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毛脚(狂鸟)越冬生态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至1996年连续6年在哈尔滨市郊进行了毛脚(狂鸟)冬季生态初步观察,并采集了18只标本.毛脚(狂鸟)为冬侯鸟,居留期为10月至次年4月初.多活动于农田、荒野、村落等开阔地带,活动生境内其它常见鸟类8种.以鼠类为主要食物,常见4种,偶见小鸟.依据采集标本,种群可分为3个年龄段,在形态上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72.
2007年4月6日,笔者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118°48'00"~118°53'04"E,32°01'57"~32°16'15"N)进行鸟类调查时,于水榭景点一侧行道树(悬铃木)上发现2只小黑领噪鹛(Garrulax monileger)并拍摄照片.  相似文献   
73.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在我国南方地区多分布在村落附近的斑块生境中,成熟后的种子直接落在母树下或被鸟类等动物搬运至其他斑块中。林下地面种子会被地面活动的动物搬运,继而影响种子命运及种群更新。于2016年、2017年南方红豆杉果期,在浙江天目山一个红豆杉种群分布地(临安市桐坑村),采用野外种子摆放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动物对地面种子的搬运情况。结果表明:啮齿类动物取食是南方红豆杉地面种子消失的主要原因,但种子消失率在斑块间及边缘生境中的差异较大。母树林和竹林是啮齿类动物的主要觅食生境,两种生境的动物取食率明显高于山核桃种植园。边缘生境成为啮齿类斑块间移动的通道,而非觅食场所。4种啮齿类动物中,淡腹松鼠(Callosciurus pygerythrus)在母树林斑块以外的生境中出现频率最高,而其他地面搬运者回避利用山核桃种植园,仅在母树林和竹林斑块中搬运南方红豆杉地面种子。可见,斑块生境中动物改变了南方红豆杉地面种子的空间沉积格局,进而影响植物种群的更新。  相似文献   
74.
潘扬  罗芳  鲁长虎 《生态学报》2014,34(10):2490-2497
在种子植物-动物的互惠关系中,植物果实成熟后需要吸引种子传播者取食果实,传播其种子至适宜萌发的生境,同时又要防御种子捕食者过度消耗种子。果实内的次生物质(如:配糖生物碱、大黄素、辣椒素)在此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依赖脊椎动物传播的肉质果中往往含有与植物茎、叶内相同的次生物质,其种类繁多,主要分为含氮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未成熟果实内富含次生物质(如:单宁、大黄素),主要保护未成熟种子不被潜在的捕食者和食果动物取食,这些次生物质的含量通常随果实成熟而降低;其它次生物质(如:脱辅基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果实成熟而增多,可能起到吸引食果动物的作用。在对脊椎动物捕食的抵御中,果实内不同类型的次生物质促使成熟果实对所有脊椎动物都有毒性(专毒性)或者仅对种子捕食者有毒性(泛毒性)。肉质果内的次生物质对植物-食果动物相互关系的调控作用,还可以通过调节动物取食频次和数量、抑制和促进种子萌发、改变种子在肠道的滞留时间、吸引传播者等生态作用而实现。某种次生物质往往集多种生态作用于一身。目前对肉质果内次生物质与脊椎动物相互关系的探讨还不够深入。未来研究需要综合考虑植物次生物质与果实生理生化、形态学等特征对食果者的综合调控机理;次生物质在种子传播后的调控作用对植物种群或群落结构和分布格局的影响;从动植物协同进化角度探讨植物次生物质的产生、防御和吸引策略与脊椎动物对果实的选择和消费之间的关系等。开展脊椎动物传播肉质果实中次生物质的研究,对完善种子传播机制、植物繁殖和更新格局,丰富动植物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IUCN红皮书列为野外灭绝物种。本研究采用非损伤性取样(noninvasive sampling)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对江苏大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圈养麋鹿的免疫生理和应激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雌、雄麋鹿3种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含量秋季和夏季均高于冬季。雌性麋鹿IgG含量在各季节均高于雄性个体,比雄性个体具有更强的体液免疫;而雄性麋鹿IgM含量在各季节均高于雌性个体,雄性个体对异源免疫应答更灵敏。雌、雄麋鹿粪便皮质醇水平与IgM水平呈正相关,与Ig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IgG是适合用于探测麋鹿免疫生理状态的指标,为麋鹿放归种群的监测和健康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正>2016年9月27日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北侧发现两只鹈鹕并拍摄照片(见封面),经鉴定为白鹈鹕(Pelecanus onocrotalus)。两只个体体色主要为白色,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黑褐色,头后具有短羽冠,胸部具有黄色羽簇,眼周裸区明显大于相似种卷羽鹈鹕(P.crispus)。两只个体的眼周裸区颜色、嘴峰长有区别,是否为雌雄差异,尚待确认。根据鹈鹕体羽形态的完整性及对观察人员靠近时的行为反应等,可确定两只鹈鹕非养殖逃逸个体。  相似文献   
77.
对救护猛禽进行卫星跟踪,有助于了解猛禽放飞后的生存状况,评估救护成效。2019至2021年间,先后为6只救护猛禽安装卫星跟踪器。根据获得的卫星跟踪数据分析了个体失联前的活动轨迹以及中途停歇情况等。借助最后的位置信息对失联个体展开实地搜寻,分析其死亡原因。研究结果显示,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红隼(Falco tinnunculus)、苍鹰1(Accipiter gentilis)和苍鹰2的迁飞距离依次为159.5 km、150.5 km、292.5 km和832.7 km;越冬时期红隼和2只苍鹰都更倾向于选择人类活动比较密集的区域,如农田、村庄、城市居民区以及城市湿地公园;放飞猛禽的活动量通常在100 ~ 500次/h之间;个体最终状态显示,猎隼(F. cherrug)因受困和饥饿死亡,白尾海雕因二次中毒死亡,日本松雀鹰(A. gularis)、红隼和2只苍鹰失联,原因不详。救护放飞的技术环节存在失误、放飞后遭到非法猎捕、跟踪器对个体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设备脱落或故障都可能导致救护猛禽放飞后失联或死亡,建议规范猛禽救护放飞过程,慎重选择放飞时间和地点,提高救护猛禽放飞后的野外生存率。  相似文献   
78.
2021年4月在福建宁德蕉城区石墩村采集到3只相同蛙类,通过形态特征鉴定为隶属于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臭蛙属(Odorrana)的凹耳臭蛙(O.tormota).凹耳臭蛙为中国特有种,之前仅被报道分布于安徽黄山,浙江建德、天台、安吉,江西婺源和江苏宜兴,其纬度分布范围在29°~31° N之间.该物种...  相似文献   
79.
以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濒危乔木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为对象,对红豆杉的种子排放、幼苗更新、幼树更新3个更新阶段的生境特征进行研究,并比较生态位的变化,以此评价红豆杉不同更新阶段的生境需求。结果显示:随着个体发育生长,红豆杉更新生境发生了明显转变,种子排放地与幼苗生境空间一致性较高,而它们与幼树生境存在明显的空间不一致性。从生态位角度来看,种子排放地和幼苗生境重叠指数≤0.5的仅有海拔和坡度2个因子,这说明幼苗的空间格局受到鸟类传播的强烈影响,鸟类传播所排放的种子能萌发并生长成幼苗。幼苗和幼树生境重叠指数≤0.5的因子有海拔、坡向、植被类型,说明在大尺度景观因子和庇护植被层面上,植物的更新需求出现了明显的不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红豆杉的更新生境存在明显的阶段变化,可能造成植物更新出现建成限制,使幼树阶段成为更新的瓶颈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