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条形码数据库是开展基于DNA的生物监测关键先决条件。为在珠江流域有效开展基于DNA的生物监测,迫切需要了解物种DNA条形码的覆盖或空缺状况。整理了珠江流域常见鱼类和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清单,从National Center and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数据库中检索了物种清单的DNA条形码序列,分析了常见鱼类(包括线粒体组和12s rRNA基因)和大型底栖动物(包括线粒体组、COI和18s rRNA基因)的DNA条形码覆盖范围和空缺程度。数据分析表明:(1)珠江流域共记录了常见鱼类221种,隶属于2纲18目51科和137属;常见大型底栖动物105种/属,隶属于6纲14目53科。(2)共检索到常见鱼类线粒体组序列913条和12s rRNA基因序列962条,分别占总物种的81.45%和57.92%;有12.67%的物种没有线粒体组和12s rRNA基因序列,若将条形码阈值设置为至少包含5个参考序列,则空缺度上升至52.94%;(3)共检索到常见大型底栖动物线粒体组65条序列、COI基因26,988条序列和18s rRNA基因175条序列,分别占总种/...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肝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遴选我院178例肝癌患者,其中PHC组90例,继发性肝癌组88例和9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测定每组AFP、AFU、SF和CA19-9的检测水平以及各项标志物联检的水平.结果:PHC组各项值明显呈阳性,正常对照组均呈阴性,继发性肝癌组居中.PHC组AFP的阳性检出率为78.89%,AFU的阳性检出率为65.56%,SF的阳性检出率为53.33%,CA19-9的阳性检出率为58.89%,各项联检的阳性检出率为95.56%.结论:AFP、AFU、SF和CA19-9联合检测能大大提高肝癌的检出率,有助于PH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VEGF和p53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与肝癌预后的关系,为肝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到2009年8月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VEGF和p53的表达.结果:VEGF和p53阳性表达率在肝癌组分别为62.5%和47.5%,癌旁组分别为22.5%和2.5%,在正常组未检测到VEGF和p53阳性表达,三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40例肝癌患者术后均获随访,22例复发;复发组患者癌组织中VEGF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未复发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肝癌组织中存在VEGF和p53的异常表达,VEGF和p53异常表达与肝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4.
相对于其他的给药途径,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口服、经鼻、肺部给药途径更具可行性和商业价值。利用制剂学方法可提高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生物利用度。通过蛋白多肽类给药系统的评价,对近年来国内外此类药物在剂型、体内外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相关临床与影像资料,以期提高影像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提高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正确率,防止与其相关的髋关节疾病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误诊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髋关节疾患,归纳分类疾病的种类,找出原因。结果: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炎和痛风性髋关节炎、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股骨颈干角发育异常、髋关节骨关节病等疾病易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相混淆,引起误诊。结论:病史采集不详细、思路狭窄,对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及痛风性关节炎所致髋关节病变认识不足或不了解、股骨头缺血坏死病理过程不清楚、临床误导等因素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误诊有关。  相似文献   
86.
探讨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不同剂量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黏膜免疫的佐剂效力。设单独免疫LBP组和不免疫组作为对照,BALB/c小鼠以滴鼻方式免疫两次,间隔三周,二次免疫后两周收集小鼠血清、鼻洗液和脾脏淋巴细胞。结果显示血清中甲流特异性IgG和HI抗体滴度与接种疫苗剂量呈正相关,LBP的添加可提高体内抗体水平。高剂量组小鼠鼻洗液中也检测到特殊异性sIgA。单独疫苗组和添加佐剂组均能在体内诱导产生IgG1和IgG2a,所有组别IgG1抗体水平均略高于IgG2a,表明滴鼻接种裂解疫苗诱导Th1/Th2混合型免疫,LBP对Th1和Th2型免疫反应均有增强作用。高剂量疫苗添加LBP佐剂组小鼠脾脏细胞分泌IFN-γ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别,表明其在小鼠体内诱导了较强烈的细胞免疫反应。以上实验结果均证实LBP可以作为佐剂增强甲流裂解疫苗经黏膜途径免疫时的免疫效力。  相似文献   
87.
