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2012年6月,对湖南省石门县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景洞短嘴金丝燕的回声定位叫声进行研究,在黑暗山洞内使用录音仪器录制其自由飞行状态的声音后使用声音软件进行分析.短嘴金丝燕捕食归巢时,快速飞入洞口,在洞内有光区域不发声,到达洞内黑暗区域后开始发出回声定位叫声,且飞行速度减慢.声音分析结果表明其回声定位叫声为双脉冲组的噪声脉冲串型(noise burst),组内脉冲间隔很短[(6.6±0.42)ms],组间脉冲间隔较长[(99.3±3.86) ms],两者差异显著(P<0.01).对比第一、第二脉冲声音参数发现,主频和脉冲时程差异不显著,第一、第二脉冲主频分别为(6.2±0.08) kHz和(6.2±0.10) kHz (P>0.05);脉冲时程分别为(2.9±0.12) ms和(3.2±0.17) ms (P>0.05);最高和最低频率差异显著,第一、第二脉冲最高频率分别为(20.1±1.10) kHz和(15.4±0.98) kHz (P<0.01),最低频率分别为(3.7±0.12) kHz和(4.0±0.09)kHz (P<0.05);第一脉冲频宽((16.5±1.17) kHz)宽于第二脉冲((11.4±1.01) kHz) (P<0.01);且第一脉冲能量[(-32.5±0.60) dB]高于第二脉冲[(-35.2±0.94) dB] (P<0.05).另外,短嘴金丝燕在黑暗山洞内的回声定位叫声还包含了部分超声波,最高频率可达33.2 kHz.  相似文献   
82.
不同林龄海桑林和无瓣海桑林根际微生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林龄无瓣海桑(1、2、7、10、14年生)和海桑(1、4、7、10、14年生)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呼吸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林龄海桑和无瓣海桑的根际土壤为中性偏酸性,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总氮、总磷含量均在7年生林达到最高值,随后则随林龄增加而减少。海桑和无瓣海桑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随林龄增大,在7年生林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变化趋势一致,也是在7年生林达到最高值。相同林龄的海桑根际微生物的呼吸强度小于无瓣海桑,海桑的呼吸强度随林龄增加而增加,但无瓣海桑的呼吸速率在7年生林达到最高。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微生物生物量碳、呼吸强度与土壤有机质、pH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3.
对江西鄱阳湖区5个不同地区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的根际土壤真菌种类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100份单叶蔓荆植物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128株真菌,隶属于无性型菌和接合菌,共15个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为单叶蔓荆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属,占总菌株数的14.06%,其次为单端孢属(Trichothecium),占总菌株数的11.72%,葡萄孢属(Botrytis)、卷头霉属(Helicocephalum)、茎点霉属(Phoma)、根霉属(Rhizopus)占总菌株数的7.81%,可见单叶蔓荆根际真菌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研究还发现不同地区单叶蔓荆根际土壤真菌的种群组成和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属真菌在不同地区的单叶蔓荆根际土壤中所占的优势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84.
杨梅  谭爱珍 《蛇志》2014,(2):267-268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护士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每月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挂钩,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士工作态度和病人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后,护理质量、业务水平和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绩效考核,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促进了护患和谐,同时也促进了医院良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髂腰皮瓣治疗阴囊深度烧伤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阴囊深度烧伤患者行切除焦痂及坏死睾丸后,采用单侧岛状髂腰皮瓣转移修复阴囊缺损,并放置负压引流,术后2周拆线。结果 7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6~12个月,阴囊形态及功能良好。结论使用髂腰皮瓣修复阴囊深度烧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构建转基因LSL-KrasG12D/+LSL-Trp53R172H/+Pdx1-Cre(KPC)小鼠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为研究胰腺癌的发展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稳定、可靠的药物临床前研究动物模型。方法 将KPC转基因小鼠的自发胰腺癌的组织块进行C57BL/6J小鼠胰腺原位移植,利用超声进行肿瘤监测,对原发肿瘤和传代肿瘤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价模型的肿瘤病理学特征。结果 KPC小鼠的自发肿瘤能够在C57BL/6J小鼠的胰腺上稳定生长,肿瘤增殖指标Ki67、基质纤维化标志物α-SMA、免疫细胞标志物CD45和CD206均稳定表达,该模型能够稳定地保留原发胰腺癌病理学特征,并发生与临床胰腺癌患者相似的广泛转移。结论 成功建立转基因小鼠源性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该模型能够模拟出胰腺癌的基质环境和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可以作为研究胰腺癌进展和治疗策略的有效药物临床前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87.
