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潜在入侵区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是原产于北美的菊科Aster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 上世纪30年代引入我国, 现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的部分省市, 并已成为该区域的农业和环境杂草。为了预测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 本研究采用相同气候方法对其进行了估测。我们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原产地——美国的气候参数作为参照, 将其与我国各地气象站的气候数据进行匹配。结果表明,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的纬度跨度为25°–50°, 所以其潜在的入侵区将远大于目前的实际分布区, 甚至东北的部分地区也将适宜于该物种的生长。据此, 我们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该物种的监测工作, 以防其进一步向目前入侵区以外的周边地区蔓延。  相似文献   
92.
陈秀华  赵斌 《菌物学报》2006,25(3):416-423
通过5个土壤Cu2 水平(0,20,50,100,150mgkg-1)的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Cu2 水平接种AM真菌对紫云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Cu2 水平升高,紫云英生物量下降,与未接种相比,接种AM真菌明显提高了紫云英的生物量,接种G.intraradices对紫云英生物量的提高比接种G.mosseae更为明显,两者间呈显著性差异。(2)随着土壤Cu2 水平升高,紫云英根段浸染率下降,菌丝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也下降。(3)在相同土壤Cu2 水平接种不同的AM真菌,紫云英根段浸染率有显著差异,接种G.intraradices的紫云英根段浸染率显著高于接种G.mosseae的处理,其菌丝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也显著高于接种G.mosseae的处理。(4)接种G.intraradices能显著抑制Cu2 从紫云英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的运转,降低Cu2 的毒害,接种G.mosseae相对促进了Cu2 的运转。以上结果显示,Cu2 污染土壤中接种G.intraradices对紫云英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3.
冬小麦-夏玉米播前耕作对夏玉米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设置冬小麦播前旋耕夏玉米播前免耕(RN)、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免耕(MN)和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旋耕(MR)3个处理,研究冬小麦-夏玉米播前耕作条件下夏玉米叶面积、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抽雄期(VT)到抽雄后40 d(VT+40),MN与MR的叶面积显著高于RN;从VT+40到成熟期(R6),MR的叶面积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抽雄后20 d(VT+20)达最高值,之后逐渐下降;与RN相比,MR和MN的叶绿素a含量分别提高11.4%和9.7%,叶绿素b含量分别提高14.9%和15.9%.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各处理的穗位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MR与MN处理VT~VT+40维持较高水平,较RN分别提高11.5%和24.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VT+20时期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MR与MN的SOD、CAT和POD活性从VT到VT+40维持较高水平;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RN始终高于MN和MR.与RN相比,MN和MR平均增产24.0%和30.6%;与MN相比,MR平均增产5.2%.MN可有效延缓叶片衰老,有利于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94.
董昌金  郑世学  赵斌 《菌物学报》2003,22(3):410-416
通过对球囊霉属几种AM真菌进行孢子表面消毒与萌发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差别灭菌法"即先用含2%氯胺T、0.02%链霉素和0.01%庆大霉素的溶液孢子表面消毒10min,然后在25~27℃下培养3天,再用含2%氯胺T、0.02%链霉素和0.01%庆大霉素的溶液孢子表面消毒10min,其消毒效果最好,孢子萌发率较高,污染率较低.同时发现土壤、草炭和寄主植物根的分泌物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培养基pH值的变化对孢子萌发也有一定的影响.AM真菌孢子用"改良Sandwich法"进行萌发,其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95.
绿色新农药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天然产物进行活性先导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是重要的新农药创制策略,然而其作用靶标和作用机制难以确定,阻碍了其在新农药中的应用。因此发现化合物新靶点对于新农药创制来说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化学蛋白质组学作为后基因组时代的新技术,目前已经成为研究药物靶点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基于化学蛋白组学的化合物作用分子靶点发现方法和典型案例进行探析,介绍这些技术的主要原理、应用以及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旨在阐述基于化学蛋白质组学发现药物作用靶标的最新方法,并为天然产物靶点及新农药创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阳蝇属(Helina)隶属于蝇科(Muscidae)棘蝇亚科(Phaoniinae)圆蝇族(Mydaeini)国内已有记录28种。1981年7月19日,我们在山西省文水县中庄公社境内的关帝山林区草坪(海拔1700m)采到本属标本签定为宽跗阳蝇(H.Iatitarsis Ringdahl,1924),系我国首次纪录。 据Hennig氏(1964)报道,本种分布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英、法、德、奥地利等国和阿尔卑斯山脉2500高的草地。  相似文献   
97.
球囊霉属几种AM真菌孢子表面消毒与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球囊霉属几种AM真菌进行孢子表面消毒与萌发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差别灭菌法”即先用含2%氯胺 T、0.02%链霉素和0.01%庆大霉素的溶液孢子表面消毒10min,然后在25-27℃下培养3天,再用含2%氯胺 T、0.02%链霉素和0.01%庆大霉素的溶液孢子表面消毒 10min,其消毒效果最好,孢子萌发率较高,污染率较低。同时发现土壤、草炭和寄主植物根的分泌物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培养基 pH 值的变化对孢子萌发也有一定的影响。AM 真菌孢子用“改良 Sandwich 法”进行萌发,其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基因、胆囊收缩素A受体(cholecystokininAreceptor。CCKAR)基因和胆囊收缩素B受体(cholecystokinin A recepmr,CCKBR)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4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和455例健康个体(对照组)三个基因的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位点(rs11571842、rs13069836、rs1800908、rs1800857、rs1042047、rs4758092)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人群中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结果:对照组6个SNPs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e平衡(P〉0.05);CCKAR基因rs1800857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精神分裂症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CKAR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更容易患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诱导大鼠产生酒精依赖,观察大鼠产生的躯体依赖及行为学改变。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其中饮酒组和对照组各10只。通过6%(v/v)酒精溶液作为饮酒组大鼠唯一饮水来源共28d,测量血酒精浓度。根据旷场行为、戒断症状和强迫游泳等方法来判断是否成功诱导大鼠产生酒精躯体依赖及动机行为改变。结果:整个实验过程饮酒组大鼠血酒精浓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饮酒组大鼠旷场测试中水平活动量在饮酒第7d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垂直活动量在饮酒第7、14d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饮酒组大鼠戒断2-48h酒精戒断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评分在戒断第6h最高;戒断24、48h的大鼠在强迫游泳中绝对不动时间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大鼠持续饮用6%(v/v)浓度酒精溶液可以诱导出大鼠对酒精的严重躯体依赖和抑郁状态,并抑制大鼠在新奇环境中的活动能力和动机行为。  相似文献   
100.
2006年秋季(10月)和2007年春季(4月)分别在横沙岛、长兴岛的9个断面采集土壤样本,分析了2岛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及其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在横沙岛、长兴岛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3种,分属4个主要类群,其中甲壳动物2种,软体动物3种,环节动物3种,其他动物5种。春、秋季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两岛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横沙岛的密度和生物量大于长兴岛。2006年秋季,中潮位底栖动物的密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潮位(P<0.05);2007年春季,低潮位的密度显著低于其他两个潮位(P<0.05);而这两个季节各潮位之间的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春季低潮位的生物量显著高于秋季(P<0.05),而高潮位和中潮位的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春、秋季间和各断面间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没有显著差异。Bray-Cutis群落聚类结果也表明各断面间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