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食用茵中含有多种抗病毒蛋白,可用于植物保护,利用离子交换层析技术和凝胶层析技术,从食用茵毛头鬼伞中提取到抗植物病毒蛋白y3,实验结果表明,y3是一种糖蛋白,利用Western杂交方法可以在发酵茵丝体和子实体中同时检测到,说明可能是组成型表达,根据其N端氨基酸序列,使用RACE-PCR克隆技术,获得了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部分cDNA序列,浓度为2.0 μg/ml时,蛋白y3对烟草花叶病毒(TMV,20 μg/m1)侵染心叶烟的抑制率为50%,实验同时表明,y3还可抑制病毒在寄主普通烟Nicotirma tabacum Var.k326中的复制.  相似文献   
92.
蒋华伟  方芳  郭水良 《生态学报》2008,28(1):399-406
调查发现,野外有日本菟丝子(Cuscutajaponica)寄生于加拿大一枝黄花(Sotidago canadensis)植株的现象,被寄生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矮小,叶片枯黄,生长严重受阻.在实验控制条件下,观测了日本菟丝子寄生后加拿大一枝黄花生理生态特性的相关指标,并对寄主进行了解剖观察,探讨了应用日本菟丝子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日本菟丝子可以寄生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茎及叶片,寄生根能够穿过加拿大一枝黄花表皮、皮层直至髓部,从寄主植株吸收水分和养分,使自身生物量得到增加,并严重影响了寄主的生长;(2)寄生50-60d后,被寄生植株最大光合速率只有对照的58.81%,而光合补偿点则为对照的153.39%;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分别为对照的2.88和1.29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含量则分别下降了43.45%、44.47%;(3)金华地区,自然条件下生长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一般在9月中旬现蕾,10月中旬进入盛花期,而被寄生植株直到10月下旬才开始现蕾,花序长度不到正常植株的10%,当菟丝子生物量(干重)超过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的13.14%时该植株不能开花结实.从实验结果看,日本菟丝子寄生可以严重影响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营养生长和开花结实.因此,利用日本菟丝子有望成为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危害的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3.
入侵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方芳  郭水良  黄林兵 《生态科学》2004,23(4):331-334
测定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水浸提液对辣椒、番茄、萝卜、长梗白菜和小麦等五种经济作物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浓度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水浸提液对几种作物种子萌发和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低浓度下则对萝卜、长梗白菜和番茄的种子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加拿大一枝黄花茎叶部分水浸提液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地下部分。  相似文献   
94.
毒莴苣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新入侵杂草,也是国家进境植物的检疫对象.调查发现,毒莴苣植株高大,易在入侵地形成群落优势种;常见的伴生杂草有小飞蓬、野塘蒿、鬼针草、裂叶月见草、裂叶牵牛、狗尾草、野胡萝卜、苍耳、一年蓬、山莴苣、葎草、龙葵和钻形紫菀等.应用LCA 4光合蒸腾测定系统对毒莴苣进行净光合速率测定,结果表明:该种实测净光合速率高达21.22±0.45 μmol CO2·m-2·s-1,比入侵性杂草一年蓬、野塘蒿稍低,比藜、北美车前、山莴苣等高,是一种高光效植物;根据毒莴苣的光合-响应曲线,该外来入侵种的理论光补偿点为37.58 μmol·m-2·s-1, 光饱和点为1 480 μmol·m-2·s-1,理论最大净光合速率20.81 μmol CO2·m-2·s-1;毒莴苣的光合作用具有午休现象,是由于高光照和高温导致气孔阻力增加、气孔关闭,影响了植株对外的气体交换;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气孔导度、叶面光合有效辐射和叶片的蒸腾.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发生的原因及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的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6月至2010年10月间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5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研究组)及同期50例单纯宫颈病变患者(对照组),测量并计算两组的子宫体积,分析宫腔粘连的病因,比较宫内节育器与Foley球囊用于预防术后宫腔再粘连的疗效,并随访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其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二次探测宫腔粘连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子宫体积显著小于正常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在50例中、重度患者中,86%(43/50)患者为宫腔操作后继发的宫腔粘连;80%(40/50)有与妊娠相关的宫腔操作手术史者。