用去核的牛卵母细胞进行核移植,形成重构胚,胚胎移植后,可产生克隆牛。将克隆牛的肉和奶制成肉粉和奶粉饲喂大鼠,大鼠的生理功能不受影响。牛卵核移植技术为珍稀动物的保护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对于细胞治疗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牛卵核移植技术,可构建异种克隆胚胎,用以研究核质相互作用。将牛卵核移植技术和体细胞基因修饰技术相结合,可生产转基因克隆牛。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方(YWHHF)经BMP-7/Smads通路抑制内皮-间质转分化(EndoMT),从而缓解低氧高二氧化碳性大鼠肺动脉压力的机制。方法: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50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5组(n=10):常氧组(N)、低氧高二氧化碳组(HH)、YWHHF高剂量组(YH)、中剂量组(YM)、低剂量组(YL)。N组在常氧环境下饲养,其余四组在低氧高二氧化碳(9%~11% O2、5%~6% CO2)环境下饲养4周,8 h/日,每周6 d。YH、YM、YL组大鼠灌胃不同浓度的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方(3 ml/kg),浓度分别为0.6、0.3和0.15 g/kg,HH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4周后检测大鼠肺动脉平均压,肺灌流后取右心室游离壁及左心室加心室间隔测定右心室肥大指数。电镜观察肺超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观察肺动脉结构变化,RT-PCR检测α-SMA、CD31、BMP-7、Smad1/5/8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α-SMA、CD31、BMP-7、p-Smad1/5/8和Smad1/5/8的蛋白质水平。结果:与N组比,其余四组平均肺动脉压、右心室肥大指数均增大,镜下观察见肺有明显损伤,α-SMA mRNA及蛋白质表达升高,CD31、BMP-7、Smad1/5/8的mRNA水平降低,CD31、BMP-7、p-Smad1/5/8的蛋白质水平亦降低(P< 0.05);与HH组比,中药组以上变化均有所减轻(P<0.05)。结论:YWHHF通过抑制EndoMT从而缓解肺动脉高压,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MP-7/Smads通路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9.
中新世的犀类在古北区各地发现很多,但在我国却发现得很少。1937年杨钟健描述过山旺组中发现的无角犀亚科的一个新属 Plesiaceratherium,材料包括许多肢骨和少数破碎的前臼齿。1964年,周明镇等曾报导了在江苏发现的中新世的 Brachypotherium,由于 Plesiaceratherium 的牙齿材料破碎,它与 Brachypotherium 牙齿的区别一直不清楚。  相似文献   
90.
为明确异质生境条件下芦苇种群根茎芽年龄结构及输出规律,揭示芦苇种群的营养繁殖特性,采用单位土体挖掘取样,分别计数各龄级根茎芽的调查与统计方法,对东北草甸草原草甸土和盐碱土两个生境单优群落芦苇种群根茎芽动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生境芦苇种群根茎芽库主要均由6个龄级组成;草甸土生境在6—10月均为增长型年龄结构;盐碱土生境6—7月份为衰退型年龄结构,8月份为稳定型年龄结构,9—10月份为增长型年龄结构。根茎芽数量1—4a普遍以草甸土生境高于盐碱土生境,5—6a普遍以盐碱土生境高于草甸土生境,各龄级根茎芽数量与月份之间均符合y=a+bx直线关系(P0.05)。随着龄级的增加,休眠芽比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萌发芽比率则呈逐渐上升趋势,5个生育期的休眠芽比率和萌发芽比率与龄级之间均符合y=a+bx直线关系(P0.01)。各龄级根茎的休眠芽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萌发输出过程,草甸土生境根茎休眠芽按每年11%的比率萌发输出,而盐碱土生境根茎休眠芽按每年7%的比率萌发输出。虽然芦苇种群根茎芽年龄结构及年龄谱在异质生境中存在显著差异,但却有着相同的季节变化规律,均以不断形成新根茎的芽来维持着种群的营养繁殖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