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乙肝病毒载量与血清标志物及ALT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讨了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HBVM)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酶联免疫法和连续监测法检测了345例血清标本HBV-DNA含量,HBVM(HBsAg、HBsAb、HBeAg、HBeAb、抗HBcIgM)表达及ALT水平。HBsAg、HBeAg(和抗HBcIgM)阳性患者HBV DNA阳性率要明显高于HBsAg、HBeAb(和抗HBcIgM)阳性患者、仅HBsAg阳性患者及HBsAb、HBeAb阳性患者(P<0.01)。血清HBeAg阳性标本HBV-DNA阳性率为98.7%,明显高于HBeAg阴性标本的61.6%(P<0.01),并且血清HBeAg阳性标本HBV-DNA含量(log值,7.42±1.43)也明显高于HBeAg阴性标本(4.36±1.73)(P<0.01);在HBV-DNA含量小于107copy/mL的标本中,ALT与HBV-DNA含量呈正相关(P<0.01)。血清中HBV DNA含量与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以及肝细胞损伤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临床工作中应对血清HBVM、ALT和HBV-DNA含量联合检测,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预后及指导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大田淹水对夏玉米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选用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淹水时期(三叶期、拔节期和开花后10 d)和持续时间(3 d、6 d)淹水对夏玉米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 淹水胁迫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较不淹水对照显著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三叶期淹水6 d后DH605和ZD958的含量较对照分别升高35.3%和34.1%.淹水胁迫后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产量显著下降.三叶期淹水6 d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最大,DH605和ZD958较对照分别减产32.1%和35.2%.不同生育期中,三叶期淹水造成的影响最大,拔节期次之,开花后10 d淹水造成的影响较小,且影响程度随淹水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加剧.  相似文献   
3.
【背景】砷(arsenic,As)是一种剧毒的类金属,水体砷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开发高效除砷方法迫在眉睫。【目的】吸附法是目前除砷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对从铁矿表层土壤分离得到的一株铁氧化菌FX8进行研究,以期通过其氧化Fe (II)生成的铁矿物作为吸附剂而去除砷。【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总Fe和Fe (II),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和能量色散谱(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对铁氧化物沉淀进行分析,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总As。【结果】菌株FX8为革兰氏阳性、好氧,其菌落为圆形、乳白色,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镜检细胞为杆状,大小为(0.5-2.5)μm×(0.13-0.25)μm,可归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菌株FX8能够氧化Fe (II)并生成铁氧化物沉淀,该沉淀为一种无定形的Fe (III)矿物,其结晶性差且含有大量生物杂质,并且通过产生胞外酶氧化Fe (II)。菌株FX8在28℃、150 r/min条件下,在加As (III)和As (V)体系中,48 h内总Fe的去除率均为100%,而对应的总As去除率分别为99.54%和99.86%;在As (III)和As (V)体系中加入菌株FX8的胞外粗酶液,2 h内总Fe的去除率均为100%,相应的总As去除率为99.45%和100%。【结论】菌株FX8是一株铁氧化菌,利用其胞外粗酶液生物矿化铁除砷的效果优于菌株-砷共培养,本研究可为水体砷污染的高效生物修复提供新的生物材料及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叶志义  范霞 《生命科学》2009,(1):156-162
细胞表面的力学性质会随着细胞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它的变化间接反映出胞内复杂的生理过程。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能以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检测活体细胞,通过利用赫兹模型分析力曲线可以获得细胞的弹性信息。本文简介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模式,着重介绍利用AFM力曲线检测细胞弹性的方法及其在细胞运动、细胞骨架、细胞黏附、细胞病理等方面的应用成果,表明AFM已经成为细胞弹性研究中十分重要的显微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A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A type Ⅰ,SR-AI)在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过程中的免疫调节功能。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与野生型小鼠和SR-AI~(-/-)小鼠腹腔原代巨噬细胞互作,研究SR-AI在吞噬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荧光染料染色菌体及检测胞内荧光强度,数据显示SR-AI敲除后巨噬细胞对肺炎克雷伯菌的吞噬能力下降,但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吞噬能力升高。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相关炎症因子mRNA水平,发现SRAI敲除后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刺激巨噬细胞引发的炎症反应均增强。结果表明,SR-AI参与巨噬细胞对肺炎克雷伯菌的吞噬,但不参与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吞噬,且可能抑制了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引发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构建pUCm-TLR4质粒作为定量模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 140 例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4mRNA的含量,并结合HBV感染者临床情况进行分析.HBV感染者PBMC中TLR4mRNA的表达范围是1.1×105~10.5×107 copy/μg RNA,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5×105~1.25×106 copy/μg RNA),其中慢性乙肝组TLR4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慢性重型乙肝组(P<0.05);HBV病毒载量的对数值与TLR4mRNA的含量存在负相关(r=-0.316,P<0.01).结果表明,HBV感染者PBMC中TLR4mRNA的表达与疾病进展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蛋白电泳谱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蛋白的变化特点,探讨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从临床收集正常体检者血清和乙型肝炎病毒不同感染阶段的患者血清,按疾病类型进行分组。选用血清蛋白电泳技术检测白蛋白(ALB)、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百分含量及A/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重度慢性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中ALB、α1球蛋白、α2球蛋白明显降低,而γ球蛋白明显升高;重度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三组中A/G比值依次明显降低。急性乙型肝炎组和轻度慢性肝炎组的蛋白电泳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前白蛋白含量在急性乙型肝炎、轻度慢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组均明显降低。结果提示,蛋白电泳图谱随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不同阶段会发生相应变化。A/G能够反应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中晚期进展,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以及病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 1 999~ 2 0 0 3年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变迁情况 ,采用K B方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 ,对 1 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1 2月临床分离的 42 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 ;耐药率的显著性比较采用x2 检验。结果显示 ,1 999~ 2 0 0 3年从临床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42 3株。 2 0 0 2~ 2 0 0 3年MRSA的分离率为 1 9.7% (2 9/ 1 47)有增加趋势 ,高于 1 999~ 2 0 0 0年度分离率 1 7.5 % (3 3 / 1 89)。在 2 0 0 2~2 0 0 3年间MSSA对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 .0 % ,4.6% ,2 .3 % ,1 .3 % ,6.8%和 2 1 .8%。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 ,为 5 1 .9% ,70 .4%和 41 .3 %。与 1 999~ 2 0 0 0年比较 ,MSSA对青霉素G、环丙沙星、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明显下降 ,p <0 .0 5。 5a间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菌株。 1 999~ 2 0 0 3年MRSA发生率有增加趋势。耐药性监测有助于遏制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夏玉米播前耕作对夏玉米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设置冬小麦播前旋耕夏玉米播前免耕(RN)、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免耕(MN)和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旋耕(MR)3个处理,研究冬小麦-夏玉米播前耕作条件下夏玉米叶面积、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抽雄期(VT)到抽雄后40 d(VT+40),MN与MR的叶面积显著高于RN;从VT+40到成熟期(R6),MR的叶面积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抽雄后20 d(VT+20)达最高值,之后逐渐下降;与RN相比,MR和MN的叶绿素a含量分别提高11.4%和9.7%,叶绿素b含量分别提高14.9%和15.9%.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各处理的穗位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MR与MN处理VT~VT+40维持较高水平,较RN分别提高11.5%和24.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VT+20时期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MR与MN的SOD、CAT和POD活性从VT到VT+40维持较高水平;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RN始终高于MN和MR.与RN相比,MN和MR平均增产24.0%和30.6%;与MN相比,MR平均增产5.2%.MN可有效延缓叶片衰老,有利于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