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6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123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6篇
  1965年   11篇
  1963年   8篇
  1959年   9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缓解赤潮微藻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危害性问题,从潮间带泥样中筛选溶藻菌进行生物学特征分析,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及平板划线分离法从浙江舟山桃花岛潮间带泥样分离筛选菌株,以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及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为受试对象,通过丙酮法提取、测定叶绿素含量变化从中筛选高效抑制赤潮微藻生长的菌株。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检测及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初步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通过不同pH、发酵时间、添加比例等单因素实验,对菌株溶藻特性和溶藻活性物质特性进行研究。从潮间带泥样中共获得43株菌,以菌株2-1-2抑制效果最佳,经鉴定属于芽孢杆菌属,初步命名为Bacillus sp. 2-1-2。溶藻菌Bacillus sp. 2-1-2以胞外分泌溶藻物质的方式进行间接溶藻,最适生长pH为7.0±1.0,菌液最佳发酵时间2—4d、最佳添加比例20%;溶藻活性物质耐热性好,对酸碱耐受性佳,但不耐强酸,在pH=10、80℃处理后溶藻率分别可达(90.57±0.43)%和(89.52±0.96)%。对赤潮藻细胞ROS水平与MDA含量...  相似文献   
992.
报道了陕西省种子植物区系新记录的1属、4种及1变种。新记录属为菊科(Asteraceae)的兔耳一枝箭属[Piloselloides(Lessing) C. Jeffrey ex Cufodontis],新记录种及变种分别为蔷薇科(Rosaceae)的单瓣月季花[Rosa chinensis Jacq.var.spontanea(Rehd.et Wils.) Yüet Ku],藤黄科(Clusiaceae)的遍地金(Hypericum wightianum Wall. ex Wight et Arn.),八角枫科(Alangiaceae)的小花八角枫(Alangium faberi Oliv.),菊科(Asteraceae)的兔耳一枝箭[Piloselloides hirsuta(Forsskal) C. Jeffrey ex Cufodontis],莎草科(Cyperaceae)的溪生薹草(Carex fluviatilis Boott)。标本均存放于陕西省西安植物园植物标本馆(XBGH)。  相似文献   
993.
蕨类植物普遍能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并显著增强其获取养分和抵抗环境胁迫的能力,为了明晰AMF在不同蕨类植物体内的侵染特征,该研究对广东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进行野外调查取样,并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蕨类植物—AMF共生体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分析,以明确不同蕨类植物与AMF的共生特征,从而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利用华南地区蕨类植物资源。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AMF对不同蕨类植物的侵染形式均以菌丝为主,而丛枝侵染率最低;不同蕨类植物之间的AMF总侵染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团叶鳞始蕨(56.03%)均显著高于其他物种(P<0.05)。(2)显微观察显示,菌丝是AMF定殖于各种蕨类植物根系中最常见的形式,在9种蕨类植物根皮层细胞中均有发现,但不存在于中柱细胞。(3)观察发现,AMF菌丝主要由2~3层厚薄不一的薄壁细胞组成,多呈椭圆形和扁平形状。(4)AMF菌丝及泡囊中包含许多小液泡和脂质类物质,这可能是菌根结构储存能量的重要方式。研究认为,陆地生态系统中AMF对蕨类植物普遍具有侵染的能力,但其在不同蕨类植物根系中的赋存形式具有显著差异,这可能归因于植物自身生理特征以及生境条件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文章主要是对于可见异物检查中注射用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样品制备方法的考察。在实验过程中,主要采用光散射可见异物检测仪考察水的处理、注射器与西林瓶的清洗与无菌原料药的称量方法。最后,能够得到以下结论:注射用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样品制备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均有引入外来异物的风险,需要建立科学可行的样品制备与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熟制鱿鱼块在微波杀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微生物灭活情况,文章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构建传热-电磁双向耦合模型,对微生物热失活方程进行积分,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模拟,最后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微波杀菌过程中温度变化和微生物灭活情况与实验结果总体接近,表面温度低于中心温度,相差8℃~10℃。