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杨群芳  李庆  植玉蓉 《昆虫知识》2009,46(4):623-626
采用体视显微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光滑足距小蠹Xylosandrus germanus(Blandford)消化道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光滑足距小蠹消化道由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组成。成虫前胃由8个骨化的前胃板组成,呈灯笼状结构。前胃板由板状部和片状部组成,板状部短而简单,片状部甚长,由斜面、咀嚼刷和关闭刚毛组成。胃盲囊着生在中肠近后端,有细管状和囊状2种,成虫分别有1对,幼虫有1对细管状和3~5对囊状。6根马氏管分成2组,1组4根,另一组2根。6根马氏管与后肠肠壁形成隐肾系统。消化道具有1对囊状和1对细管状的胃盲囊可作为光滑足距小蠹成虫的识别特征。  相似文献   
62.
将农牧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置制成生物质调理剂,用于沙化土壤改良是目前川西北沙化草地生态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阐明不同原料调理剂在川西北高寒沙化草地上的实际应用效果,本研究以不施用调理剂为对照(CK),设置施用量均为12 t·hm-2的菌渣(JZ)、秸秆(JG)和生物炭(SWT) 3种调理剂,分析了调理剂施用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各种生物质调理剂均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养分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幅在23.0%~521.6%,其中施用秸秆调理剂(JG)的效果最佳,增幅为65.1%~521.6%。因生物质调理剂只在第一年施入,第二年的土壤速效养分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均较第一年整体下降了4.5%~92.3%,而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均较第一年整体上升了5.6%~458.0%。生物质调理剂改变了微生物属水平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其中,JG处理对细菌菌群的影响较大,JG和JZ处理对真菌菌群的影响较大。与CK相比,JG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其中,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了2.9%和31.8%,而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了175.0%和320.9%。冗余分析显示,土壤速效养分和活性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组成的重要因素,其中,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对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较大,共解释了65.9%的群落变化,土壤速效钾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对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较大,共解释了83.2%的群落变化。综合比较,秸秆调理剂能显著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和活性有机碳含量,有利于有益细菌和真菌微生物菌属的生长,可以作为提升川西北地区高寒草地沙化土壤质量的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63.
对来源于黑曲霉N2 5(AspergillusnigerChinaStrain)的植酸酶基因phyA进行PCR介导的定点突变 ,不改变其所编码氨基酸 ,选用毕赤酵母偏爱的密码子对该基因保守序列中第 81位和第 85位的Arg密码子进行同义突变 .构建了含正确突变的克隆载体pUC18 phyAm 和酵母表达载体pPIC9k phyAm,电击转化毕赤酵母 ,经MM、MD平板筛选和产物的酶活性测定 ,筛选出突变与未突变高酶活酵母转化子各 2株 .这 4株转化子的Southern印迹结果表明 ,phyA基因以单交换方式单拷贝整合到酵母染色体DNA中 .表达产物的SDS PAGE分析表明 ,重组酵母中的植酸酶能有效分泌和表达 ,蛋白质分子大小为 70 15kD .转化子酶活测定结果表明 ,经密码子优化的突变重组酵母酶活力明显高于未进行优化的重组酵母转化子 .经密码子优化的突变重组酵母株PP NPm 8于麦芽汁培养基中诱导 36h后酶活力可达 4 76 0 0U/ml,其活力比未优化重组酵母株PP NP 2 (2 36 6 7U/ml)提高了约 1倍 ,且重组转化子遗传稳定性良好 .  相似文献   
64.
烯效唑浸种对玉米幼苗生长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烯效唑浸种对玉米苗期叶片和叶鞘伸长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随烯效唑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植株粗壮,叶宽和茎基宽增加,根系增多,根长增加.烯效唑浸种的玉米幼苗中LAA和GA3含量下降,叶鞘中尤为明显;ZT含量则是地上部提高,根中下降,ABA含量提高,植株各器官中(IAA GA3)/ABA比值均下降,IAA/GA3比值均升高,IAA/ZT和GA3/ZT比值则是地上部降低,根中升高.  相似文献   
65.
小麦中雄性不育同源序列的分离、鉴定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拟南芥中已克隆的雄性核不育基因MS2和水稻中假定雄性不育蛋白的保守区域,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并在太谷核不育小麦可育株及不育株花药中进行扩增,得到了一条134bp的片段。以该片段为基础,通过电子延伸得到一个长为1604bp的序列,该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包含一段由200个氨基酸组成的雄性不育保守区。RT-PCR结果表明,该雄性不育同源序列只在小麦可育花药中表达,而在小麦败育花药、叶片和根中不表达,说明该雄性不育同源序列为花药发育特异基因。  相似文献   
66.
