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吴迪  刘煜  赵婷  陈红  侯先光 《古生物学报》2017,56(4):504-515
关山生物群是继澄江生物群之后云南寒武纪早期地层中发现的又一个特异埋藏的化石宝库。现已报道10多个门类的化石动物,对研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后生动物起源及演化、寒武纪早期生态系统的复原等重大学术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始海百合属于棘皮动物门海蕾亚门,于寒武纪早期出现,志留纪灭绝。笔者将荧光显微镜等先进成像方式与传统的研究手段相结合,对新采集到的关山生物群始海百合化石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对其精细形态学构造和生活习性获得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认识寒武纪早期的生物多样性和棘皮动物的演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本研究以云南寒武纪澄江生物群节肢动物周小姐虫(Misszhouia longicaudata)为例,使用显微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简写)技术对其保存在化石围岩内部的结构信息进行提取。通过Drishti软件对CT数据进行处理后,研究者可以在不破坏标本的前提下复原该动物腿肢较为完整的三维细节。此研究方法一方面对传统研究方法进行了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在研究中也对保存精美的澄江生物群化石起到保护作用,对这类标本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乡土植物白刺花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苇洁  罗开源  吴迪  罗充 《生态学报》2017,37(16):5361-5367
为了解乡土植物白刺花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耐受程度及抵御机理,以2—3年生紫茎泽兰叶片为供体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紫茎泽兰叶片浸提液处理白刺花种子及幼苗。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叶片浸提液对白刺花的影响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当浓度为0.5%时促进效应最强,当浓度大于2.0%时抑制效应明显增加。白刺花种子萌发速率比萌发率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反应敏感,胚轴比胚根敏感,随着幼苗的生长,其抵御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能力逐渐增强,丙二醛的含量与植株生长响应规律相对应,并且经紫茎泽兰浸提液处理能极大的增加白刺花幼苗菌根率,缩短菌根形成的时间。  相似文献   
94.
为了延长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保质期,本研究通过优化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糠提取物(LR-UE)采前喷施条件,探究其对双孢蘑菇贮藏过程中呼吸代谢的影响。研究表明,采前喷施的最佳条件是LR-UE的浓度为1.0mg/mL,喷施时间为采前1d,喷施量为200mL/m2。LR-UE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双孢蘑菇的失重,延缓双孢蘑菇呼吸峰的出现;同时,它还能调节双孢蘑菇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的酶活性,减少丙二醛的积累,减少电解质的泄漏,维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效保持双孢蘑菇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95.
麦角甾醇是真菌细胞膜的主要固醇类物质,其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 其中C24(28)-甾醇还原酶是麦角甾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对C24(28)-甾醇还原酶功能的研究有助于阐明麦角甾醇对真菌极性生长的影响.本文对粗糙脉胞菌C24(28)-甾醇还原酶蛋白(Erg-2基因编码)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表明,在子囊菌门的3个物种中,C24(28)-甾醇还原酶具有很高的保守性.根据同源重组基因敲除原理,通过电转化、分生孢子过膜以及PCR鉴定的方法获得了Erg-2基因缺失突变株(Erg-2KO),进一步利用斜面生长法并结合细胞壁染色进行突变株表型分析发现,与野生型相比,Erg-2KO(Ku70RIP背景)在生长初期菌丝生长缓慢,而后期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C24(28)-甾醇还原酶对N. crassa早期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6.
上海崇明东滩震旦鸦雀冬季种群栖息地的生境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斌  吴迪  宋国贤  谢一民  裴恩乐  王天厚 《生态学报》2010,30(16):4351-4358
2008年11月-2009年3月,在崇明东滩对震旦鸦雀(Paradoxornis heudei)种群生态进行调查研究,并对震旦鸦雀种群和生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单因素方差对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收割造成的芦苇滩涂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和分布以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生境选择分析。结果表明,崇明东滩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为(5.08±3.11)只/hm2;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和芦苇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震旦鸦雀种群的分布和芦苇的高度、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和食物资源量呈显著正相关;互花米草和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和分布呈显著负相关;互花米草入侵和芦苇收割降低了震旦鸦雀越冬期的栖息地质量,保留一部分生长质量较好的芦苇可以缓解震旦鸦雀冬季种群的生存压力。  相似文献   
97.
