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71.
马宁  李东升  娄玉山 《化石》2019,(1):20-27
<正>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馆中收藏有328具现代云南人头骨和部分体骨标本,以这批材料为基础,科研人员已经发表了多篇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等方面的论文。但是关于这些骨骼标本的具体信息和来历,流传到现在大家都知之甚少,仅是口口相传"吴定良教授解放前从云南墓地中采集来的",还有个别标  相似文献   
72.
为了解多肽ε-多聚赖氨酸和谷胱甘肽对常见抗真菌药物体外抗人类病原真菌烟曲霉效果的影响,利用平板点菌实验、最低抑菌浓度实验中的微量液基法和E-test法,以及ROS检测等方法研究ε-多聚赖氨酸和谷胱甘肽在抗真菌药物体外抗烟曲霉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基因定点敲除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gcsAgshA观察细胞内谷胱甘肽对于烟曲霉生长的重要性。结果显示,ε-多聚赖氨酸与抗真菌药物尤其是卡泊芬净和伊曲康唑呈协同作用;而谷胱甘肽则能够明显地拮抗伊曲康唑和卡泊芬净的抗烟曲霉作用。ε-多聚赖氨酸与伊曲康唑联用时菌体内的ROS含量比单独使用伊曲康唑时显著增多,而谷胱甘肽与伊曲康唑联用时菌体内的ROS含量比伊曲康唑单独使用时减少。基因敲除实验结果显示γ-L-谷氨酰-L-半胱氨酸合成酶基因gcsA为烟曲霉生长必需基因,而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gshA对生长没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ε-多聚赖氨酸与谷胱甘肽影响了伊曲康唑和卡泊芬净对烟曲霉的作用。ε-多聚赖氨酸通过促进伊曲康唑刺激细胞产生ROS诱导烟曲霉死亡从而实现协同作用。谷胱甘肽为细胞内必需还原型多肽,通过消除胞内伊曲康唑诱导产生的ROS从而产生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3.
为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可口革囊星虫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 以线粒体COⅠ基因为分子标记, 对浙江象山(XS)与温岭(WL)、福建宁德(ND)、广东湛江(ZJ)4个可口革囊星虫自然群体的80个样本的COⅠ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在815 bp长度的核苷酸片段中, A、T、C、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9.8%、31.0%、22.6%和16.6%, A+T含量(60.8%)高于C+G含量(49.2%), 表现出较强的AT偏好性。共检测到29个核苷酸变异位点, 定义了29种单倍型, 总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核甘酸多样性指数(Pi)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0.932、0.0036及2.8902, 表现出高的Hd和低的Pi。单倍型邻接关系树的拓扑结构简单, 未呈现明显的地理谱系结构。群体内的遗传距离为0.0027—0.0040, 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32—0.0040。两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 可口革囊星虫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 而群体间无显著分化。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布结果揭示, 可口革囊星虫经历了群体历史扩张事件, 大致发生在4.6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74.
不同生态环境下雌雄同株黄瓜单性结实性遗传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两个单性结实性不同的雌雄同株黄瓜自交系构建的4世代群体为试材,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析方法,对南京江宁和河北昌黎两地雌雄同株黄瓜单性结实性遗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下,雌雄同株黄瓜单性结实性遗传均符合E-1-1模型,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存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但是,不同环境条件下F1的遗传倾向和遗传参数不同,F2的主基因遗传率为42.1%~97.5%,其遗传差异主要由黄瓜结果期两地日照和温度差异所致.强单性结实黄瓜品种选育以双亲均为强单性结实材料为宜,杂种后代宜在不同生态条件下选择鉴定.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析崂山绿茶叶中主要游离氨基酸的组分及含量。方法:依据《茶水浸出物测定》相关标准,采用水浸提法予以完成,采用AccQ·Tag方法对崂山绿茶茶叶当中的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应用崂山绿茶叶茶水样品处理所获得的在具体的游离氨基酸总量与传统相比提升28.6%,在4种茶叶当中主要氨基酸含量呈现出同步增加的状况,所选取的所有经过检测的氨基酸在具体含量上均存在不同程度增加,并且在含量排序方面也基本存在一致性。结论:与直接测定茶汤中的氨基酸相比,崂山绿茶叶茶水样品制备处理虽然操作上较为繁琐,但更能准确反映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因此,可采用茶水样品制备对茶汤直接测定予以代替,使其作为茶水游离氨基酸测定的前处理方法,更能够准确反映崂山绿茶叶中主要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76.