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宫内节育器与Foley球囊用于预防术后宫腔再粘连,其宫腔评分、妊娠发生率及获活胎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腔粘连患者中,术后自然妊娠者宫腔粘连评分明显低于术后未妊娠者,妊娠获活胎者宫腔粘连评分显著低于妊娠未获活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体积偏小与中、重度宫腔粘连的发生有关,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与妊娠相关的宫腔操作是宫腔粘连发生的高危因素;宫内节育器与Foley球囊用于预防术后宫腔再粘连的疗效相似;术后宫腔评分与宫腔粘连患者的妊娠结局有一定的关系,可能作为宫腔粘连患者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6.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全球流行导致了数以万计人的死亡。疫苗的及时研制为预防、控制甲流的传播,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做出了重大贡献。甲流疫苗辅以佐剂滴鼻免疫能更好地抵御甲流攻击。将A/California/7/2009(H1N1)裂解疫苗辅以化合物48/80(C48/80)佐剂滴鼻免疫雌性BALB/c小鼠,免疫一次,免疫后28 d,小鼠用致死剂量的同源病毒进行攻击。结果发现,滴鼻免疫组的抗体滴度均达到很高的水平,而且随着H1N1裂解疫苗剂量的增加,其对小鼠的保护作用越强,同时添加佐剂可以更有效提高H1N1裂解疫苗的保护效果。实验结果说明H1N1裂解疫苗辅以C48/80佐剂滴鼻免疫能够保护小鼠免受流感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97.
基因陷阱     
本文综述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新热点——基因陷阱的原理与方法,应用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98.
嗜热菌Caldicellulosiruptor bescii能够高效水解木质纤维素,C.bescii分泌的纤维素降解体系中含有多种糖苷水解酶和未知功能的非催化蛋白.未知功能非催化蛋白Athe_0597能与多种纤维素底物结合且在纤维素降解体系中高丰度存在.本研究对Athe_0597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以C.bescii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Athe_0597基因;构建pCold Ⅰ-0597表达质粒并在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表达,优化诱导表达条件.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Athe_0597的前22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去除信号肽后的蛋白理论分子质量为54.59 kD,等电点为9.27,亲水性系数和不稳定系数分别为-0.488和23.88,是亲水性稳定蛋白;成功克隆Athe-0597基因并在E.coli BL21(DE3)中成功表达;获得重组蛋白最佳诱导表达条件:诱导剂IPTG浓度为0.25 mmol/L,诱导时间4 h,诱导前菌体浓度OD600m为0.6,诱导温度30℃.本研究为Athe_0597在C.bescii高效水解纤维素中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
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位于流感病毒包膜上,在流感病毒吸附和穿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凝素以三聚体的形式镶嵌在病毒包膜上,每个单体糖蛋白是由两个经二硫键连接的蛋白亚单位组成,即HA1和HA2.血凝素属Ⅰ型膜蛋白,其一级结构含有4个结构域:信号肽(前导序列)、胞浆域、跨膜域和胞外域. 血凝素是流感病毒最主要的表面抗原,它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中和抗体以中和病毒.血凝素一般含有5 个抗原决定簇,流感病毒的流行与其抗原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主要就血凝素的结构和功能、流感病毒疫苗以及以血凝素基因关键序列为基础的流感病毒疫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0.
徐洁  方芳 《生物工程学报》2019,35(7):1286-1294
生物胺是一种存在于发酵食品中的含氮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过量摄入可能引起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利用酶法降解是减少发酵食品中生物胺含量从而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方法之一。文中成功克隆了来源于发酵乳杆菌的多铜氧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酶活水平为484 U/L。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方法获得了此多铜氧化酶的纯酶。该多铜氧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3.5,其K_m为1.3 mmol/L,V_(max)为7.67×10~(-2) mmol/(L·min)。对酶的应用特性研究表明,来源于发酵乳杆菌的多铜氧化酶对18%(W/F)NaCl有一定的耐受性,并可降解包括色胺、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和亚精胺在内的7种生物胺。其中它对组胺和酪胺的降解能力最高,分别为51.6%和40.9%。此外,该酶对酱油中的生物胺也有普遍降解作用,使用较低酶量(500 U/L)时,对酱油中总胺的降解率达到10.6%。多铜氧化酶具备降解发酵食品中生物胺的潜力,为进一步实现这类食品酶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