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39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基于EPG的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和禾谷缢管蚜取食行为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虽然都取食小麦,但其取食部位、传毒能力均有差异。利用EPG研究了3种麦蚜在同一寄主植物上的取食行为,结果显示:(1)禾谷缢管蚜在取食过程中G波出现的时间最早,G波总的持续时间和每次刺探G波的平均持续时间都明显长于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第1次E1波的时间、E1波总的持续时间和每次刺探E1波的平均持续时间都明显比麦二叉蚜和禾谷缢管蚜要长。麦二叉蚜E2波总的持续时间和每次刺探E2波的平均持续时间都明显长于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表明3种蚜虫各自拥有不同取食策略。禾谷缢管蚜比其它两种蚜虫需要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麦长管蚜通过分泌大量唾液增大对食物的利用率,麦二叉蚜通过增加韧皮部取食时间以满足对营养的需要。(2)刺探过程中麦二叉蚜pd波出现的次数为(51.97±7.82)次,高于麦长管蚜的(44.73±4.52)次和禾谷缢管蚜的(32.99±4.22)次。麦二叉蚜pd波Ⅱ-2和Ⅱ-3亚波的时间最长,禾谷缢管蚜最短,三者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表明与其它两种麦蚜相比,麦二叉蚜在取食过程中口针与细胞间的接触频率更高,与细胞内获毒和传毒相关的Ⅱ-3波和Ⅱ-2波持续时间更长,增加了获毒和传毒的几率,是其传毒能力最强的机理。  相似文献   
92.
美国是电子健康档案建设的先行者,经过4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在电子健康档案的组织建设、标准制定、资金筹集、隐私与安全保护、利益相关者协调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论述了美国电子健康档案的发展历程及具体策略,以期为我国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3.
苏龙  刘力华 《病毒学报》2011,27(1):81-85
NK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控制某些病毒感染与抗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表面标志表达水平的差异,将NK细胞分为CD56bright和CD56dim两大亚群;此外根据NK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功能的不同又将NK细胞分为辅助性NK细胞、调节性NK细胞、杀伤性NK细胞与  相似文献   
94.
Wei W  Xu Z  Shi SL  Tian QS  Wang HP  Liu JL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0):2686-2692
运用参与式方法调查了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太仆寺旗不同类型农牧户的生计现状,分析了不同类型农牧户的生计策略、制约因素和提高途径.结果表明:纯农型家庭规模小,年龄结构偏大,整体文化水平低,生计策略单一,脆弱性和风险较大,引入非农生产活动是降低生计风险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纯牧型家庭以放牧为主要谋生方式,草场脆弱性对其生产活动影响很大,发展环境友好型高产农牧业是解决生计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农业兼业型和牧业兼业型家庭规模大,年龄结构轻,劳动力分工多样化,从事非农活动的比例较大,生活水平较好,尤以牧业兼业型家庭收入更高.  相似文献   
95.
珍稀濒危植物的回归: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归(reintroduction)指的是在一个物种出现濒危的现有分布区域或已经灭绝的历史分布区域内建立新种群的活动.作为物种保护及种群恢复的重要策略之一,回归在越来越多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回归的成功标准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类,前者包括个体的成活、种群的建立和扩散:后者包括回归种群的自我维持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功能等.珍稀濒危植物的回归是一项高风险和高花费的工程,需要根据种群遗传学和生态学理论,选择合适的繁殖体、扩繁方式、回归地点和生境、定植时间、定植方式等,还要考虑传粉者和共生物种,并开展回归后的长期监测.为保证回归的成功并把回归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还需要防止遗传污染、避免源种群的过度采集、加强公众教育、加强长期监测等.不同植物的回归面临着各不相同的具体困难,兰科植物的回归面临更多的困难,如材料扩繁难与存活率低等.基于生态学、传粉生物学、繁殖技术、真菌学和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基础上开展兰科植物的回归,被证明是有效的综合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96.
张柽  吕志前 《生物磁学》2011,(18):3562-3564
体外循环是心内直视手术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体外循环装置、心肌保护措施和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提高,心内直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已大大下降。但肺损伤仍是CPB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而肺损伤后气体交换障碍可能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本文综述了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7.
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文章介绍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形成因素及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98.
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有天敌,但这些动物不仅没有被天敌消灭,还与它们共存了下来,逐步形成了生态平衡。可见,这些聪明的动物们都有着各自的独门秘笈——一套属于自己的防卫策略。而在这些策略中,最直接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报警,即一个动物会将危险通过某种通讯行为告之另一个或另一群动物。那么,动物们会采取哪些方式报警呢?是不是只有“发出叫声”这一种方式呢?它们报警是为了提醒其他同伴注意,还是为了保护自已呢?种种问题隐藏在报臀行为的背后,等待人们云发掘。  相似文献   
99.
胡阳  杨洪  李志宇  傅强 《昆虫知识》2010,47(1):16-23
简要回顾昆虫交配系统的研究历史,并简述Bateman的性选择原理,讨论雌雄昆虫在交配过程中的角色和性选择压力的相对关系。一般而言,由于雌雄两性在交配过程中的角色和对后代投入的不同,往往是雄虫试图与尽可能多的雌虫交配,即雄虫使自己被尽可能多的雌虫接受,雌虫选择最好的雄虫进行交配,即雌虫选择交配对象。雄虫因而发展出各种类型的交配策略,以获取与更多雌虫的交配机会;而雌虫也通过交配选择权,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雄虫进行交配,雌虫在交配过程中除了可以获得基因利益,还可以获取物质利益。文章分别就昆虫的交配策略和利益展开叙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0.
基质氮磷含量对菹草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6个营养水平的沉积物处理,研究了沉积物中氮磷含量对菹草萌发、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氮磷含量对菹草石芽的萌发无影响,萌发率均达到100%;随着沉积物中氮磷含量的增加,植物组织氮含量增加,并趋于稳定,磷含量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而植株体内氮磷比值下降,同时,菹草叶片的初始荧光产量(Fo)降低,最大量子产率(Fv/Fm)不断增加,达到一定限度后略有下降,表明菹草光合能力随沉积物氮磷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而过高的氮磷水平会降低光合能力;快速光曲线显示,菹草能有效地利用弱光,强光下易出现光抑制现象,但高氮磷营养水平的沉积物可以提高菹草对强光的耐受能力.此外,高氮磷含量也能提高菹草总生物量,但降低了菹草的根茎比.菹草无性生殖能力随氮磷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强,繁殖策略也得到优化,出现了有性生殖,但结实率平均仅为1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