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报道的葡萄园石制品79件,发现在泥河湾盆地东端河北省阳原县官厅村北小长梁更新世早期旧石器遗址东侧的后石山基部,文化层由下更新统湖滨相冲-洪积砾石层构成,层位与小长梁文化层大致相当,位于Matsuyama负极性时的Jaramillo正极性亚时层段之下,而靠近Olduvai正极性亚时层段顶面,推断其年龄为150~160万年。  相似文献   
82.
摘要 目的:构建一种可以分阶段释放药物的原位可注射水凝胶,通过直接注射在ESD(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伤口处,形成水凝胶敷料,起到保护伤口的作用。同时凝胶中的两种药物通过分阶段释放的方式,更好地促进伤口的无瘢痕愈合,为ESD术后食管狭窄的预防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案。方法:在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CS/β-GP)温敏水凝胶的体系中加入聚多巴胺(PDA),制备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聚多巴胺(CS/?β-GP/PDA)水凝胶。通过在载药水凝胶中加入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纳米载药微粒制备CS/β-GP/PDA/NPs双载药水凝胶,通过两种载药体系的复合,实现药物的分阶段释放。通过流变学实验测定CS/β-GP、CS/β-GP/PDA、CS/β-GP/PDA/NPs凝胶体系的相转变温度以及凝胶强度。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CS/β-GP/PDA/NPs水凝胶中两种药物的释放动力学特征。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评价CS/β-GP/PDA、CS/β-GP/PDA/NPs温敏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外猪食管中,模拟ESD术后创口,通过内镜辅助将水凝胶母液注射在伤口处,并通过内镜观察水凝胶的凝胶状态。结果:得到了粘附性显著增强的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聚多巴胺(CS/β-GP/PDA)凝胶体系。流变学实验证明聚多巴胺(PDA)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水凝胶的凝胶温度,缩短原位成胶时间。CCK-8实验显示CS/β-GP/PDA、CS/β-GP/PDA/NPs凝胶体系无潜在的细胞毒性。在体外猪食管模拟实验中,将其凝胶母液注射在伤口处后,可原位形成凝胶,且凝胶贴合伤口,具有较强的粘附性。通过体外释药速率测定,验证了CS/β-GP/PDA/NPs水凝胶中所载两种药物释放速率存在明显差异,可实现药物的分阶段释放。结论:设计的CS/β-GP/PDA/NPs凝胶体系适用于ESD术后的伤口修复,并能够实现分阶段释药,对于预防ESD术后食管狭窄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7例明确病因的迟发性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最初2例患者行开腹手术1例术中证实胆囊床迷走胆管漏,缝合漏口,腹腔冲洗引流,1例证实肝总管侧壁漏,行肝总管侧壁修补+T管引流术,另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患者经内镜鼻胆管引流加腹腔引流治愈.随访1-13年疗效满意.结论:LC术后近期患者腹痛应考虑迟发性胆漏的可能,ERCP+ENBD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4.
三种腺样体手术方式治疗儿童OSAHS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种腺样体手术方式治疗儿童OSAHS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OSAHS患儿(3-12岁)施行:全麻下经鼻内镜经口-鼻腺样体切除术、内镜辅助下射频消融术及传统的经口腺样体刮除术3术式,并对患儿进行术后的随访,观察术后夜间打鼾、鼻塞、张口呼吸等临床症状、腺样体残留等指标.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鼻内镜术后打鼾、鼻塞、张口呼吸等症状治愈率显著高于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P<0.01).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微波消融术,存在不同比例的腺样体残留,鼻内镜经口-鼻腺样体切除术,无腺样体残留.结论:手术切除肥大的腺样体是治疗儿童OSAHS的主要手段.鼻内镜辅助下腺样体切除术具有直视下操作、病变切除彻底、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5.
