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彦杰  昝林森  王洪宝 《遗传》2009,31(10):1006-1012
利用PCR-SSCP结合测序技术对405头24月龄秦川牛脂联素基因SNPs位点进行检测, 运用SPSS统计程序中的GLM模型将检测到的SNPs位点与部分胴体及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检测到AA、AB、BB、CC、CD 5种基因型, 其中AB、BB型个体在脂联素基因第2外显子 64 bp处发现G→C突变, CD型个体第3外显子50 bp处发现C→T的突变, G→C导致谷氨酸(GGA)转化为谷氨酰胺(GCA), C→T导致丝氨酸(TCA)转化为亮氨酸(TTA)。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AA型个体的宰前活重、胴体重、眼肌面积显著高于BB型(P<0.05), 而在胴体腿臀围方面, AA型个体极显著高于AB型、BB型个体(P<0.01)。CD型个体的宰前活重、胴体腿臀围、皮下脂肪厚、背膘厚、嫩度都显著优于CC型个体(P<0.05)。脂联素基因该位点可能是影响秦川牛胴体及肉质性状的主效QTL或与之紧密连锁, 可作为秦川牛高档牛肉生产的候选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
牛RXRG基因遗传变异与双胎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萌  许尚忠  昝林森  张路培  高雪  陈金宝 《遗传》2008,30(2):190-194
以视黄素X受体基因g(retinoid X receptor-gamma, RXRG)作为牛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 运用测序法寻找牛RXRG基因SNPs, 筛查到一个新的多态位点A1941G, 该位点位于3′UTR。运用PCR-RFLP法验证并分析该位点在鲁西牛双胎群体和单胎群体及中国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和西蒙杂交牛单胎群体间的多态性, 结果表明, 在鲁西牛双胎和单胎群体中分布A、B两个等位基因,处于中度多态。经χ2适合性检验, 鲁西双胎牛群体在该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 < 0.05)。将鲁西牛群体的A1941G位点的基因型效应与双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 卡方独立性检测结果显示, 基因型分布在鲁西单、双胎牛群体上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 < 0.01)。  相似文献   
3.
利用初生荷斯坦牛的成肌细胞,在不同代次以含体积分数为2%马血清的DMEM进行诱导分化,在之后0、2、4、6、8、10 d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收集细胞提取总RNA,检测成肌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牛肌肉发生过程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提供依据。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肌性相关基因MyoD(生肌决定因子)、MyoG(肌细胞生成素)以及非肌性相关基因A-FABP(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表明:①各代细胞在诱导培养4 d后开始有肌管形成,其后越来越多,8 d时达高峰。②成肌细胞向成熟肌细胞分化过程中,MyoDMyoGA-FABP基因都呈先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③高代次成肌细胞比低代次细胞增殖慢,而且在诱导分化后,肌管的数目明显变少; MyoDMyoGA-FABP随着代次的升高而下降。故推断MyoDMyoG以及A-FABP基因会在成肌分化开始后的不同阶段被激活,从而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而且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成肌细胞的分化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4.
秦川牛IGF2基因SNPs检测及其与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瑞华  昝林森  杨大鹏  郝荣超 《遗传》2008,30(12):1579-1584
采用PCR-SSCP方法对186头24月龄秦川牛IGF2基因进行了SNPs多态性检测, 并将其与部分胴体和肉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在IGF2基因120碱基处发现C→T 突变, 在279碱基处发现 A→G 突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BB、DD 两个位点与胴体性状中与宰前活重、胴体重、胴体长、胴体胸深、眼肌面积显著相关(P<0.05), 其中背部皮下脂肪厚达到差异极显著(P<0.01); 与肉质性状大理石花纹、嫩度、pH24 (牛肉排酸24 h后的酸度值)显著相关(P<0.05)。但是在胴体深、系水力指标中差异不显著(P>0.05)。A、D 等位基因是群体中的优势等位基因, AA、DD 基因型是优势基因型, 而含有B、D 等位基因的个体的胴体和肉质性状优于其他个体, 尤其有着极强脂肪沉积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取没有亲缘关系、月龄相同、并在同一条件下饲养的草原红牛个体78头,草原红牛与利木赞第一代杂交后裔128头进行颈静脉采血提取基因组DNA,并利用PCR-SSCP技术对其肉质性状相关的A-FABP基因第4外显子进行遗传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草原红牛A-FABP基因第4外显子区域表现AA、BB和AB共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9、0.04和0.37;基因频率分别为0.61、0.3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7,杂合度(He)为0.48,属于中度变异。草原红牛与利木赞牛杂交后代群体也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3、0.58和0.19;等位基因频率为0.52、0.48;PIC为0.38,He为0.50。据本研究结果可知草原红牛及杂交后代群体遗传变异较大、具有一定选择潜力,能够较好利用分子遗传标记手段指导育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母系遗传角度深入阐明中国荷斯坦牛和鲁西黄牛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以及起源进化,本研究采用PCR测序法测定了9头中国荷斯坦牛和11头鲁西黄牛的线粒体DNA D-loop区的部分序列,并经剪切后进行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结果表明,20个个体D-loop区共711 bp,共检测到19种单倍型和50个多态位点.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21 33±0.004 54,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94±0.019,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15.146 20.构建的NJ网络进化树共分为两大支系,其中部分鲁西黄牛与瘤牛聚为一支,而中国荷斯坦牛和部分鲁西黄牛与普通黄牛聚为一支.说明中国荷斯坦牛和鲁西黄牛群体遗传多样性均较高;鲁西黄牛同时含有瘤牛和普通黄牛的血统,而中国荷斯坦牛只含有普通黄牛的血统.  相似文献   
7.
