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脏是人体腹腔内最大的实体器官,对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肝脏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全球约有10%人口受到不同程度的肝脏疾病的危害,其中,肝纤维化往往成为这些疾病的晚期病理特征。由于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复杂,尚无有效的合成类药物能够治疗肝纤维化。中药治疗肝纤维化具有多靶点和副作用小的优势。本文综述了肝纤维化的病理特征与诱发炎症的关系,讨论了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单味中药、传统配方及其化学活性成分的抗炎症机制。  相似文献   
2.
植物应答非生物胁迫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代谢组学技术是研究植物代谢的理想平台, 通过现代检测分析技术对胁迫环境下植物中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可以监测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各种组学平台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及代谢组学的整合, 更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箱, 将所获得的不同组学的信息联系起来, 有利于从整体研究生物系统对基因或环境变化的响应, 如可判断代谢物的变化是从哪一个层面开始发生的, 帮助人们揭开复杂的植物胁迫应答机制。该文对近期代谢组学技术及其与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技术相结合探索植物应答非生物胁迫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代谢组学的应用, 拓展了对植物耐受非生物胁迫分子机制的认识, 开展更多这方面的研究, 再通过植物代谢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整合, 有助于从整体水平上把握植物胁迫应答机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电磁辐射的危害主要是具有神经系统毒性、诱发肿瘤和生殖系统损伤等,广域、隐蔽和累积效应是辐射的特点,除对机体进行直接损伤外,还可导致间接损伤,即通过产生活性氧(ROS)和自由基攻击生物大分子。为了迅速和简便地检测辐射毒性的大小建立了新型的辐射生物传感器,构建了携带SOS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相关的SulA、RecA、Cda和SoxR四种启动子融合经过密码子简并性优化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报告因子的工程菌传感器,并对这些生物传感器进行了γ射线辐照处理,筛选出了针对γ射线响应较好的,优选RecA工程菌传感器。利用PCR和Overlap PCR克隆获得了启动子-报告因子融合基因,并插入表达载体PUC19中,转化入宿主大肠杆菌DH5α,通过提取质粒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验证后,将构建成功的工程菌传感器首先进行化学毒性试剂刺激,一旦化学试剂刺激结果阳性便进行物理辐射刺激。结果显示,构建成功的4种工程菌传感器均对物理辐射产生应答,且随物理辐射剂量的增加(0~30Gy),绿色荧光强度逐渐增强。运用合成生物学手段,成功建立基于生物损伤修复效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的辐射生物传感器,具有制备简便、结果可视性等优点,能满足快速、广范围、在线监测的需求,在细胞毒性物、辐射环境乃至空间射线的损伤能力测定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生物功能化色谱技术是通过模拟细胞膜表面环境,在色谱系统内实现研究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过程的新技术。利用生物功能化色谱方法研究了胰岛素与其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将提取出的胰岛素受体混合物固定化在人工膜(Immobilized artificial membrane, IAM)的表面,并确定了固定化的最佳pH值为7.2,最佳离子强度为20 mmol,最佳有机溶剂浓度为2% (v/v)。通过区带洗脱法确定了胰岛素受体的存在及其与胰岛素间存在相互作用;通过前沿分析法确定了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间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大小约为0.701 nmol/L。  相似文献   
5.
背景:深空探测的不断发展,潜在的战争威胁以及核事故的发生增加了人类辐射暴露的风险。神经炎症是人体在辐射暴露后重要生理反应之一。神经炎症的发生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和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密切相关。开发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中药对辐射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积极意义。结论:中药龙血竭对辐射诱导的神经炎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本文总结了龙血竭在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和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同时,我们提出内源性神经毒素可能加重辐射诱导的神经炎症的进程,而龙血竭可缓解这种神经炎症。  相似文献   
6.
我国流域生态系统退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域生态系统是尺度较大且更为综合的生态系统类型,具有由自然、社会与经济多组分耦合的复杂性,同时又因其特殊的发育条件与演化进程,受到人为强烈而长期的干扰。因此,近年来,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功能评估的研究倍受我国学者的关注,尤其是从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对不同类型流域生态系统的退化进行了广泛探索,为流域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奠定了有力的理论基础。本文从流域生态系统退化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入手,总结了我国近年来有关流域生态系统退化发生演化机制、退化诊断与分类体系、退化综合评价、监测和预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藉此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以期完善流域生态系统退化研究的理论体系和流域综合管理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化学结构特点研究植物苦绳(Dregea sinensis)中多氧孕烷糖苷的生物活性,以及化合物分子与靶蛋白分子间的作用机理。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子对接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方法,对191个多氧化孕烷糖苷类成分(>800 u)进行了免疫活性及其与免疫蛋白的动力学评价。结果 通过分子对接方法筛选出7个配体分子(6182330787980)和3个免疫相关蛋白(IL-2Rα、TLR4和TNF-α)。研究表明,化合物3078在SPR实验中与靶蛋白IL-2Rα和TLR4具有显著的结合趋势,与IL-2Rα的结合常数KD分别为2.41×10-6和2.14×10-6 mol/L,与TLR4则分别为1.96×10-5和5.60×10-6 mol/L。分子动力学研究进一步表征SPR阳性分子618307880与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基团。结论 研究揭示多氧化孕烷糖苷类成分可以通过形成氢键和Pi-Pi相互作用与靶蛋白结合。研究内容对快速评价多氧化孕烷糖苷类成分的活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低丰度药效物质的潜在作用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射干叶中异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南产射干叶中分得8个异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鸢尾黄酮新苷A(iristectorin A,1)、野鸢尾苷(iridin,2)、鸢尾苷(tectoridin,3)、鸢尾苷元(tectorigenin,4)、次野鸢尾黄素(irisflorentin,5)、染料木素(genistein,6)、染料木苷(genistin,7)、樱黄素(Prunetin,8)。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射干叶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和8为首次从鸢尾科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9.
模型鼠低氧预适应适宜氧气浓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氧预适应训练的适宜氧气浓度。方法:设计了短期和长期两种间歇性低氧暴露模式,研究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低氧环境对模型鼠体重、血氧饱和度、游泳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探讨低氧预适应效应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模型鼠长期暴露于低氧环境中,其体重增长率逐步下降;在15%~8%的低氧浓度区间,模型鼠血氧饱和度随氧气浓度降低呈现平台似缓慢下降趋势;低氧预适应训练后的模型鼠游泳能力显著提高,经在10%低氧环境中进行低氧预适应训练后的昆明小鼠游泳能力提高最为明显。结论:适当浓度的低氧预适应训练可以改善模型鼠低氧耐受能力,显著提高模型鼠运动能力。15%~10%氧气浓度区间可视为低氧预适应有益作用区间。10%氧气浓度为模型鼠低氧预适应训练的较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组在对海南产射干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时,得到了5种已知的黄酮碳苷类化合物,分别是:当药素、2″-O-鼠李糖基当药素、异牡荆素和2″-O-鼠李糖基异牡荆素、芒果素.其中前二者含量很高.本论文对这五种化合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