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前期以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活性为指标的研究证明了,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的pp38和pp24的同时表达可显著增强基因组中pp38基因与1.8kb mRNA转录子之间双向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本研究又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水平作为pp38基因上游双向启动转录活性的标志,更直观地证明了只有当同一细胞内同时表达pp38和pp24时,该启动子活性才有完整的启动活性.为了证明这两个蛋白能否相结合,分别以单独表达pp38或pp24的重组质粒pcDNA-pp38或pcDNA-pp24及能同时表达这两个基因的重组质粒pBud-pp38-pp24质粒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用pp38特异的单克隆抗体H19对转染细胞的裂解标记物进行免疫沉淀实验.结果表明,H19可沉淀pp38,但pp24只是在pp38同时存在时才被H19沉淀,而在pcDNA-pp24单独转染的处理样品中不能显示pp24的条带.这证明了,pp24是通过与pp38的结合而被共沉淀下来的,显示pp24和pp38在天然状态下可以形成异二聚体或多聚体.上述两个独立的实验结果表明,pp38和pp24是以聚合体的形式结合于该双向启动子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62.
由致病性Ⅰ型立克氏病病毒(MDV)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H_(19)制备亲和层析柱,从感染重组杆状病毒BP38Ⅱ的昆虫细胞系Sf9细胞中提纯MDV的pp38基因表达产物,以此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测定其与不同型MDV毒株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免疫反应性,同时也用不同型MDV毒株(HVT,Z4)制备的抗血清和自然感染发病鸡血清分别与感染重组病毒的Sf9细胞进行免疫交叉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完整的Ⅰ型MDV来源的pp38基因产物与所试Ⅱ型Z4株和Ⅲ型HVT Fc126毒株在抗原性上有显著交叉反应.这一结果表明,在Ⅱ型和Ⅲ型MDV毒株中可能存在着pp38的类似物.  相似文献   
63.
本文报道了近年来在中国发现的鞍菌属 Helvella的3个新种,即蚊河鞍菌H. jiaohensis, 吉林鞍菌 H. jilinensis 和新疆鞍菌 H. xinjiangensis; 3个新记录种即肋盖鞍菌 H. costifera, 长孢鞍菌 H. oblongispora和灰黑鞍菌H.Rivularis。 此外由于亚梭孢鞍菌 H. subfusispora 的模式标本于1984年在火中被毁,因此作者在另一份标本(HMAS 30483)的基础上为其标定了新模式(Neotype)。  相似文献   
64.
1986-1989年,怍者用我国现今唯一的一例成年雄性普氏野头骨与7例(♂3,♀4)成年家头骨进行了比较。从中得出,普氏野在鼻骨、下颌支、头骨上下缘面夹角等方面,明显区别于家,并从环境的适应性上,分析了普氏野与家在头骨上的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65.
本文报道一拣杜拉放线菌,该菌株在一些培养基上产生粉红色至玫瑰红色的基内菌丝体,气生菌丝体白色或浅粉红色,孢子链直或波曲,孢子表面光滑,细胞壁化学组分III型,全细胞水解糖类型B。经研究证明为杜拉放线菌属中的一个新种,命名为玫瑰红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 rosea n. sp.)  相似文献   
66.
67.
传染性贫血病毒—驴胚肺二倍体细胞(EIAV-DELDC)为实验体系,以细胞中病毒逆转录酶活性及病毒相关抗原的表达为观察指标,检测了叠氮胸苷(AZT)、三氮唑核苷(Ribavirin,病毒唑)、磷羧基甲酸钠(PFA)和苏拉明等4种已知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药物对传染性贫血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FA、AZTTP(三磷酸AZT)和苏拉明均能抑制病毒相关抗原的表达,AZT虽无此作用,但能抑制细胞内逆转录酶活性。用~3H-TMP掺入法比较了PFA、AZTTP、苏拉明对体外无细胞系EIAV逆转录酶粗提物和HIV-1基因工程产物逆转录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表明,两种逆转录酶对苏拉明的敏感性相近,而HIV-1逆转录酶对PFA和AZTTP的敏感性较EIAV者高约100倍。又以无细胞系中逆转录酶活性测定法,检测了12种中药提取物的抑制作用,其中小柴胡汤对EIAV和HIV-1逆转录酶活性都有抑制作用,IC_(50)为717μg/ml和700μg/ml(生药浓度)。小柴胡汤对两种病毒感染细胞中抗原的表达和HIV引起细胞病变都有抑制作用,对HIV-1的抑制比EIAV强。这些结果表明,EIAV-DELDC体系可考虑作为抗HIV-1药物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68.
关于苦马豆属学名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国内外豆科研究文献的考证,讨论了苦豆属(Sphaerophysa DC.)及其近缘属的区别,重新确认了国产苦豆属和苦豆的学名。  相似文献   
69.
马世骏教授对生态科学的重要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儒泳  陈永林 《生态学报》1991,11(3):193-196
  相似文献   
70.
利用鸡立克氏病病毒(MDV)1型特异单克隆抗体H19致敏Sepharose 4B—cNBr,从感染重组病毒BP38Ⅱ的昆虫细胞中提纯鸡立克氏病毒pp38基因重组产物,获得良好效果。提纯的蛋白质在SDS—PAGE中表现出一条分子量约为38kDa的蛋白质条带,在免疫印迹试验中该蛋白质条带也能被单克隆抗体H19识别。利用该提纯的重组pp38免疫小鼠,所制备的小鼠抗血清在免疫荧光染色试验中不仅能与感染重组病毒的昆虫细胞Sf9反应,也能和Ⅰ型MDV型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