表观基因组学研究方法进展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谭建新  孙玉洁 《遗传》2009,31(1):3-12
表观遗传学是指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 表观基因组学则是在基因组水平上对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DNA甲基化已经成为表观遗传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的最终目标是绘制出人类基因组中甲基化可变位点图谱。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各种研究方法被开发出来以满足不同类型研究的需要。文章主要介绍目前已有的表观基因组学研究方法, 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88.
植物对重金属耐性的分子生态机理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适应重金属元素胁迫的机制包括阻止和控制重金属的吸收、体内螯合解毒、体内区室化分隔以及代谢平衡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的深入应用,控制这些过程的分子生态机理逐渐被揭示出来。菌根、根系分泌物以及细胞膜是控制重金属进入植物根系细胞的主要生理单元。外生菌根能显著提高寄主植物的重金属耐性,根系分泌物通过改变根际pH、改变金属物质的氧化还原状态和形成络合物等机理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目前,控制菌根和根系分泌物重金属抗性的分子生态机理还不清楚。但细胞膜跨膜转运器已得到深入研究,相关金属离子转运器被鉴定和分离,一些控制基因如铁锌控制运转相关蛋白(ZIP)类、自然抵抗相关巨噬细胞蛋白(Nramp)类、P1B-type ATPase类基因已被发现和克隆。金属硫蛋白(MTs)、植物螯合素(PCs)、有机酸及氨基酸等是植物体内主要的螯合物质,它们通过螯合作用固定金属离子,降低其生物毒性或改变其移动性。与MTs合成相关的MT-like基因已经被克隆,PCs合成必需的植物螯合素合酶(PCS), 即γ-Glu-Cys二肽转肽酶(γ-ECS) 的编码基因已经被克隆,控制麦根酸合成的氨基酸尼克烟酰胺(NA)在重金属耐性中的作用和分子机理也被揭示出来。ATP 结合转运器(ABC)和阳离子扩散促进器(CDF) 是植物体内两种主要膜转运器,通过它们和其它跨膜方式,重金属被分隔贮藏于液泡内。控制这些蛋白转运器合成的基因也已经被克隆,在植物中的表达证实其与重金属的体内运输和平衡有关。热休克蛋白(HSP)等蛋白类物质的产生是一种重要的体内平衡机制,其分子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重金属耐性植物在这些环节产生了相关响应基因或功能蛋白质,分子克隆和转基因技术又使它们在污染治理上得到了初步的应用。  相似文献   
89.
深圳红树林区浮游植物时空变化与水质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探讨深圳福田红树林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对红树林区不同水质环境中浮游植物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初步分析主要水质因子与浮游植物密度时空变化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福田红树林区浮游植物有5门28属51种(含未知9种),以硅藻门种类为主,优势种为微小小环藻(Cyclotella caspia)和诺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nordenskiöldi)等,蓝藻、绿藻能发展成为优势类群,优势种为小颤藻(Oscillatoria minim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等。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季节变化明显,空间变化显著。浮游植物密度空间变化明显,季节差异不大。各季度的浮游植物密度较高,达到106cells·L-1的级别。由于接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废水等陆源污水,5个站位的主要水质因子受污水排放影响明显,站位受陆源污水影响的顺序依次为:Ⅳ>Ⅱ>Ⅴ>Ⅰ>Ⅲ,污水排放进入红树林区的水域水质显著区别于完全海水水域。陆源污水输入对浮游植物密度时空变化造成显著影响,浮游植物密度与总氮浓度、盐度相关性较好,与总氮成显著负相关,与盐度成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0.
采用RT-PCR,从Hela细胞的mRNA中扩增人sTNFR1基因,构建含有目的片段的T载体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重组质粒亚克隆,转化入大肠杆菌,测序证实其序列与基因数据库中sTNFR1基因一致。经异丙基-β-D半乳糖苷酶(IPTG)诱导表达,淀粉树脂亲和层析法纯化,得到融合蛋白sTNFR1-MBP。结果显示:经Western-blotting检测,sTNFR1-MBP具有免疫活性;MTT检测目的蛋白可有效地封闭TNFα对QSG7701的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目的蛋白对TNF-α诱导QSG7701凋亡有抑制作用;sTNFR1-MBP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