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9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MMP-2、-9、-14及TIMP-1、-2、-3在妊娠早期恒河猴子宫内膜和胎盘中的表达定位@王红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北京100080 @李庆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北京100080 @邵龙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北京100080 @祝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北京100080  相似文献   
82.
木聚糖酶产生菌株的初筛方法主要分为平板法和液体发酵法。它们都有一定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适宜于离子束诱变育种的初筛方法,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本文就木聚糖酶产生菌的几种初筛方法做了比较研究,以便找出适宜于离子束诱变高产木聚糖酶菌株育种的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83.
制备特异性抗人P 选择素的凝集素 表皮生长因子 (L EGF)功能域的单克隆抗体。利用特异引物 ,通过RT PCR从外周血血小板中扩增出人P 选择素的L EGF功能域基因 ,将其克隆至pET42b( )载体中 ,测序验证后转染大肠杆菌BL2 1,经诱导表达了C端融合 6×His的蛋白质。融合蛋白质经分离纯化后 ,免疫Balb/c小鼠 ,应用杂交瘤技术 ,通过间接ELISA筛选阳性克隆。获得 3株可稳定分泌抗L EGF功能域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 (B10、F3和H5 )。其亚型分别为IgG2 、IgG1和IgG3;轻链均为κ型。所获的单抗对LPS刺激活化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均有特异性结合反应 ,并可在体外阻断经凝血酶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间的粘附。表明所获的单抗可特异性识别结合天然P 选择素 ,具有体外抗活化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粘附的功能 ,为进一步应用此单抗进行P 选择素结构和功能及抗粘附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4.
红花檵木与檵木花数性表型变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花木与木花的数性结构有很大差异 ,木 4数性花占 96 2 %(花瓣、雄蕊、退化雄蕊、萼片均为 4数 ) ;野生红花木 4数性花约占 5 0 %;红花木栽培类型以 5数性花居多 ,不同类型品种花的数性结构亦有差异 ,总体变异规律为 :近期栽培品种双面红类 5数性花 >中期栽培品种透骨红类 >早期栽培品种嫩叶红类。利用花的数性表型变异探讨了品种的演化历史和新品种选育的前景。  相似文献   
85.
茄子子叶和下胚轴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4种茄子品种——六叶茄、七叶茄、九叶茄和长茄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外植体分化的影响和不同品种、不同外植体以及外植体不同苗龄的分化能力差异。观察到外植体分化呈极性,并建立了4个品种茄子下胚轴的高效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86.
玻璃化法对离子注入拟南芥幼苗过程中的冻害防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子注入过程中活体材料往往由于真空造成的冻害而不能存活.文章以拟南芥幼苗为对象,尝试了玻璃化法对注入过程中冻害的防护效应.结果显示,玻璃化处理的2 d龄幼苗经液氮冻融处理后存活率最高,达80%以上.2 d龄幼苗经玻璃化处理后进行离子注入,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成活率在90%以上;而未经玻璃化处理的幼苗离子注入后均不能成活.玻璃化后注入的幼苗成活率随注入剂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但受注入的离子能量的影响不大.显示玻璃化法对离子注入过程中活体材料遭受的冻害有较好的防护效果,在应用上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余启祥  高菊芳 《生理学报》1989,41(3):231-240
本文用电生理学和HRP示踪法,研究了大鼠海马-小脑皮层投射的空间分布,小脑皮层的海马投射区与其深部核团间的纤维联系。 电生理学的实验结果表明,刺激背侧海马CA_1/CA_3区,均可使小脑皮层第Ⅵ小叶的浦肯野细胞产生顺行多突触的诱发简单锋电位和复杂锋电位反应。提示背侧海马CA_1/CA_3区与小脑皮层之间有经苔状纤维和攀缘纤维的多突触投射。实验证明,大鼠的这一投射的终止区域,集中在小脑皮层第Ⅵ小叶中线外侧0.8—1.4mm的范围内;并且来自CA_1区的投射以对侧性为主,CA_3区的投射以同侧性为主。HRP示踪的实验表明,背侧海马CA_1/CA_3区在小脑皮层第Ⅵ小叶的投射区是小脑纵区组构的间位区,该区皮层与间位核之间存在着交互投射关系。  相似文献   
88.
用合成的S-甲基二硫代肼基甲酸的西夫碱舍铜来修饰双层脂膜,研完了脂膜两侧界面上的氧化还原反应,并对该配合物的抗菌作用作了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89.
为了体外分离培养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取新生24 h内ICR乳鼠,超净台内断头取脑,体视显微镜下剥除脑膜、血管及海马,获得完整的大脑皮层组织,经手术刀切碎组织,旋涡震荡,过两次尼龙筛网以制备单细胞悬液,接种于35 mm塑料培养皿,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状况,培养至3~4周,进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性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纯度。本研究表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于接种后2~3 d大部分贴壁,生长至7 d左右即铺满皿底,3~4周细胞生长成熟,胞体较大,形状不规则,呈"铺路石"(cobblestone-like structure)状,免疫荧光鉴定可见GFAP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比例达95%以上。通过以上方法可获得高纯度星形胶质细胞,为下一步实验提供大量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  相似文献   
90.
廖芝衡  余克服  王英辉 《生态学报》2016,36(21):6687-6695
随着全球范围珊瑚礁的退化,大型海藻在珊瑚礁区的覆盖度呈增多的趋势。大型海藻的大量生长,妨碍了珊瑚的生长、繁殖、恢复等过程。概括起来,大型海藻对珊瑚生长、繁殖及恢复过程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1)大型海藻通过与珊瑚竞争空间和光照而影响珊瑚生长;(2)大型海藻与珊瑚直接接触时,通过摩擦作用及释放化感物质而影响珊瑚生长;(3)大型海藻的大量生长打破了珊瑚与海藻的竞争平衡,珊瑚为应对大型海藻的入侵而把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转移到组织修复与防御上,进而造成珊瑚繁殖能量的减少;(4)大型海藻通过影响珊瑚幼虫的附着及附着后的存活率,而阻碍珊瑚群落的发展;(5)海藻还能通过富集沉积物、释放病原体及扰乱珊瑚共生微生物的生长等而间接影响珊瑚生长。明确的竞争机制有利于研究海藻与珊瑚的相互作用过程。在总结前人对海藻与珊瑚的竞争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把两者的竞争机制划分成物理机制、化学机制、微生物机制三大类,物理机制是研究得比较透彻的竞争机制,而化学机制与微生物机制则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对珊瑚礁中底栖海藻与珊瑚的相互作用研究甚少;鉴于此,对底栖海藻功能群的划分类型以及三大类型底栖海藻对珊瑚的作用特点做了简要介绍,并对珊瑚礁退化的现状和退化珊瑚礁区内海藻的表现做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再综述国外关于大型海藻对珊瑚的影响研究进展,指出我国应该加强对南海珊瑚礁区大型海藻的种类分布及丰富度等的调查,评价大型海藻对南海珊瑚礁的影响现状;并结合生理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态学研究手段,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探索海藻对珊瑚的影响机制,以期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