下扬子区奥陶纪牙形刺多样性演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前人和作者现有资料,对下扬子地区,特别是宁镇地区奥陶纪已经报道的牙形刺属种进行厘定,并按牙形刺带逐带进行多样性统计分析,初步编制出该地区奥陶纪牙形刺属种的地层延限表.研究表明;下扬子区牙形刺在奥陶纪的宏演化经历了3次较明显的辐射事件,分别发生在特马豆克期晚期-弗洛期早期(Serratognathus diversua带)、大坪期早期(Baltoniodus triangularis带)、达瑞威尔期晚期(Eoplacognathus suecicus带);此外,还经历了2次快速增长期,分别发生在达瑞威尔期早期(Lenodus antivariabilis带)、桑比期晚期至凯迪期早期(Hamarodus europaeus带),后者可能与局部环境变化有关.研究表明:华南海平面升降对下扬子区牙形刺宏演化趋势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6.
温兰芳 《蛇志》2009,21(2):164-165
我科于2006年5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44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7.
稻属有20多种,其中3种和其他物种明显不同.Oryza eichingeri被认为在亚洲和非洲间断分布;O. officinalis和O punctata被证明同时含有二倍体和四倍体.为了识别种内微形态差异,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这3个物种的成熟叶片下表皮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O. eichingeri的叶脉长细胞乳突形状在种内是不一致的,除了斯里兰卡地理宗具有的瘤状乳突外,乌千达地理宗还具有长条状的乳突;同样,种内多样性也存在于O. officinalis和O.punctata内,特别存在于它们不同倍性的细胞型间.在D officinalis中,四倍体有粒状气孔器外围乳突和脉带表皮毛较少,二倍体细胞型具有三角形拱状排列的气孔器外围乳突和较密集的脉带表皮毛;而在O. punctata中,和四倍体相比,二倍体具有小的长细胞表面乳突和低密度分布的气孔.这些稳定的差异为3种植物的种内鉴定和分类修订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88.
我们是在沿河一片缺水声中走完塔河的全程,然而剑达塔河源流库马拉克河的出山口时得知,源头多年来水有增无减。那么在自然来水不缺的情况下塔河出现缺水的症结在哪里?或者说塔河缺的到底是什么?我们走访了几位长年倾心塔河研究的专家。  相似文献   
89.
采用超声监测仪录制超声信号和细胞外电生理记录下丘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曲线(frequency tuningcurqes,FTCs)的方法,探讨了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回声定位信号与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神经元频率调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大蹄蝠回声定位叫声为恒频-调频(consrant frequency-frequenevmodulated,CF-FM)信号,一般含有2-3个谐波,第二谐波为其主频,cF成分频率(Mean±SD,n=18)依次为:(33.3 4±0.2)、(66.5±0.3)、(99.4 4±0.5)kHz;电生理实验共获得72个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曲线,Q10-dB值的范围是0.5-95.4(9.2±14.6,rg=72),最佳频率(best frequency,BF)在回声定位主频附近的神经元具有尖锐的频率调谐特性.结果表明,大蹄蝠回声定位信号与下丘神经元频率调谐存在相关性,表现为最佳频率在回声定位信号主频附近的神经元频率调谐曲线的Q10-dB值较大,具有很强的频率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90.
G+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学分类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G-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学分类情况及抗生素耐药性特点.方法利用复星公司FOUTUNE.IMS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结果30~60岁年龄组与>60岁年龄组的痰培养阳性率、G 杆菌比例、葡萄球菌比例差异无显著性;>60年龄组真菌的比例较30-60年龄组为高(P<0.05);两组G 杆菌各菌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119株G 杆菌共分离出埃希菌属、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7个菌属的细菌;G 杆菌总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氨苄西林(77.3%)、头孢唑林(74.8%)、哌拉西林(53.8%)、青霉烷砜(48.7%)、头孢呋辛(46.3%).结论>60岁组下呼吸道感染仍以G 杆菌为主要致病菌,真菌跃居第二位,其次为葡萄球菌.G 杆菌分离出的7个菌属对青霉素、一代头孢菌素、二代头孢菌素均呈较高的耐药率,对氨基甙类、喹诺酮类、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相对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