在温度保持阶段两者差异稳定,微生物的灭活情况与温度分布相对应,关键原因就是电场分布的不均匀和食品表面热对流现象。熟制鱿鱼块中心点温度模拟值和微生物灭活数据与实验数据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9和0.31。文章证实了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的数值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微波热杀菌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用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一个小型害鼠与寄生蚤类共存的生物数学模型,并对模型作了某些简化。初步研究了简化模型的若干性质,以提供灭鼠和流行病防治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应用15株分别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糖蛋白(Glycoprotein Ⅱ G2),核蛋白(Nuclcocapsid,NP)及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19例HFRS尸检病例的16种组织中的病毒抗原进行了定位和分布的研究及抗原分析。结果表明,死于早期HFRS人体组织内病毒抗原量大,分布广泛,主要以可溶性和颗粒性两种形式存在,前者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外,呈G2,NP及HA抗原阳性,是参与形成免疫复合物的主要抗原形式;后者是以单纯病毒NP或HA抗原阳性的病毒包涵体(IB)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是病毒直接作用所致细胞病变的标志,IB的广泛分布但只有极个别阳性细胞发生坏死,说明该病毒具有泛嗜性感染和弱致细胞病变能力的特性。抗原分析结果显示,组织细胞中病毒抗原的表达及其抗原量受宿主细胞的种属,组织结构特点及病期的影响,也存在个体差异以及因感染病毒株或血清型不同产生差异的可能性。病毒抗原染色形态学证实,NP上具有HA抗原位点,其抗原决定簇有三类,其中的某些抗原决定簇可因病毒宿主动物或细胞的种属不同,表达也不同。HA抗原在人体组织细胞中的高表达和广泛分布也说明HFRSV对人体有很强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998.
应用鼠单抗显示鼠组织中特异性抗原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应用小鼠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单克隆抗体(MAbs)免疫细胞化学法定位HFRSV自然感染大鼠组织中的病毒抗原时发现,部分大鼠组织的特异性HFRSV MAbs的染色切片及无关MAb对照和空白对照染色的切片中均出现血液。血细胞,血管壁,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肾小球毛细血管及散在的心肌和肝细胞阳性,说明组织中有交叉反应。免疫双扩试验,羊抗鼠IgG桥抗可与大鼠Ig产生免疫沉淀反应,提示,组织中的交叉反应是由桥抗与大鼠细胞中本身存在的Ig(EIg)反应所致。为了避免EIg对特异性病毒抗原染色的干扰,我们以HFRSV MAbs预先分别与二抗羊抗鼠IgG结合,再用正常鼠Ig结合可能存在的二抗中尚未结合MAbs的Fab结合位点,制成一抗分子复合物,并以此作为一个新的相当于羊源性单克隆抗体孵育组织,以抗羊抗体连接羊PAP的多重PAP法显示一抗分子复合物的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一抗的特异性,以有多重PAP法的敏感性,可有效的避免因EIg产生的交叉反应。用小鼠抗大鼠Kappa轻链MAb按同样方法制备一抗分子复合物用于染色证实,产生交叉阳性的部位确为大鼠组织中的Ig。病毒抗原及Ig的定位结果说明,HFRSV自然感染大鼠组织中的病毒抗原有广泛分布,也存在免疫复合物,但后者有别于HFRS人体组织的分布,另外,心肌及肝细胞Ig阳性说明该组织存在因HFRSV感染所造成的组织损伤,该损伤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99.
应用地高辛配体(digoxigenin)标记探针的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原癌基因 c-myc 和 jun在12例不同发育阶段的人胎心肌中的表达。根据胎龄,将其中9例分成三组,胎龄分别是16—17、23—24和27—28周,每组各3例。另外有32和36周及足月的大胎龄标本各例。杂交信号用图象分析仪(MIAS 300)分析处理。结果显示:c-myc mRNA 或 jun mRNA 的表达水平在3组心肌样本中的任意2组间的变化有差异显著性(P<0.01)结果表明,在胎儿早期,c-myc 和 jun 的表达都较高,随着胎龄的增加,其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在足月胎儿表达水平很低。结果提示,在人胎心肌的发育过程中,这两种原癌基因的表达均是一种下行调节方式,反应了 c-myc 和 jun 在心肌细胞的发育过程中与心肌细胞的生长密切相关。可能在心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也表明,地高辛配体标记探针的原位杂交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分辨力好和实验周期短等优点。对在体正常心肌发育的原癌基因表达的研究,有助于对正常心肌生长以及对心肌肥大发生的分子机制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00.
普通栽培稻籼粳亚种间杂种结实率低是开展亚种间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障碍。这一障碍是杂种花粉和胚囊的不育性引起的。不育性曾经认为是两者染色体在结构上存在微小的差异所致,但F_1植株减数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