摘要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维生素B12(VB12)与认知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2年6月期间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科门诊收治的186例GAD患者作为GAD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25(OH)D、VB12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25(OH)D、VB12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GAD组给予常规治疗,按照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比有效组和无效组在治疗前后血清25(OH)D、VB12水平变化。结果:GAD组的血清25(OH)D、VB1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完成总分类数、正确反应数、总反应数均多于GAD组,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少于GAD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VB12水平与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呈负相关;而与总分类数、正确反应数、总反应数呈正相关(P<0.05)。186例患者中,痊愈36例,疗效显著53例,有效62例,无效35例。按照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有效组(n=151)和无效组(n=35)。两组治疗后血清25(OH)D、VB12水平均升高,且有效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AD患者的25(OH)D、VB12水平下降,且与其认知功能下降有关,25(OH)D、VB12水平较低的GAD患者其治疗效果也相对更差,提示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25(OH)D、VB12水平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8.
目的:明确胃癌原发灶与其转移淋巴结中Her2过表达或扩增的差异性,为临床胃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12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原发灶Her2强阳性(Her2阳性表达为3+)表达并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样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并参照《胃癌Her2检测指南》中规定的检测流程重新判定有Her2过表达或扩增的胃癌原发病灶其相应的转移淋巴结中Her2有无过表达或扩增,再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2例患者中,胃癌组织Her2的阳性率为74.11%,淋巴结Her2的阳性表达为66.07%,二者共同阳性表达率为61.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两,二者一致率为83.04%,kappa检验结果为(Z=6.452,P0.001)。胃癌组织Her2的基因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和肿瘤大小以及远端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而与Lauren分型、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胃癌原发病灶中Her2过表达或扩增与其相应的转移淋巴结中Her2过表达或扩增具有一致性。胃癌组织Her2状态与Lauren分型、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茶色素对人肺鳞癌细胞株SK-MES-1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超声细胞破碎法提取茶色素并计算得率。常规培养SK-MES-1细胞株,采用噻唑蓝溴化四唑(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5、2.5、1.25、0.625、0.3125 mg/m L)茶色素作用24、48 h对SK-MES-1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计算生长抑制率及IC_(50);以流式细胞术(FCM)荧光双染法(Annexin V/PI)观察茶色素对SK-MES-1细胞株凋亡的影响。结果:茶色素提取得率为7.35%。MTT实验结果显示随茶色素浓度增高和培养时间延长,其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也相应升高,即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性,24 h和48 h处理的IC_(50)分别为2.353 mg/m L和1.494 mg/m L。流式细胞术检测作用24 h细胞凋亡,空白对照、0.625 mg/m L和1.25 mg/m L剂量组的SK-MES-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7%、20.37%和25.25%。结论:茶色素可促进SK-MES-1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100.
【背景】大豆疫霉根腐病作为大豆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已被美国、加拿大等多国报道,其病原菌大豆疫霉(Phtophthora sojae Kaufmann and Gerdemann)为典型的土传病原菌。近年来,土传病原菌与植物根系的互作成为研究土传病原菌寄主选择机制的主要方向。【目的】探究寄主大豆和非寄主菜豆根及根分泌物对大豆疫霉的不同影响,阐明这种影响与大豆疫霉对寄主选择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土培法种植大豆疫霉感病品种Sloan、抗病品种Williams82和非寄主菜豆一点红,测定了单个大豆疫霉游动孢子对寄主大豆和非寄主菜豆幼根的侵染行为,收集了寄主及非寄主根分泌物,测定了根分泌物对大豆疫霉游动孢子的趋化作用,包括吸引游动孢子的能力以及对游动孢子成囊、孢囊萌发和芽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大豆疫霉单个游动孢子对寄主大豆幼根表现强烈趋向性,沿着根面进行多次试探性接触后在根尖伸长区快速成囊并萌发,产生的芽管顶端贴附在幼根表面,在感病大豆品种根面上的芽管比抗病大豆品种上的短且粗,而对非寄主菜豆幼根则不具有趋向性,接触一次后即远离,最终在距离幼根75μm的位置成囊萌发,且芽管生长不具有方向性。此外,大豆疫霉游动孢子对抗病、感病大豆和非寄主菜豆幼根的侵染行为差异完全在根分泌物试验中重现,即寄主大豆根分泌物对大豆疫霉游动孢子具有较强的趋向作用,能够有效吸引游动孢子,促进游动孢子快速成囊及萌发,抑制芽管的伸长,而非寄主菜豆根分泌物不具有上述作用。【结论】大豆疫霉对寄主的选择性与根分泌物有关,为进一步了解大豆疫霉的寄主选择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