本实验室过去发表的论文指出:在25天的小白鼠皮下注射标准剂量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以下简称脑炎病毒)的同天或前一天皮下一次注射5%巴豆油(与石臘油混合)能明显地减低小白鼠的死亡率。目前的实验是:探讨多次注射巴豆油对小鼠感染标准剂量的脑炎病毒后死亡率的影响。从预先的实验发现:如用水剂稀释巴豆油成乳剂状态,其所产生的保护性效应较用油稀释者为大,故在本篇论文中所有实验均采用巴豆油-牛肉汤乳剂。  相似文献   
77.
该研究利用黄瓜、甜瓜、西瓜和西印度黄瓜这几种葫芦科植物的幼嫩子房壁作为材料进行染色体制片,探索子房材料的样品大小、预处理时间和酶解时间对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及其优化,并用该制片方法对黄瓜候选单倍体植株的子房壁进行倍性鉴定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结果发现:(1)黄瓜、甜瓜、西瓜和西印度黄瓜的幼嫩子房壁最佳预处理时间分别为1 h 30 min、1 h、55 min和45 min,子房长度为0.2~1 cm,子房壁材料切成边长为1~1.5 mm小块,酶解时间为1 h 10 min~1 h 20 min时,用该优化制片方法均可观察到较多的分裂相。(2)利用该方法鉴定结果显示,葫芦科植物黄瓜、甜瓜、西瓜和西印度黄瓜的染色体分别为14、24、22和24条,黄瓜候选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7条。(3)将该制片方法获得的染色体装片用于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二倍体黄瓜染色体中有3对明亮的45S rDNA杂交信号和1对5S rDNA杂交信号,而单倍体黄瓜中相应信号数量均减半;在甜瓜、西瓜和西印度黄瓜中均有2对45S rDNA杂交信号和1对5S rDNA杂交信号。研究认为,利用葫芦科植物子房壁作为制片材料,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分裂相,还具有易于取材、制片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子房壁制片法是研究植物染色体数目和鉴定倍性的有效方法,且该制片方法也适用于进一步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相似文献   
78.
金晓明  艾琳  刘及东  卢欣石 《生态学报》2011,31(18):5406-5413
米氏冰草和羊草都是根茎型禾草,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采取单位面积挖掘取样法,对呼伦贝尔沙地植被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米氏冰草和羊草种群分株年龄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单生和混合群落中,米氏冰草分株分别由3和4个年龄级组成,羊草均由2个年龄级组成;米氏冰草分株数量和生物量年龄结构变化基本一致,即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呈减少低龄级和增加高龄级比例的趋势,使单生群落中始终为增长型,但接近于稳定型,混生群落中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羊草分株数量和生物量年龄结构在连续2a均为明显的增长型。羊草各龄级平均单株生产力均高于米氏冰草,平均是米氏冰草的5.2倍。米氏冰草和羊草种群分株年龄结构的变化,蕴含着米氏冰草种群的优势地位将被羊草种群取代的趋势。  相似文献   
79.
丹江口水库区域是中国的南北过渡地区,蕴藏着大量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1994年和2004年长江水利委员会特委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旧石器、古人类遗址与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分别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复查,  相似文献   
80.
目的:从大庆油田原油样品中筛选出2株产有机酸量较高的菌株,并对其产物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性质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运用GC/MS法对发酵液进行分析.结果:经鉴定这两株为枯草芽孢杆菌,菌株T10 -3的发酵液中含有乙酸11.407%,异丁酸9.375%,丁二醇79.217%;菌株DH -2 -l发酵液的中含有异丁酸41.56%,丁二醇46.619%,异戊酸4.138%,异庚酸10.680%.结论:这两株细菌在微生物采油方面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