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34篇
  免费   1493篇
  国内免费   7182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499篇
  2022年   624篇
  2021年   684篇
  2020年   608篇
  2019年   647篇
  2018年   503篇
  2017年   497篇
  2016年   539篇
  2015年   592篇
  2014年   984篇
  2013年   792篇
  2012年   1183篇
  2011年   1190篇
  2010年   1014篇
  2009年   1023篇
  2008年   1250篇
  2007年   963篇
  2006年   864篇
  2005年   861篇
  2004年   712篇
  2003年   755篇
  2002年   781篇
  2001年   582篇
  2000年   582篇
  1999年   479篇
  1998年   361篇
  1997年   287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中国希瓦氏菌D14^T的厌氧腐殖质呼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证明,希瓦氏菌新种(ShewanellacinicaD14T)在厌氧条件下可以利用多种有机酸盐和甲苯等环境有毒污染物作为电子供体,以腐殖质作为唯一末端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呼吸(即醌呼吸)。电子在细胞膜呼吸链的传递过程中,偶联能量的产生来支持菌体的生长,1mmol/LAQDS可支持细胞增殖约60倍。电子供体的氧化和唯一电子受体腐殖质还原之间存在着动态的偶联过程,随着电子供体量的增加腐殖质还原的量也随之增加。典型呼吸链抑制剂诸如:抑制Fe-S中心的Cu2 ,甲基萘醌类似物标桩菌素,抑制甲基萘醌氧化型向还原型转化的双香豆素和细胞色素P450的专一抑制物甲吡酮等对腐殖质的还原有着极为显著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证明希瓦氏菌(Shewanellacinica)D14T可利用腐殖质进行厌氧呼吸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而D14T在进行腐殖质呼吸的同时,对于甲苯,苯胺等环境有毒物质的有效降解则具有着重要的环境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2.
从中国广西靖西的烟草病株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G102和G103,用双生病毒特异性引物均扩增出约500bp的片段,两者序列同源性达99%。对G102基因组DNA-A全序列测定表明,其全长为2728个核苷酸,与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同源性最高,达96.5%。进一步研究发现,G102和G103都伴随有长为1342个核苷酸的卫星DNA分子(DNAβ),这两个DNAβ分子的全序列与TYLCCNV的DNAβ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2.9%和93.4%。这是首次明确广西分离的TYLCCNV也伴随有卫星分子。  相似文献   
993.
应用DGGE研究微生物群落时的常见问题分析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是通过核酸片段对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可以监测未培养细菌及其功能基因,被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动态分析,并成为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文中论述了DGGE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全面分析了样品预处理过程和PCR扩增效果对DGGE分析的影响,探讨了DGGE图谱的优化过程和图谱分析方法,并对DGGE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4.
根据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BG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在9个中国地方鸡种和1个国外引进鸡种基因组中扩增了包括其第一内含子和第二外显子在内、长度为401bp的DNA片段。经PCRSSCP分型筛选后,对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和直接PCR测序及比对分析,发现了31个MHCBG新等位基因;各等位基因主型所含有的亚型数及其在不同品种间的分布极不均衡。第二外显子核苷酸序列和其所编码的MHCBG抗原类IgV结构域氨基酸序列比较表明,在中国地方鸡种BG基因第二外显子的207bp序列中有37个多态性变异位点,其中简约性信息位点29个,单个位点的变异8个;等位基因间的遗传变异范围0.0013-0.1433;各变异位点的核苷酸变异指数0.206-1.462。该编码区核苷酸的异义替换率为9.26%±1.92%,高于同义替换率2.34%±0.90%。所估计的核苷酸转换数和颠换数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当核苷酸转换数和颠换数达到平衡后,该片段核苷酸转换数的增加幅度逐渐高于颠换数。在其所编码的类IgV结构域氨基酸序列中,多态变异位点有22个,其中简约性信息位点6个,单变异位点16个;所估测的等电点为8.45,疏水性氨基酸占40.3%,亲水性氨基酸占29.9%;该序列具有明显的疏水性特点。等位基因间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31个BG等位基因分为两个群,相同主型的等位基因首先聚类。本研究为鸡BG基因的免疫功能和遗传进化研究提供了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粉条儿菜和肺筋草的考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植物学文献多将Aletris中文名确定为粉条儿菜属,或粉条儿菜属与肺筋草属并用。本文根据古籍中的图、文以及地理分布的考证,确认粉条儿菜一名最早见于《救荒本草》,实为菊科Compositae鸦葱属Scorzonera植物。日本人最早将粉条儿菜鉴定为AletrisjaponicaLamb.(=A.spicata),松村任三沿袭,中国大多数植物分类学著作从之,这是错误的。首次记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中的肺筋草才是Aletris属植物。《救荒本草》中的粉条儿菜应为华北鸦葱Scorzonera albicaulis Bunge,《植物名实图考》中的肺筋草应为Aletris scopulorum Dunn,而非A.spicata(Thunb.)Franch。  相似文献   
996.