将牛的卵母细胞置于添加有不同预处理颗粒细胞及含有卵泡液的培养液或不舍有卵泡液的培养液中进行体外成熟、受精及胚胎发育培养,研究了颗粒细胞、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与卵泡液交互作用对牛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后卵裂率、囊胚率的影响。2178枚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后胚胎发育的对比观察结果表明:颗粒细胞、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与卵泡液交互作用对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后胚胎的卵裂具有显著影响(P〈0.05);颗粒细胞对囊胚的发育有显著影响(P〈0.05);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与卵泡液交互作用对囊胚的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因素对卵裂率、囊胚率的影响表现为:颗粒细胞因素〉培养液因素〉培养液&#215;颗粒细胞交互作用。结论:TCM199培养液中添加卵泡液和单层颗粒细胞组成的培养系统用于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发育的效果较好。共培养体系中的单层颗粒细胞用经酶消化分散处理后在培养箱中孵育10min的颗粒细胞替代时,胚胎的发育效果并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黄牛表皮细胞分离与体外培养的最适条件,比较了组织块法与单细胞悬液法、不同蛋白酶(胰蛋白酶和分离酶)的消化以及有无血清培养基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克隆形成率来检测细胞生长和存活情况。结果证明:采用分离酶分离表皮细胞进行无血清培养是黄牛表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IGFBP3基因作为秦川牛(Bos taurus)部分屠宰指标的侯选基因,在对60头秦川牛的IGFBP3基因进行PCR-RFLP和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对秦川牛群体中IGFBP3基因座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及其与秦川牛部分屠宰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秦川牛群体中,651 bp的PCR 产物经过限制性内切酶HaeIII消化后,表现出3种基因型,其中等位基因A、B及3种基因型AA、AB、BB的频率分别为0.84、0.16和070、0.28、0.02。经序列分析发现,第299位的C→A颠换(GGCC变成了GGAC)导致了1个HaeIII限制性酶切位点的丢失而产生了该基因座多态性。在所研究的群体中,该多态基因座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对13头24月龄秦川牛进行屠宰分析,发现不同基因型对秦川牛部分屠宰指标有一定影响,AA、AB及BB型个体的屠宰率、净肉率及西冷、牛柳、眼肉和嫩肩肉的产率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AA型个体的眼肌面积大于BB型个体(P<0.05),AB型和BB型个体胴体脂肪含量高于AA型个体(P<0.01)。 Abstract:DNA samples from 60 Qinchuan cattle (Bos taurus) were analyzed with PCR-RFLPs and sequencing for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 (IGFBP3) gene.Fragments of 651 bp were amplified with two primers and the products of PCR were digested with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HaeIII.The produced fragments showed three genotypes,namely AA,AB and BB after electrophoresis.Frequencies of the genotype AA,AB,BB and allele A,B were 0.7,0.28,0.02,and 0.84,0.16,respectively.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a transversion of C→A at 299 nt resulted in loss of the cleaved site of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HaeIII and produced this polymorphism.This polymorphic locus of IGFBP3 gene was at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P>0.05).The genotypes of AA,AB,BB slightly affected several slaughter and carcass traits of Qinchuan cattle.Dressing percentage,net meat percentage,striplion percentage,tenderloin percentage,ribeye percentage and tender shoulder percentage were decreased with the genotypes of AA,AB and BB in Qinchuan cattle,but it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Average ribeye area in individuals of AA genotyp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individuals of BB genotype (P<0.05),and beef fat content in individuals of genotype AB and B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individuals of AA genotype (P<0.01).  相似文献   
10.
10个牛品种线粒体12S rRNA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彦  许尚忠  昝林森  高雪  陈金宝  任红  王兴平 《遗传》2006,28(4):422-426
以鲁西牛、渤海黑牛、大别山牛、南阳牛、晋南牛、秦川牛、中国西门塔尔牛、日本和牛、海福特牛和安格斯牛10个牛品种共计353头牛为研究对象,利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子标记方法对其线粒体DNA 12S rRNA基因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该基因出现分布频率不同的3种单倍型(Ⅰ、Ⅱ、Ⅲ),其中单倍型Ⅰ出现的频率最低,仅在晋南牛1个个体中发现;单倍型Ⅱ在中国本地黄牛中都存在,在中国西门塔尔牛中的分布频率很低,但在3个国外品种海福特牛、安格斯牛和日本和牛中不存在;单倍型Ⅲ在这10个牛品种中均有分布,但以国外品种最丰富。计算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发现我国地方品种在0.232~0.423之间,基本属于中度多态,说明我国地方黄牛品种在12S rRNA上多态性比较丰富,国外品种较为贫乏;但是单倍型Ⅰ频率很低有丢失的趋势,需要对其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