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1篇
  免费   934篇
  国内免费   450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99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519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753篇
  2011年   641篇
  2010年   569篇
  2009年   666篇
  2008年   801篇
  2007年   702篇
  2006年   636篇
  2005年   642篇
  2004年   611篇
  2003年   680篇
  2002年   738篇
  2001年   614篇
  2000年   620篇
  1999年   520篇
  1998年   501篇
  1997年   594篇
  1996年   508篇
  1995年   616篇
  1994年   570篇
  1993年   537篇
  1992年   583篇
  1991年   523篇
  1990年   468篇
  1989年   486篇
  1988年   173篇
  1987年   139篇
  1986年   116篇
  1985年   157篇
  1984年   117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6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91.
从产西索米星的依尼奥小单孢菌中克隆高抗性新基因sisR ,借助计算机设计PCR引物 ,从西索米星的产生菌依尼奥小单孢菌的染色体DNA中 ,经PCR扩增获得DNA序列长度不等的DNA片段。将这些DNA片段克隆至pUC19载体质粒并导入大肠杆菌 ,从中筛选到 5个抗西索米星的转化子 (其中一个命名为sisR)显示对西索米星的高抗性 (超过 10 0 0 μg mL)。经DNA测序并通过互联网Blast比对 ,确认对该抗性负责的DNA片段是一个未见报道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992.
海菜花(水鳖科)-新变种-嵩明海菜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柱檀李恒  刀志灵 《广西植物》2005,25(5):424-425,i0004
报道了海菜花-新变种-嵩明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 var.songmingensis Z.T.Jiang,H.Li et Z.L.Dao)。该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叶片带状厚纸质,不透明,叶尖钝圆或具短尖。  相似文献   
993.
氮源NH4Cl浓度对粪产碱杆菌发酵生产热凝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利用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发酵生产热凝胶的发酵条件,氮源是菌体生长的限制性底物,单纯地提高初始底物(氮源)浓度并不一定能促进细菌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在分批发酵过程中,底物消耗导致培养环境pH的改变也是影响细菌进一步生长和产物合成的重要因素.通过增加培养基中初始氯化铵的浓度并同时控制发酵过程的pH条件,得到了较高的菌体浓度,热凝胶的合成水平也得到了显提高.当培养基中NH4Cl浓度提高到3.6g/L时,菌体浓度达到7.2g/L,热凝胶合成的产量可达30.5g/L,比原来NH4Cl浓度为1.1g/L时提高了51.7%.提高菌体浓度意味着需要提高溶氧水平来满足细菌的生长和代谢.初始氮源NH4Cl浓度的增加虽然能使菌体浓度得到提高,但发酵过程对溶氧的需求也相应增加,需要提高搅拌转速和通风以增加供氧水平.但高搅拌速率产生的高剪切力对热凝胶的凝胶性能将产生破坏作用,因此在发酵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细菌培养密度对合成热凝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草鱼日粮中小肽对幼龄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研究了草鱼日粮中不同种类与含量的小肽对幼龄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4 5 0尾 3.74± 0 .2 3g的草鱼分为 6组 ,每组 75尾鱼 ,每 2 5尾鱼饲养于 0 .2 5m3 的水族箱中 ,每组设 3个平行水族箱。试验 1、2、3、4、5组日粮中分别添加 0 .2 5 %、0 .5 %、1%的虾蛋白肽和 0 .5 %鱼粉水解物、0 .5 %酶解酪蛋白 ,对照组为 1%的鱼粉。水温为 2 7.6±3.1℃ ,试验期为 5 6d。结果表明 :(1)试验各组草鱼其相对生长率、饲料效率、饲料蛋白保留效率和血浆中钙、磷、镁含量与小肽总量均高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2 )草鱼日粮中最适宜的虾蛋白肽添加量为 0 .5 % ;(3)草鱼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小肽可提高饲料表观消化率和蛋白消化率 ,增加血液循环中生物活性肽的含量 ,增加体内氮沉积 ,减少肝胰脏和肠系膜脂肪储积 ,从而提高草鱼对日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和机体自身蛋白质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995.