中国豆科植物一新记录种——小花红豆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小花红豆草Onobrychis micrantha Schrenk在中国新疆的分布。该种的分布区以往仅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地以及阿富汗和伊朗有记载。它与美丽红豆草O. pulchella Schrenk接近, 区别在于前者荚果的刺分离, 而后者荚果的刺彼此结合成膜质透明的隔膜。至此, 中国红豆草属Onobrychis的种类已达4种, 包括3个野生种和1个引进栽培种。给出了4种植物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997.
贵州悬钩子属(蔷薇科)一新种--务川悬钩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贵州省务川县发现的悬钩子属Rubus(蔷薇科Rosaceae)一新种——务川悬钩子R.wuchuanensis S.Z.He。该种在体态上与锯叶悬钩子R.wuzhianus L.T.Lu&Boufford相近,区别在于其叶片卵状披针形,边缘疏生小锯齿;叶柄较短,长0.7-1cm;花序为顶生稀疏总状花序,具花8-10朵:花梗长3.55cm;花瓣先端具骤突尖头。  相似文献   
998.
报道了贵州金盏苣苔属Isometrum一新种, 即万山金盏苣苔I. wanshanense S. Z. He。该种以花序梗、花梗被褐色长柔毛至近无毛, 花冠细筒状, 紫色, 喉部不缢缩, 上唇稍长于下唇, 雄蕊及雌蕊均无毛而与柔毛金盏苣苔I. villosum K. Y. Pan 相近缘, 但叶具柄, 柄长0.4-1.4 cm, 叶片较小, 倒披针形, 长1.5-4×0.5-1.6 cm, 聚伞花序具1-4朵花, 花萼裂片外面近无毛或近顶端疏被褐色长柔毛, 花柱与子房近等长而不同。  相似文献   
999.
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特征对水深环境梯度的响应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通过野外调查芦苇种群特征及获取的监测数据,应用多元统计法、函数极值法以及β多样性指数测度法,对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在不同环境梯度(以水深为主)条件下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及β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通过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区的10个调查样地划分为6个类型.随水深环境梯度变化,各样地群落优势植物也发生相应变化.(2)芦苇的平均高度和平均茎粗与平均水深呈显著相关.芦苇平均密度和平均盖度值与平均水深拟合曲线的变化呈非线性变化趋势.在平均水深为0.3m时,芦苇平均密度和平均盖度出现明显的峰,随水深变化向峰两侧递减,而芦苇平均株高和平均茎粗随水深增加呈递葺增趋势.(3)通过β多样性分析,黄河三角洲存在明显的环境梯度变化,随着水深的变化,物种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通过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后得出的各相邻样地(水深段)间的Sorensen指数值均大于不相邻样地(水深段)间的值.水生环境植物群落间的相似性程度较大,而旱生环境植物群落间相似性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000.
千烟洲人工林水汽通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菊  刘允芬  杨晓光  李俊 《生态学报》2006,26(8):2449-2456
利用涡度相关技术研究了2004年千烟洲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的水汽通量变化特征,结合气象要素的观测,进一步分析了净辐射、温度、水分、热量等环境因子对水汽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年各月各时刻的水汽通量大多为正值,夏季大于春秋两季,冬季最小。其中7月份为全年最高,日最大值达到0·149gm-2·s-1;1月份最低,日最高值仅为0·021gm-2·s-1。不同天气条件下(晴天和多云)水汽通量的日变化有明显区别。全年蒸散量为736·1mm,占总降水量(1323·6mm)的55·6%。除7月份和10月份外,各月的蒸散量都要小于降水,尤以3、4月份差别最大,2004年10月出现典型的秋旱,但蒸散量和常年相差不大。水汽通量对净辐射、气温、地温、以及土壤热通量的变化都有很好的响应,两种天气条件下都能达到显著水平,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表达其间的关系。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晴天和多云时入选的变量不完全相同,晴天主要是净辐射、温度(气温、地温)、水分(饱和水汽压差),多云时包括净辐射、地温、土壤热通量和水分(空气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可见气象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水汽通量的变化,而以辐射和地温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