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翁正辉  孙喜太 《生物磁学》2011,(12):2371-2375,234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肿瘤,不同于消化道真正的平滑肌瘤、神经源性肿瘤,其发生主要与Kit基因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α)基因突变有关。KIT靶点的发现使得胃肠道间质瘤治疗进入新治疗模式。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均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分别被批准为进展期GISTs治疗的第一线及第二线靶向治疗药物。本文就GISTs的分子生物学分型以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7例明确病因的迟发性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最初2例患者行开腹手术1例术中证实胆囊床迷走胆管漏,缝合漏口,腹腔冲洗引流,1例证实肝总管侧壁漏,行肝总管侧壁修补+T管引流术,另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患者经内镜鼻胆管引流加腹腔引流治愈.随访1-13年疗效满意.结论:LC术后近期患者腹痛应考虑迟发性胆漏的可能,ERCP+ENBD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异位胰腺是指在正常胰腺解剖位置以外的胰腺组织,产生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造成的。其常在外科手术或内镜检查时发现,多为单发。临床常无症状或非特异性症状包括腹痛、腹胀等,在小儿可表现为肠套叠和上消化道梗阻。近年来超声内镜的广泛应用为异位胰腺的术前诊断提供了新的、更加准确的方式。目前多认为无症状的患者可以随访;有症状、诊断不明的患者中,可以选择内镜下粘膜切除,腔镜下手术切除或开放手术切除。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遇到意外胆囊癌(unex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6月-2010年12月LC术中遇到的11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探查结合快速病理明确诊断8例,3例术后石蜡病理证实为胆囊癌。开腹手术6例,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2例,3例腹腔内广泛转移,行腹腔镜胆囊姑息性切除术;结论:行LC前应加强对胆囊癌的警惕与认识。术中应常规检查胆囊标本,有怀疑者及时行冰冻切片检查。UGC确诊后应尽早开腹行根治性和扩大根治性切除术,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肿瘤种植转移。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肿瘤,不同于消化道真正的平滑肌瘤、神经源性肿瘤,其发生主要与Kit基因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α)基因突变有关。KIT靶点的发现使得胃肠道间质瘤治疗进入新治疗模式。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均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分别被批准为进展期GISTs治疗的第一线及第二线靶向治疗药物。本文就GISTs的分子生物学分型以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切开胆总管在X线透视下网篮取石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4月至2008年2月,65例患者术前均经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总管扩张、胆总管结石.术中于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造影,切开胆总管在C臂机透视下用网篮套取结石.结果:65例患者经胆总管造影发现14例有胆总管结石,经胆总管网篮取石成功13例.1例因结石嵌顿胆总管下端、取石网篮无法通过Oddi括约肌而中转开腹.结论: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X线透视下,正确掌握手术操作技巧,切开胆总管网篮取石可一次完成,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