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24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7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为揭示伪步甲危害在地形梯度上的差异, 探讨草原上不同地貌部位在伪步甲灾害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在RS和GIS 支持下, 以国产ZY1-02C 卫星P/MS 和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为基础, 运用ArcGIS 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 将遥感解译的数据与高程、坡度和坡向三个地形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 对研究区草原伪步甲灾害分布现状的地形梯度空间分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在高程和坡度梯度上, 伪步甲危害呈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 即“中间高,两边低”, 分别在海拔1000 m-1200 m 和坡度3.3°-6.1° 范围内伪步甲危害最为严重; 而在坡向梯度上, 严重危害区随着坡向变化的分布趋势接近平缓, 在整个坡向范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异源重组表达系统表达外源蛋白是基因工程研究的重点。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是一种甲基营养型酵母,由于其易于遗传操作、高水平分泌外源蛋白、翻译后修饰等特点,已成为工业应用中蛋白质生产的重要菌株,常被用于酶制剂的生产。然而,部分外源蛋白在毕赤酵母系统中的表达水平较低,仍有待提升的空间。因此,进一步探索提升毕赤酵母中外源蛋白表达量的原理和方法,将对降低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工业化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基因水平、转录水平、翻译水平、折叠分泌水平、抗逆水平、发酵工艺六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毕赤酵母提高外源蛋白表达的优化策略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提高外源蛋白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的表达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93.
运用土地利用/覆被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模型并结合生态与经济协调度,定量分析焉耆盆地1985、1990、1996、2000、2005和2011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对研究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1985-2011年,焉耆盆地的湿地、水域、建设用地、耕地和沙地面积均增加;而草地、盐碱地和林地面积均减少;焉耆盆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水域和耕地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贡献率最大,草地和林地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贡献呈明显下降.研究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总体上处于低度冲突和低度协调水平的状态,对区域水土资源实行合理与有效的利用是实现焉耆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4.
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作为干旱荒漠区的优势树种,其与风沙长期作用过程中形成了柽柳沙堆,研究沙堆上多枝柽柳水分利用来源及其对各水源的利用比例,可为干旱荒漠区原生植被的保护及恢复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模型分析,解析了不同发育阶段沙堆上多枝柽柳的水分来源及其对各水源的利用比例,揭示了沙堆堆积过程中多枝柽柳的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多枝柽柳沙堆土壤水分含量随沙堆堆积增高而存在较大差异,且0–500 cm层土壤平均水分含量依次为雏形阶段(4.57%)>增长阶段(4.46%)>衰退阶段(3.62%)>稳定阶段(3.48%);(2)雏形及增长阶段沙堆土壤含水率在40–180cm层显著升高,稳定及衰退阶段沙堆土壤含水率分别在180–360cm和360–500cm层显著升高。(3)各发育阶段沙堆上, 0–40 cm层土壤含水率及稳定氧同位素比值(δ18O)波动较大,季节变化明显,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δ18O趋于稳定,表明表层土壤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4)春季,多枝柽柳在雏形阶段沙堆上主要利用360–500 c...  相似文献   
995.
沙棘灌丛对风滚植物有非常好的固留作用,可以在草原矿区排土场边坡形成大面积的风滚植物覆盖层,从而影响沙棘的正常生长.但风滚植物覆盖层比人工沙棘植被有着更好的水土保持和土壤培肥效果,当覆盖层腐烂后,会出现更繁茂的植物群落.因此,沙棘对风滚植物的固留可促进排土场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996.
科尔沁沙地不同密度小叶锦鸡儿灌丛水量平衡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沙地水分平衡理论推算了不同栽植密度下小叶锦鸡儿灌丛的蒸散量.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灌丛生长期土壤水分含量随着植被密度增加而降低,0.5 m×1 m、1 m×2 m密度植被区平均土壤含水量低于凋萎湿度(1.55%),2 m×2 m密度植被和天然小叶锦鸡儿植被平均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60%以上,能够满足植被生存和生长的水分需求.蒸散量随着植被密度增加而增大,以0.5 m×1 m密度灌丛区最高,为297.81 mm,占同期降水量的97.90%;2 m×2 m密度灌丛区最低,为279.71 mm,生长期末期土壤水分节余为24.49 mm.依据生长期土壤水分状况和水分平衡要求,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灌丛适宜密度应为2 m×2 m.  相似文献   
997.
不同海拔梯度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环境因子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新疆天山南坡的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沿海拔每升高100m设置1块样地,共9个样地,研究了海拔梯度变化条件下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紫花针茅、羊茅群落分布在海拔2460~2760m,地上生物量为52.2~75.9g.m-2,线叶嵩草 紫花针茅群落分布在海拔2860m,地上生物量为53.2g.m-2,线叶嵩草、天山羽衣草、细果苔草群落分布在海拔2960~3260m,地上生物量为62.1~107.4g.m-2;7—8月平均相对湿度对群落总的地上生物量影响较大;海拔与禾本科的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莎草科呈显著正相关;7—8月平均气温是决定禾本科和莎草科功能群地上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回归方程分别为Y=13.467X-97.284和Y=171.699-15.331X;海拔与平均气温和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速效N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98.
β-胡萝卜素高产丛霉菌株的筛选及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界中分离出 2 7株丛霉菌 ,筛选了β -胡萝卜素高产菌株 ,考察了液态发酵和半固态发醇生产胡萝卜素的适宜条件。在含糖蜜和尿素的液态培养中进行静态发酵时 ,每升发酵液中生成 2 0mg~ 90mgβ -胡萝卜素。在用玉米胚、糖蜜和尿素制成的半固态培养基上进行发酵时 ,获得较高浓度 (0 84 6mg/g干基 )的 β -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999.
笋材两用毛竹林林分结构数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在闽中尤溪县 6年试验研究结果的一部分 ,采用 PCA方法分析笋材两用毛竹林 (Phyllostachyspubescens)林分结构因素。结果表明 ,新成竹数量、竹林密度、年龄结构和新竹平均胸围 (GBH)是影响笋材两用毛竹林林分结构的主导因素。对各类林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笋材两用毛竹林可分为 3类 ,大致相当于竹林密度 2 5 0 0株· hm- 2 以下、2 80 0~ 40 0 0株· hm- 2 和 40 0 0株· hm- 2 以上 3种情形。用正态分布拟合新成竹胸围 (GBH )分布效果较好。新成竹胸围与竹林密度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收集从采自中国甘肃省、贵州省和吉林省不同环境土壤中分离得到的网柄菌菌株,并从网柄菌中分离与其共生的放线菌。采用放线菌选择培养基(改良高氏1号),通过平板划线法分离放线菌;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培养的放线菌的分类学地位。结果显示:3个省的网柄菌中共分离到放线菌3种55株;从甘肃省的6种网柄菌的20个菌株中纯化培养出28株放线菌,分属为2目3科3属3种,其中微杆菌属为优势属,占89%;从贵州省的6种网柄菌的10个菌株中纯化培养出17株放线菌,皆为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 oxydans;从吉林省的8种网柄菌的8个菌株中纯化培养出10株放线菌,分属于2目2科2属2种,微杆菌属为优势属,占90%。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网柄菌携带共生放线菌种类的影响大于网柄菌物种差异的影响,从碱性土壤的网柄菌中更容易分离得到与其共生的放线菌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