高海拔地区不同海拔对菊花植株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测定引种栽培于四川省宝兴县不同海拔高度菊花植株的株高、地径、分枝数等营养生长指标及花数量、花重量、花直径、花厚度等生殖生长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菊花样品的绿原酸含量、木犀草苷含量、异绿原酸A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并对测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比较了高海拔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对菊花植株生长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梯度对菊花株高、花数、花重量、花直径、花厚度、木犀草苷含量和异绿原酸A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地径、分枝数和绿原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株高、花数和花直径与海拔梯度相关性显著(P0.05)。除分枝数和地径外,高海拔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对菊花植株的生长影响较大,在一定海拔范围内(2051~2 405m),海拔高度对菊花品质形成的影响较小,据2010版《药典净对菊花有效成分最低限量标准,海拔2051~2598 m所产的菊花均符合药用条件,以海拔2 329 m左右所产的菊花品质较佳。研究结果可为高海拔地区引种栽培菊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西藏飞蝗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对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感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西藏飞蝗触角上存在5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锥形感器和腔形感器.通过对各种感器的形态特点进行描述,发现西藏飞蝗群居型与散居型、蝗蝻与成虫、雌性与雄性的感器在类型...  相似文献   
68.
陈平  杜青  周丽  杨欢  董茜  宋春  杨文钰  雍太文 《生态学杂志》2016,27(10):3247-325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施氮水平(RN1:210 kg N·hm-2;RN2:270 kg N·hm-2;CN:330 kg N·hm-2)与4个施肥距离(与窄行玉米距离, D1:0 cm、D2:15 cm、D3:30 cm、D4:45 cm)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增产节肥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CN相比,RN2下玉米花后的干物质积累量、转移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提高1.4%、23.0%、16.0%,玉米穗粒数与单株产量增加1.6%和4.9%;大豆花前的物质积累量、转移量及对籽粒贡献率提高2.1%、37.9%、26.9%,单株粒数与籽粒产量均增加7.3%;RN2下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作物氮素吸收量与氮肥利用率比CN提高5.0%、44.4%,玉米的土壤总氮含量提高4.1%,大豆的则降低0.8%.各施肥距离间,以D2处理效果较好;RN2下,D2的玉米花后(大豆花前)干物质积累对籽粒贡献率、玉米穗粒数(大豆单株粒数)分别比D1提高57.2%、9.4%,大豆的则比D4提高335.2%、2.4%;D2的玉米/大豆套作系统氮素吸收量及氮肥利用率分别比D1提高15.1%和112.4%,比D4提高21.4%和66.3%;玉米土壤总氮含量D2比D1提高6.6%,大豆土壤总氮含量D2比D4提高16.0%.合理的减量施氮和施肥距离有利于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下作物干物质向籽粒转运,提高作物的单株粒数、百粒重和产量,促进作物氮素吸收与氮肥高效利用,达到节肥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9.
氮肥种类及运筹技术调控土壤氮素损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氮肥的不合理施用导致氮肥利用率低下,大量氮素通过径流、淋溶、氨挥发、硝化-反硝化作用等途径损失到环境中,从而对水体、大气造成污染,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人类健康.施氮量、施肥时间和方式,以及肥料种类对氮素流失量的影响显著.土壤氮素浓度过饱和是导致氮素大量流失的最根本原因,充分利用环境供氮量,减少化学氮肥施用量,采用深施等技术,以及配合施用有机肥,可以有效降低氮素的损失,提高氮素利用率.在开发应用新型高效氮肥和强化氮肥高效管理技术研究的同时,加强环境氮素的监测和利用力度,是实现减氮增效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70.
毛木耳种质资源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毛木耳56个菌株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6份材料有一定的遗传变异,共检测到迁移率不同的10条谱带,各菌株分别具有1~6条酶带,共有26种酶谱类型。菌株被分成了8大群:第一群包括黄耳zh等34个菌株;第二群包括白背木耳等8个菌株;第三、第四群分别为黑木耳和915两个单独的菌株;第五群包括99等4个菌株;第六群包括43等4个菌株;第七群包括50385和AP067两个菌株;第八群包括小上3和杂交34两个菌株。酯酶同工酶分析技术是鉴别种及品种以下菌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