,在10月份则表现为减雨样地显著大于对照样地。  相似文献   
2.
清洁能源行动—环保新举措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苑泽宁  艾燕 《生物磁学》2003,3(3):39-40
清洁能源行动作为环境保护策略的重要一环,涉及到污染物的“全程”控制和预防,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粗品肝素钠生产的原料控制硬件设施管理和环保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介绍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并就该方面的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4种生态位模型的金钱松潜在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是我国特有孑遗植物,为国家II级保护植物。基于4种生态位模型(GARP、Bioclim、Domain和Maxent)预测金钱松潜在适生区,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和Kappa统计量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预测结果表明金钱松在浙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以及江西北部表现为高度适生,并以这些地带为中心向外延伸至北纬24.43°-33.35°和东经106.41°-123.42°之间,4种模型预测结果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r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平均值均大于0.9,Kappa平均值亦大于0.75,精度较高。通过"刀切法"分析得出年均温是预测金钱松潜在适生区的关键影响因子,可能为当前金钱松分布格局形成的决定因素。模拟金钱松在末次盛冰期和2070年气候条件下的分布,结果表明其分布格局随气候变化由"南扩北缩"变为"南缩北扩",未来分布面积将大幅减小,气候变化是导致其"南缩北扩"的主要驱动因子。建议在当前金钱松高适分布区域内(江西铜鼓县、湖南张家界和衡阳)建立自然保护区或种子园,并在未来气候条件下高适分布区域内(如安徽北部、河南南部、湖北东南部等地)通过人工引种辅助金钱松的北向迁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不同切应力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基因的表达谱,为进一步探索切应力影响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材料,通过Streamer系统建立6通道可调控切应力的流体动力学细胞模型,以层流切应力(15 dynes/cm~2)为对照,以低切应力(0.1 dynes/cm~2)为实验组,分别加载细胞18 h。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建立文库,以二代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中进行扩增和测序。结果: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有19986个基因比对上,新转录本分析显示各组新转录本数约占总转录本数的50%。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显示,较对照组,低切应力组表达上调基因983个,表达下调基因701个。GO分析显示,有18499个基因得到了归类注释,绝大多数基因富集到生物学过程。KEGG分析显示,富集Top20的信号通路与细胞周期、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细胞应激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相关。结论:低切应力作用不仅仅激活内皮细胞中细胞的增殖相关基因,同时也涉及到DNA损伤修复和凋亡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6.
7.
microRNA (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单链小RNA分子,能够调控靶基因表达,对各种生物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miR-223是一种高度保守的miRNA,在多种组织、细胞中均有表达,并且其表达受到CEBPA和NFIA等重要转录因子的调控。miR-223对肝脏、脂肪组织和血液中的脂质代谢,如脂蛋白吸收、类固醇生成和脂肪酸去饱和等过程起调控作用;另外,它还对造血、癌症发生、炎症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生物过程起调控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脂质代谢疾病、血液病和癌症的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同时,有助于对调控家禽肝脏脂质代谢和控制卵黄脂质沉积,从而改善家禽脂肪肝和蛋黄品质提出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尿酸氧化酶广泛用于常规临床分析和临床药物,在医学治疗和诊断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为得到高产尿酸氧化酶的优良菌株,以大连黄海海泥、海水为材料,依次分别采用透明圈法、酶偶联分光光度法进行初筛和复筛,获一株高产尿酸氧化酶菌株Z7,根据菌株Z7的16S rDNA基因序列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该菌株被鉴定为苛求芽孢杆菌(Bacillus fastidiosus)。酶学性质研究表明:尿酸氧化酶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3.1 kD;最适作用温度是25℃,酶活高达673.7 U/mg;最适作用pH为8.0,在pH 8-9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Fe~(3+)、Ca~(2+)对尿酸氧化酶具有激活作用。Ag+、Hg~(2+)对该酶抑制性较强,使其几乎丧失活性。该菌株产酶活性及稳定性良好,可为尿酸氧化酶的工业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并具有潜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ICU病房370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病原菌的构成及其药物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4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01株(73.06%),前四位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70株(16.99%),前三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41株(9.95%),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90%,对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G-杆菌是ICU中导致VAP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抗菌药物治疗应以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胃印戒细胞癌与非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特征与病理资料,探讨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1138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组织学类型分为胃印戒细胞癌组和非印戒细胞癌扣对两组的性别、年龄、家族史、肿瘤发生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根治术后中位进展时间、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胃印戒细胞癌好发于女性(P〈0.05);年龄≤55岁的患者发病率高于非印戒细胞癌(P〈0.05),≥56岁的患者发病率低于非印戒细胞癌(P〈0.05);肿块生长部位以胃中下部为主(P〈0.05),侵犯胃上部者明显少于非印戒细胞癌(P〈0.05);胃印戒细胞癌多数在胃壁组织内呈弥漫浸润性生长,垂直浸润能力较弱,突破浆膜层者明显少于非印戒细胞癌(P〈0.05);根治术后中位进展时间胃印戒细胞癌(10个月)较非印戒细胞癌(12个月)提前2个月,进展风险增加(P〈0.05);胃印戒细胞癌在家族史、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根治术后1年和3年生存率方面与非印戒细胞癌比较无差异。结论:胃印戒细胞癌多发于中青年女性;好发年龄小于56岁;发病部位以胃中下部为主;多呈弥漫性浸润性生长,且较少突破浆膜层;中位进展时间短,进展风险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