鹅观草属三个物种及其居群间的醇溶蛋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秀华  周永红  杨瑞武  丁春邦  张利  张海琴 《广西植物》2005,25(5):464-468,i0008
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APAGE)对小麦族鹅观草属3个物种:毛叶鹅观草、纤毛鹅观草和竖立鹅观草进行了醇溶蛋白电泳分析,23份材料电泳分离出22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其中3条(16.6%)共同带,19条(83.4%)具多态性,每个材料可分离出9~16条谱带。结果表明:(1)三个物种具有相似的醇溶蛋白带型,但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2)同种不同居群间也存在遗传差异;(3)种间差异大于种内差异。  相似文献   
996.
刺叶柄棘豆的一个新变型--白花刺叶柄棘豆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描述了棘豆属(豆科)刺叶柄棘豆(Oxytropis acipblla Ledeb.)的一个新变型:白花刺叶柄棘豆O.aciphylla Ledeb.f.albiflora Z.Y.Chang,Z.H.Wu et L.R.Xu。原变型的花冠为红紫色或蓝紫色,而新变型的花冠为白色。  相似文献   
997.
用扫描电镜对原产中国的3种野生稻和2个栽培稻品种的叶片表面亚显微结构,尤其是气孔列数、气孔频度、气孔器乳突、大瘤状乳突、小栓细胞乳突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气孔频度的变化趋势是沿着疣粒野生稻-药用野生稻-栽培稻IR36-簿通野生稻-栽培稻珍汕97逐渐增大,其变化幅度在635-1737个/mm^2之间;气孔器乳突除疣粒野生稻为6个外,其余通常为4个;疣粒野生稻既无大瘤状乳突亦无木栓细胞乳突.药用野生稻无木栓细胞乳突。这些性状不仅具什种的特异性,而且与亲缘关系远近有关,可以作为稻属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8.
枇杷属植物等位酶遗传变异及品种基因型指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超薄平板微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的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对国家枇杷种质资源圃所收集保存的113个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品种(或株系)和4个野生近缘种[栎叶枇杷(E.prinoides Rehd.et Wils.)、大渡河枇杷(E.prinoides var.daduheensis H.Z.Zhang)、齿叶枇杷(E.serrata Vidal.)、大瑶山枇杷(E.dayaoshanensis Chen.)],共117份材料进行了等位酶遗传变异分析。在12个酶系中共检测到24个清晰位点和59个等位基因,多态位点为21个,位点最大等位基因数为5,体现出枇杷丰富的遗传种质多样性;X^2分析表明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产地品种群间存在明显差异,在用于分析的19个多态位点中,有15个位点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不同的种材料拥有各自特有等位基因,如Dia-1^c,Dia-2^b,Dia-3^b只存在于大瑶山枇杷中,Est-2^b,Est-3^a只存在于大渡河枇杷中,Idh-1^d仅出现于枇杷品种荔枝枇杷中,体现了枇杷物种间的遗传组成差异;利用11个酶系统22个位点的53个等位基因所构建的枇杷品种(株系)等位酶基因型指纹可以将113个枇杷品种中的111个完全区分,各品种均有自己独特的等位酶基因型指纹,虽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目前所研究的酶系统位点和等位基因变异与枇杷品种果实园艺性状变异间缺乏关联,但等位酶标记仍然不失为枇杷品种鉴别的一种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999.
3种碱蓬属植物种子含油量及其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应用重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生长的碱蓬、角碱蓬和翅碱蓬3种野生植物的种子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碱蓬、角碱蓬和翅碱蓬种子含油量分别为24.39%、15.67%和15.8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88.65%、88.30%、88.50%。尤其是亚油酸含量较高,分别达56.94%、59.35%和60.86%。利用盐碱荒地种植碱蓬属植物。充分开发其在食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价值。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埃塞俄比亚芥与诸葛菜属间杂种的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幼胚培养方法重新获得的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 carinata A.Braun,2n=34)与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O.E.Schulz,2n=24)的属间杂种仍为混倍体(2n=14~34),2n=34细胞的频率最高;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PMCs)表现正常的17个二价体配对和17:17的分离。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体细胞和PMCs中不含有整条的诸葛菜染色体,2n=34的体细胞和PMCs中包含了来自黑芥(B.nigra (L.)Koch,2n=16)的16条染色体。这些具有完全或部分埃塞俄比亚芥染色体组成的细胞,可能来源于以前提出的杂种细胞在有丝分裂中完全或部分亲本染色体组分开和染色体复制,并伴随诸葛菜染色体的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