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0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76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邱信芳  俞民澎 《遗传》1989,11(6):38-41
在肿瘤分子遗传学研究中,近年来有两项最为突 出的成就;第一,致癌基因的发现及其深入的研究;第 二,揭示了染色体畸变与致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由 于这两项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 度去认识肿瘤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资料完整的4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腺癌33例(73.3%)为主要的病理类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上腹部不适、黄疸、消化道出血等。胃十二指肠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超声内镜、CT及B超确诊率分别为91.1%(41/45),93.3%(42/45),82.2%(37/45),75.6%(34N5),68.9%(31/45)及26.7%(12/45)。本组45例均行开腹手术,包括根治性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6例;姑息性手术,胃肠吻合术2例、肿瘤局部切除术5例、短路手术2例。根治术和姑息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46.7%和4.4%,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全组45例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手术方式、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节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胃十二指肠镜、ERCP以及十二指肠低张造影等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率;根治性手术远期疗效较好;淋巴结转移和局部侵犯是肿瘤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3.
桂玲  张克强  王静 《生物磁学》2011,(19):3700-370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和MTA1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0例子宫内膜癌和40例正常宫内膜组织中PTEN和MTAl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MTA1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PTEN与MTAI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5,P〈0.05)。结论:PTEN和MTA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行为密切相关,且两者表达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
刘旭  张东亮  刘文虎 《生物磁学》2011,(7):1382-1384
溶瘤腺病毒是一组通过基因工程构建的腺病毒、能够选择性在肿瘤细胞中完成感染-复制周期,从而特异性地杀伤、溶解肿瘤而不伤及其他正常细胞、组织,其作用机制包括:通过基因的缺失突变、插入特异性启动子、以及通过病毒结构蛋白的修饰等方面,实现肿瘤靶向治疗作用。本文就相关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7例乳腺癌患者,5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5例健康人血清中CEA、CA19-9、CA153等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及3种标志物不同组合对乳腺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乳腺癌患者3种肿瘤标志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乳腺良性肿瘤组(P〈0.01)。3项标志物不同组合对不同分期乳腺癌检出的敏感性均高于单项标志物。其中CEA+CA199+CA153组合的检出敏感性较其他组合均高,特别是对早期患者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CEA+CA199+CA153联合检测能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钙黏附素(E—cadherin)和β-连接素(β-catenin)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宫颈组织病理存档石蜡包埋组织钙黏附素(E—cadherin)和β-连接素(β-catenin)的表达,阳性信号采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E—cadherin在柱状上皮移位组及CINT组、C1NII组、CINIⅡ组中的平均光密度值(AOD)分别为:0.0866±0.0392、0.073±0.0122、0.0467±0.0056、0.0396±0.0097;β-catenin在柱状上皮移位组及CIN I组、CIN II组、CIN III组中的平均光密度值(AOD)分别为:0.1101±0.0116、0.1016±0.0108、0.0711±0.0062、0.0515±0.0091。随着CIN病变的升级,钙黏附素和β-连接素的表达均呈下降趋势,二者的平均光密度值(AOD)正相关(r=2.546.P=0.018〈0.05)。结论:钙黏附素、β-连接素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进展相关,在估计CIN的预后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7.
自然杀伤(NK)细胞是人体先天免疫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和抗体免疫治疗的基础.NK细胞通过直接杀伤作用和释放细胞因子来共同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目前,已开发出多种利用激活的NK细胞治疗肿瘤的方案.然而,癌症患者的NK细胞功能受损,抗癌能力下降,均限制了NK 细胞的临床疗效 .新的方案通过提高NK细胞的数量和杀伤功能来改善治疗效果. 利用体外长期激活、大规模培养临床使用的NK细胞是达成上述效果的最佳方法之一. 本综述讨论了NK细胞研究背景,NK细胞治疗的现状,尤其是体外培养扩增具有较强功能NK细胞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98.
间充质干细胞MSCs(mesenchymal stem cells)与肿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近年来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纤维母细胞或肌肉细胞等多种间充质细胞的能力.MSCs在肿瘤细胞中表现出的归巢和转移能力为其成为潜在的抗肿瘤工具奠定了基础,MSCs转移到肿瘤细胞后参与重塑肿瘤微环境,并对其增殖、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MSCs重塑肿瘤微环境后对肿瘤细胞的增殖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相关文献报道有很大的争议.基于相关研究近况,主要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参与重塑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就已知的分子机理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9.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 TRAIL) 是TNF超家族中的成员,能够广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毒副作用. TRAIL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人脑胶质瘤是神经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类型, 占颅内肿瘤50%~60%,5年存活率为20%~30%. 本研究探讨可溶性TRAIL蛋白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抑制作用. 由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的TRAIL多为包涵体,为获得可溶性的蛋白,将hTRAIL95~281功能区基因片段插入到pHisSUMO表达载体,经IPTG低温诱导表达,Ni-NTA Agarose纯化后获得可溶性SUMO-hTRAIL,经SUMO ProteaseⅠ切去SUMO融合标签后获得成熟可溶hTRAIL蛋白. 以U251细胞为靶细胞,通过MTT法检测TRAIL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证明,TRAIL对U251细胞的抑制呈剂量依赖关系,最大抑制率为53.9%.流式细胞仪检测TRAIL诱导U251细胞凋亡实验中,对照组细胞存活率为92.2±0.8%,实验组细胞存活率为35.5±1.2%,证明重组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并在体外能明显诱导U251肿瘤细胞发生死亡.本研究结果为TRAIL蛋白在临床上应用于肿瘤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
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b(VEGF165b)在人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肾癌组织和25例正常肾组织中ILK和VEGF165b蛋白的表达,并与肾癌临床分期进行比较.35例肾癌组织中,ILK表达率为82.9%(29/35),VEGF165b表达率为17.1%(6/35);而25例正常肾组织中ILK表达率为28.0%(7/25),VEGF165b表达率为96.0%(24/25).肾癌中ILK的表达与VEGF165b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ILK与VEGF165b的表达均与肾癌的临床分期有关.ILK在肾癌组织中异常活性表达,VEGF165b在肾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降低,二者表达成负相关,与肾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