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报告以自制玻璃冷却小壶为主的冷凝装置在-21℃下连续收集测定呼出气微量氚水的方法。由腔静脉“团块”注入氚水,每5秒呼出气为一样本,测定1min 正常兔呼出气氚水浓度曲线。18只兔33次实验的平均曲线中,第一个样本氚水浓度1.16±0.31(SE),继而迅速上升,25—40s 达最高值(10.43—10.53),以后缓慢下降,平均浓度7.93±0.47(SE)。阻断支气管动脉时呼出气氚水浓度为未阻断时的65%±15%(SD);主动脉弓注入氚水的模拟再循环呼出气氚水浓度为对照值的4.31%;呼出气氚水平均浓度与通气指标、体温、环境湿度不相关。结果说明呼出气氚水浓度曲线是氚水经肺首次循环时透过血-气屏障的转移所产生。呼出气氚水曲线高峰滞后于血液稀释曲线高峰20—35(?)s,可能反映氚水在肺内转移中有滞留现象.呼出气氚水浓度曲线可作为研究肺水转移和诊断肺水肿的新方法,我们首次观察的现象和数据亦可作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82.
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设法减少心脏的耗氧量,或增加冠脉侧支供氧量,可挽救边缘缺血区心肌,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本室前一阶段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氟碳乳剂行轻度血液稀释,可明显改善边缘缺血区心肌氧的供需矛盾。但关于氟碳乳剂对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现有研究结果颇不一致。为了进一步阐明氟碳乳剂的抗心肌缺血作用,本实验观察了狗急性心肌缺血早期用氟碳乳剂行轻度等容血液稀释对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测定心脏收缩时间间期在房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测量分析了房缺、室缺和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中的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发现心内分流和心外分流的心功变化有其不同的特点,其中房缺患者在STI上的变化是以PEP、ICT和Q-S_1延长,LVET缩短,PEP/LVET和ICT/LVET比值增大为特征的。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房缺患者中分流量、肺动脉压、年龄等与STI异常的关系,并比较手术前  相似文献   
84.
肾上腺髓质在急性心肌缺血时血液流变学变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观察了阻断冠脉血流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分析了肾上腺髓质活动增强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血液流变学变化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阻断冠脉血流40min时全血粘度已显著增加,血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逐渐升高。阻断冠脉血流前切断双侧内脏大神经可消除心肌缺血早期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而切断内脏大神经后输注肾上腺素又可使心肌缺血时全血粘度、血细胞压积等各项指标出现明显异常。上述结果提示,阻断冠脉血流后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增强可能是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血液流变学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5.
Fang P  Zang WJ  Yu XJ  Sun Q  Zang YM  Lu J 《生理学报》2002,54(4):311-316
实验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记录心肌细胞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肌力换能器记录心肌收缩力(force contraction,Fc),研究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对离体豚鼠心房肌、心室肌的作用。结果表明,10μmol/L ACh可缩短心房肌、心室肌动作电位的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心房肌APD在给药前后分别为208.57±36.05ms及101.78±14.41ms(n=6,P<0.01),心室肌APD在给药前后分别为286.73±36.11ms及265.16±30.06 ms(n=6,P<0.01)。心房肌动作电位的幅度(action potential amplitude,APA)也降低,给药前后分别为88.00±9.35 mV及62.62±20.50 mV(n=6,P<0.01),而心室肌APA无明显变化。ACh还降低心房肌、心室肌的收缩力,心房肌、心室肌Fc的抑制率分别为100%(n=6,P<0.01)和37.57±2.58%(n=6,P<0.01)。ACh对心房肌、心室肌APD和Fc的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1nmol/L~100μmol/L)随ACh浓度的增高而增强。用Scott法求出ACh对心房肌、心室肌APD缩短作用的KD值,分别为0.275和0.575μmol/L,对Fc抑制作用的KD值分别为0.135和0.676μmol/L。各浓度下ACh对心房肌效应与心室肌效应作组间t检验,从10nmol/L到0.1mmol/L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此外,10μmol/L阿托品及20mmol/L  相似文献   
86.
调制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持续放电的体液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三觉  翁志成 《生理学报》1990,42(5):428-436
利用复合致痛剂引起大鼠皮肤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PMN)持续放电的模型,发现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对 PMN 持续放电有显著的抑制或先易化后抑制效应。通过交叉灌流,刺激供血动物的坐骨神经也可对受血动物的 PMN 持续放电产生类似的效应。注射刺激坐骨神经动物的血清,可显著影响 PMN 的活动。大部分单位的抑制效应不被纳洛酮翻转。对吗啡耐受的动物,刺激坐骨神经仍可引起抑制效应。预先利血平化,则使刺激的易化效应基本取消。结果证实,躯体神经传入冲动诱发体液因素调制 PMN 的持续性活动。其中参与抑制效应的因子可能有阿片类与非阿片类,参与易化效应的因子可能是儿茶酚胺。  相似文献   
87.
Chen LM  Hu SJ  Wei GZ 《生理学报》1998,50(2):163-168
为了明确大鼠背根节(DRG)神经元中存在慢的Ca2+激活K+电流成分,本实验在新鲜分散的DRG神经元胞体上,采用全细胞电压箝技术,给予DRG神经元一定强度的去极化刺激,记录刺激结束后30 ms时的尾电流幅度.结果发现:(1)随着去极化时间从1 ms延长至180 ms时,尾电流幅度由9.3±2.8 pA逐渐增大至64.1±3.4 pA(P<0.001);(2)当去极化结束后的复极化电位降低时,尾电流幅度先逐渐下降到零,然后改变方向,逆转电位约为-63 mV;(3)细胞外施加500μmol/L Cd2+或细胞内液中施加11 mmol/L EGYA时尾电流明显减小甚至完全消失;(4)尾电流中慢成分的幅度在细胞外给与200 nmol/L蜂毒明肽后,减小了约26.32±3.9%(P<0.01);(5)细胞外施加10 mmol/L TEA,可明显降低尾电流中的快成分.结果提示,在DRG神经元后超极化中存在Ca2+激活K+电流的蜂毒明肽敏感成分--ⅠAiHP.  相似文献   
88.
白细胞介素—2对大鼠离体垂体前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高峰  朱运龙 《生理学报》1997,49(2):204-210
本工作采用大鼠垂体前叶(AP)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以^3H-TdR掺入率反映细胞增殖水平,研究了IL-2对AP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IL-2(10 ̄500U/ml)明显促进性大鼠包括妊娠大鼠的AP细胞的增殖,而抑制雄性大鼠AP细胞的增殖。(2)雄性大鼠行卵巢切除(OVX)二周后,IL-2对其AP细胞增殖的影响反转为抑制效应;若在卵巢切除二周内,每日给予OVX大鼠皮下注射5μg苯甲酸雌二醇,  相似文献   
89.
构成垂体前叶的各型细胞均有一定的增殖活动,并呈生理性波动。本文回顾了诸如下丘脑促激素及因子。垂体前叶激素的靶腺,神经肽类及经典递质等众多因素对此过程的影响,强调此内分泌“主腺”的增殖活动是机体维持自身稳态并完成一定功能的重要生理性环节。  相似文献   
90.
瘦素对生长激素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